比比哪个葫芦重

上周幼儿在参观完泥学院后,对泥学院的葫芦充满了好奇,并带着自己的疑问利用周末进行了调查。周一入园后,孩子们纷纷迫不及待地展示自己的调查成果。


由于幼儿园泥学院种植面积有限,现有的葫芦资源无法满足本班幼儿后续实际操作的需要。因此在收集信息报和调查表的同时,我们也面向家长收集了一部分的葫芦。

在与孩子们收集和整理葫芦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有许多孩子不仅带来了绿色的葫芦,而且还带来了黄色的葫芦。于是,我便将黄葫芦和绿葫芦拿到了孩子们面前。


师:孩子们,你们看这两个葫芦有哪些地方不一样?

承承:颜色不一样!一个绿色的,一个黄色的!

涵涵:老师,我看他们两个大小也有点不一样!

师:原来小朋友都这么善于观察。那么请你猜一猜,哪个葫芦更重呢?为什么?

话音刚落孩子们便七嘴八舌的讨论起来

小影:我觉得绿葫芦重,因为它的下面更大!

豪豪:我觉得黄葫芦重!它看起来就更重一点!

听到这儿,我便有意引导孩子们通过不同的称重方法来验证自己的想法。

师:既然小朋友都有自己的想法,谁也说服不了谁。而且我们用眼睛看不出来到底哪个葫芦重,这该怎么办呢?

书正:老师,我们用手试一试不久知道了嘛!

其他孩子们也表示非常赞同书正的好主意,于是每个人都将两个葫芦拿在自己手里掂一掂。大部分小朋友在用手掂后都表示绿葫芦更重一点,但是也有一小部分孩子表示自己感觉两个葫芦好像差不多重。

于是,我便继续引导幼儿。

师:我们的意见还不统一,谁还有什么比轻重的好方法呢?

孩子们由于还缺乏相关的生活经验不能及时的联想到电子秤,于是我便将电子秤拿了过来。家里开小卖部的婕婕立马说道:可以称一称!


于是我便示范了电子秤的用法,便将两组数据拍摄照片投放在大屏幕上便于幼儿观察,并示范如何进行比较。中班幼儿对于小数点以及两位数以上的比较大小并没有经验,于是在和杨媛园长请教后,将本来幼儿晦涩难懂的比较数字变成了更直观的表格。在表格的最左侧将自己要进行称重的物品进行表征,如绿葫芦就用绿色水笔在记录单上画一个绿色的葫芦,黄葫芦则用黄色水笔画,将电子秤上的数字从左到右一一对应抄写到记录单后,先来点一点每个葫芦都有几个数字宝宝,数字宝宝多的一方则获胜;如果数字宝宝同样多,那我们就按照左到右的顺序进行数字宝宝大比拼,数字大的一方则获胜,那么相应地这个葫芦也更重。

在称重记录比较后,孩子们一致同意绿葫芦更重的观点。

师:有些物品可能看起来很重,但是当我们称一称时会发现并不是这样。原来在比较物体重量时,我们不仅可以通过看一看、掂一掂的方法,而且可以称一称,并且称一称的方法更科学、更精确。

那在生活中我们都可以怎么用呢?

辰辰:下次我和妈妈去超市买糖的时候,我要自己称一称!

数学是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来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我们也要做心中有数的教师,玩具怎么分类,食品怎么分发、班上有多少个小朋友等等。在幼儿的生活中时时能铺捉到数学的影子。我们教师更应该从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帮助他们对于新知识进行同化和顺应,在生活中寻找数学教育的素材,并应用到生活中去。

你可能感兴趣的:(比比哪个葫芦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