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最终要给的,是生命

北欧极光

最近,“被北欧”的高晓松发表了一篇《在北欧,我觉得自己的内心很丑陋》,于是引发了各个角度的思考与讨论,人生态度的、国情民生的,当然也少不了教育的。我一个同学,海归化学博士,有着改变中国教育现状的情怀,曾经在票圈写下:我想去北欧,不是为了看美丽的极光,而是想去感受他们的基础教育。

我记得在教育心理学课上,曹慧老师让我们猜一下,2000年起,PISA(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国际学生评估项目启动以来,久居高位的是哪个国家的孩子。我们猜了中国、日本、美国、德国、英国、新加坡……但答案是,芬兰。因为PISA测的不是你背会了多少知识点,而是素养,素养这个东西,要慢慢的快!芬兰的孩子可以在这样的评估中独占鳌头很多年,是因为芬兰最好的人才可以做基础教育,芬兰最优秀最有爱的人才可以做教师,教师是受人尊敬和信任的,教师是不用担心自己的生计问题的,也正因为如此的教育,才会有芬兰整体的人文观,才会有着那样一股耀眼光芒,照射的高晓松都觉得自己内心很丑陋吧。

然而我今天想说的,并不是芬兰的教育我们要怎么取经效仿,毕竟,整个国情与教育体制不是我们可以轻易改变的,我要说的是,为人父母,我们认清什么是教育了吗?为人父母,我们的教育最终要给的,是什么呢?

是每天不知缘由的拿着绘本讲就可以培养阅读习惯吗?

是风雨无阻、持之以恒的把孩子送入某提分机构吗?

是会弹钢琴、会画画、会骑马、会棒球,会无敌多的才艺就是素质吗?

如果你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在某个雨后傍晚,跟孩子一起蹲在地上,观察蜗牛慢慢的往前爬,从露出头到伸出触角再到羞涩的缩回去,你俩相视之后哈哈大笑,你拿起一个蜗牛送给他,他却说,“妈妈,这只蜗牛太孤单了,让他去找爸爸妈妈吧!”教育是:蜗牛——snail——腹足纲陆生动物——雨天之后才出来,这些吗?是他印在脑子里你们美好的相处和对生命的敬畏呀!而这个过程是我给他的吗?不是的,更多的是他教会了我呀!

我有一个朋友,放弃不错的年薪,出来创业做教育,不是为了炒概念上市圈钱,而是想用实际行动对抗日渐把孩子变成机器的父母们。他想通过社区教育和工作坊的模式,推行PBL(problem based Learing)的学习方式。我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怎么想到要用这个理念,他说很简单,因为他小时候就是这么过来的,而现在的孩子几乎没有这个可能了。

他小时候看到泥巴就玩啊,玩着玩着知道太稀的泥土不成型,太硬的泥土捏不动,有的土成型了但晒干就开裂,最终找到一种土各种条件都合适,可以捏完成型晒干当娃娃家里的锅碗瓢盆。而现在的孩子,一切都是现成的。

他又讲了他女儿学琴的事情:他妻子给女儿报了钢琴班,当初也是征求了女儿意见的,说喜欢吗?喜欢!好,那就报了。每个琴童和琴童家长最头疼的可能都是不停的练习,他女儿也不例外。他开始没有参与,但慢慢发现,他女儿不愿意靠近钢琴,后来甚至都不愿意进她放钢琴的小屋。他一看,完了,以后搞不好都不愿意听音乐了。于是跟妻子商量,暂停吧。停了大概有半年,有一天一边吃饭一边看新闻的时候,正好报道SpaceX重型猎鹰火箭首次发射成功,它将马斯克的特斯拉红色跑车成功送入太空,并且回收了两枚助推火箭。于是他跟女儿聊,说再过二三十年你们有可能移民外星啊,那时候你正当年啊,那第一批移民外星的人也得建立国家吧,建立国家可能就需要很多东西啊,国旗的设计啊,国歌啊,法律啊等等说了一堆,然后问女儿,你说你能干点啥呢?你得能有所贡献才可能成为第一批啊,是吧?他女儿想了想,说,我可以写首曲子当国歌。他说,欸这个不错,你要是能写出来,我一定想办法带你去见马斯克。然后俩人开始找各国国歌听,再然后女儿主动打开钢琴,每天都很主动的练。他说他女儿现在的钢琴水平也未必多好,但她一定是听了最多国歌和进行曲的小孩了,这就够了。

我觉得他想说的是,我们现行的所谓教育,越来越多的剥夺了孩子们的原动力,把我们想给的痴心妄想成他们想要的,所以孩子没有“学习”的内驱力。几乎没有小孩不爱玩游戏,但几乎没有小孩热爱写作业,但假如,作业是游戏呢?我们家长该教给孩子的,或许不是每道作业题的解法,而是如何看待学习、如何找到学习的方法、如何让自己在尽可能快乐的前提下解决或许不那么令人愉快的问题。这也是今后人生最大的作业题吧!

还有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是我去面试的时候,跟CEO闲聊出来的。他一个非常有钱的朋友,女儿上了几天小学之后,不上了,在京郊买了片地,带女儿过去了,说今后这段时间这片地就是你的,你负责在上面盖房子,盖成城堡我们住城堡,盖成窝棚我们住窝棚。他女儿很开心,说好!于是大张旗鼓的干!他拿出照片给我看,一个小姑娘带着安全帽,在一片荒地上指挥两台挖掘机。后来,爸爸带着她去罗马看建筑、查资料,据说用了三四年时间,盖了拆,拆了盖,坏了修,漏了补,现在一家人就住在里面。期间学习了小学到高中的所有课程,还自学了英语和意大利语。我说盖房子这事当初是基于兴趣的,万一她撂挑子,没兴趣不干了呢?他说他们就住里面啊!不干没地方住呀!据说这个姑娘11岁的时候去考过八中少年班,过了没去,现在仍然在自学中。

之所以说这个例子比较极端,因为无论从财力、能力、智力上,可能我们普通人家孩子都望尘莫及,但有一点我学习到的是,我们太多时候把孩子做一件事的初衷想成他感不感兴趣,而忘了他们也可以担负一种责任。就像当年的詹天佑,他只是清政府在若干普通穷苦人家挑出来一批孩子之一,他能去留洋不是因为家世显赫、不是因为聪明卓著,但他能够忍受幼年背井离乡被洋人歧视,回国设计建造第一条中国铁路,就是因为他被赋予一种使命,从他被选中的一天就被誉为改变中国未来的一批人。就像罗森塔尔效应一样,责任的赋予也能产生真实的改变。这个有钱爸爸,不是撒手不管,而是一直站在最近发展区的边上,适当的时候,拉一把。

生命,是一个特别大的概念,大到他是宇宙万物发展变化过程中自然出现的一类现象;他也可以很小,小到一粒尘埃的发现和消失。思考很多年,我觉得教育最终要给到孩子的,是生命,是这种可大可宏观的眼界,是这种可小可微观的慈悲。我知道这看起来很空,但你们羡慕的北欧人不是把它坐实了吗?

我们没有北欧的大环境,但我们是父母,我们该给到孩子的是专心陪他读绘本的时候也让他体会陪伴的幸福,所以他才会把阅读与美好的感受联系起来,爱上阅读;我们该给到孩子的是他可以在多元智能的选项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而非主流成绩里论英雄,当然分数低不是不管不努力,而是引导孩子更好的认识自己,在认识自己的过程中保持自尊与自信;才艺永远是为了享受快乐的,而不是用来竞争和较量的。这,才是教育最终要给的——生命!

你可能感兴趣的:(教育最终要给的,是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