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岁:象形字,甲骨文的“岁”字就像一把斧钺,斧钺在商代是处刑的用具,不是战斗的兵器,是权力的象征。夏商时期,统治者常使用“岁”对奴隶进行血祭,以祈求上天庇佑。
古人非常崇拜上天,他们认为天上有一套行政机构,有君有臣。各个星辰都是有地位之分的。
除了太阳、月亮,天空中最亮最尊贵的星星,人们就把它命名为“岁星”。到了战国时期,五行学说盛行之时,岁星又被称为“木星”。木星是太阳系中最大的星体,天文学的称呼是“气态巨行星”。
金星也很亮,有时候亮过木星,但金星只有清晨或黄昏能清晰可见,木星则一整晚都在夜空闪烁。
岁星的别名除了木星之外,还有摄提、重华、应星,经星等别名。如《史记·天官书》里说:“岁星一曰摄提,一曰重华,一曰应星,一曰纪星。营室为清庙,岁星庙也。”
岁星运行一周大概需要十二年,出于对岁星的崇拜,古人把十二年定为一轮,一轮中的十二年用十二个动物来命名,比如“牛年”、“虎年”等。
后来人们干脆用“岁”来代替“年”,一年就是一岁。年月也叫岁月,如《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屈彊江淮閒,犹可得延岁月之寿。”
用岁来命名星星之后,用来砍人的“岁”就用“刿”来代替了。
寒:古字形像人垫着、盖着草待在屋子里,外边有冰,本义即寒冷。
贫穷的人一般要忍受饥饿和寒冷,因此“寒”有贫困的意思。寒冷使人不适,所以“寒”字引申指悲伤、畏惧、害怕。
“寒”字还有卑微、低微的意思,也用来表示冷清。“寒”字还用来形容很难看,或表示不体面,丢脸。如:寒碜,如《宋史·陈同甫传》:畸人寒士皆赖之。
寒又作又国名,在北海,今山东潍坊市平寿县寒亭镇,《史记·夏本纪》:伯明氏之谗子寒浞封国。寒国被灭后,其遗民以“寒”为姓。
“寒”字在近代还用来表示谦词。如:寒舍。
松柏:亦作“ 松栢 ”。即松树和柏树。两树皆长青不凋,为志操坚贞的象征。
《礼记·礼器》:“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如松柏之有心也。”《荀子·大略》:“岁不寒无以知松柏。” 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言语》:“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栢之质,凌霜犹茂。”
因古人墓地多植松柏,所以松柏也可以指陵墓。
凋:形声字,从仌( bīng),周声。“仌”,冻的意思。本义:草木衰落凋零,如《思元赋》:卉既凋而已育。
凋也指生活困苦,事业衰败,如:百业凋敝。
“后凋”指所有草木都凋谢后而自己不凋。
全文理解为:
孔子说:“只有在寒冷的季节里,才知道所有草木都凋谢了而只有松柏的叶子是不凋零的。”
孔子以松柏不凋来比喻一个人品格志向坚定不移,经得住考验。后人遂以“松柏之志”代指坚贞不移的气节。如“同心指松柏,高言洽芝兰。”
常言道:要想看日出,必须守到拂晓。要成就大事,不但要有恒心,还要坚贞。只有经得起考验,耐得住寂寞,才能迎来辉煌!
守得云开见月明,静待花开终有时!宋代诗人陶佃在他的《王君仪》中说:“云开雾散却晴霁,清风淅淅无纤尘。”只要能守得住,最终迎来的可能是更美好的未来!
坚贞不曲的苏武
提到坚贞不曲,松柏之志,在中国历史上,涌现出了很多这样的人,比如汉代的苏武。
苏武(前140年~前60年),杜陵(今陕西西安)人,西汉时期杰出的外交家,民族英雄。
苏武的父亲苏建是西汉将领、官员。曾以校尉身份跟随大将军卫青出征匈奴,后担任过游击将军和右将军,因功封平陵侯,后以将军身份建造朔方城。
苏武凭着父亲的庇荫,与兄长苏嘉、弟弟苏贤皆官拜郎中,后升任栘中厩监(管理宫廷马匹的官)。
汉武帝时期汉朝不断讨伐匈奴,双方多次派使节互相侦察。匈奴扣留了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批人,汉朝也扣留匈奴使节以相抵。
公元前101年,匈奴的新任首领决定与汉朝求和,把被扣留的汉人送回国。汉武帝为了报答他的好意,特派41岁的苏武以中郎将的身份,和张胜,常惠等一百多人护送被扣留的匈奴人回国,并且带了丰厚的礼物送给匈奴的新王。
苏武和他的百人代表团完成了使命后,单于准备派人护送苏武等人回国,然而刚刚准备出发时,匈奴发生了“虞常事件”,他的副使张胜因为曾参与谋划,东窗事发,结果连累苏武被抓,被带到匈奴王面前问罪。
原来,有一个叫卫律的汉朝使臣带着一行汉人投降了匈奴,卫律手下的虞常非常忠于汉朝,痛恨卫律叛国求荣的可耻行径,于是策划叛乱,准备联络卫律投降匈奴时所带来的原汉朝兵将,劫持匈奴单于的母亲,逃回汉朝。
苏武和张胜出使匈奴,虞常很高兴,虞常在汉朝时就和张胜经常来往。虞常秘密地找到张胜说:“听说汉武帝十分痛恨叛国的卫律,我可以暗地里埋伏人除掉他。我的母亲和弟弟都在汉朝,万一我出现不测,希望你回汉后能够照顾他们。”
张胜同意了虞常的计谋,并给了虞常一些钱物,支持虞常的行动。不料虞常被人告发,单于发兵追捕,缑王等人被杀,虞常被活捉。
单于派卫律召唤苏武来受审讯。苏武对常惠说:“屈节辱命,即使活着,有什么面目归汉!”说著拔刀自刺,卫律大惊,抱住苏武,派人骑快马找医生。
医生在地上挖一个坑,在坑中点火,把苏武放在坑上,敲他的背让淤血流出。苏武本已断气,过了半天才有气息。
常惠等人哭泣,用车把苏武载回营帐。单于钦佩苏武的节操,早晚派人探望询问,把张胜监禁了起来。
由于匈奴王对苏武有着非常好的印象,许诺如果苏武肯投降,他愿意原谅苏武。苏武不仅没接受匈奴王的好意,反而解释说:“我自己虽然没有牵涉到劫持阴谋,可是,我应该对副使的行为负责,因为我的原因使汉朝皇帝丢了脸,我也无脸回国了。”苏武一面说,一面又拔剑自杀。
但苏武自杀只是把自己弄伤了,经过匈奴医生的医治,终于又痊愈了。匈奴王对苏武的印象更好了,就叫他的亲近大臣卫律再去劝苏武投降。
卫律当着苏武和张胜的面,审判虞常后亲手用剑斩杀了虞常,并说:“汉使张胜谋杀单于亲近的大臣,应当是死罪,但是单于招募愿意投降的人,赦免其罪。”举剑要砍张胜,张胜请降。
接着卫律对苏武说:“副官有罪,主官也应当连坐。”此时的苏武大义凛然,没有丝毫害怕,反而破口大骂卫律,并引经据典罗列出了历史上斩杀使者的下场。
匈奴王以为让苏武吃尽苦头,会改变他的主意,就把他关进地牢。苏武又饥又渴,只好以冰雪充饥解渴,天下雪,苏武卧著嚼雪,同毡毛一起吞下,几日不死。匈奴人以为他是神人。
一招不行,又来一招,匈奴王命令把苏武放逐到冰天雪地的北海(今属俄罗斯的贝加尔湖)畔牧羊,并宣布除非公羊生小羊,否则苏武一生不能离开贝加尔湖。
面对冰天雪地的荒野,没有供应粮食,只能掘野鼠所储藏的果实吃。苏武拄着汉节牧羊,起居都拿着,以致节上毛全部脱落。
过了五、六年,单于的弟弟于靬(qián)王到北海打猎。由于苏武会编打猎的网,矫正弓弩,于靬王器重他,供给他衣服、食物。三年多过后,于靬王大病,赐苏武马匹、牲畜、服匿、穹庐。
于靬王死后,他的部下也都迁离。冬天,丁灵人(一个游牧民族)盗走了苏武的牛羊,苏武又再度穷困。
苏武在汉朝时,与李陵都担任侍中的官职。武帝天汉二年(前99年),李陵带兵作战时投降了匈奴,汉武帝大怒,司马迁曾为李陵说了几句公道话而被处以宫刑。
知道曾经的同事苏武在北海牧羊,但不敢访求苏武,后来,匈奴王命令李陵去劝苏武投降,李陵才不得不去了北海,为苏武设酒宴和歌舞。
李陵告诉苏武,他的两个兄弟在执行公务时自杀,他的母亲年老也死了,他的妻子显然已经改嫁,儿子好像也失踪了,回去也没有什么意思了。
但苏武告诉李陵的却是,如果一定要他投降,就请马上撤去宴席,他将立刻自杀。李陵见苏武如此真诚,喟然长叹道:“真是义士啊!我和卫律的罪过上通于天!”说著流下眼泪浸湿了衣襟,决别苏武而去。
汉武帝驾崩时,李陵特地向苏武汇报,苏武听了向南大哭,吐血,每天早晚哭吊数月之久。
19年以后,当初下命令囚禁苏武的匈奴单于已去世,新单于与汉朝实行新的友好政策。
苏武终于得到匈奴新王的允许,准许回国。此时的苏武,头发已经全白,而他的代表团团员,死的死,降的降,陪他归乡仅9人而已。
苏武回国前,李陵设酒筵向苏武祝贺,席间,李陵又是跳又是唱,临别时,李陵泪下纵横,不能自己。
在匈奴期间,苏武大可以选择荣华富贵,投靠敌国,但是他却宁可死,宁可吃尽千辛万苦也不改变自己的气节志向。不惜以大好壮年时光,牧羊荒野。
但也正因为如此,在朋友同僚纷纷易节之后,才更显出苏武的松柏之姿,成就了一段流芳百世的佳话。
昭帝始元六年(前81年)春,苏武回到长安。昭帝下令苏武带一份祭品拜谒武帝园庙。官拜典属国,俸禄中二千石;赐钱二百万,官田二顷,住宅一处。
常惠、徐圣、赵终根都官拜中郎,赐丝绸各二百匹。其余六人因年老而返乡,各赐钱十万,终身免徭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