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听书简记 2019-01-01

图片来自得到APP

关键词:情感引导式教育

例子1:孩子又哭又闹,家长说:“你再闹下去,就不准你怎样怎样了。”例如不准晚上看电视”。

例子2 :孩子又哭又闹,家长说:“只要你不再闹了,就给你买什么什么。”给孩子点好处。

存在问题:这两种做法都没能教会孩子处理自己的情绪。

一、什么是情感引导式教育?

例子1:妈妈在打电话,孩子在房间里跑,很吵。妈妈大声地吼:“你能不能别跑了?”孩子不动了。

例子2:妈妈在打电话,孩子在房间里跑,很吵。妈妈说:“看来你今天很高兴啊(肯定孩子的感受)。但是妈妈在打电话(强调我在做什么),你的声音有点太大了,而且在家里跑容易摔跤,妈妈会担心(表达对孩子的关爱)。你能不能帮妈妈个忙,自己先乖乖玩一下玩具呢?(提出要求)”

例子2就让孩子能进一步认识到自己的情绪。

例子3:孩子从秋千上掉下来,虽然摔在海绵垫子上,但孩子还是哭了。妈妈安慰说:“不哭,没事,宝宝最坚强了。”

分析:不要用成年人的感受代替孩子的感受。孩子掉下来的瞬间也可能会害怕啊。

要让孩子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而不是惩罚他。

例子4:孩子要在晚饭前出去玩,但可能错过开饭时间。这个时候,家长可以提醒孩子,错过了开饭时间,他就不能吃甜点了。

分析:要不要准时回家,由孩子自己决定。如果孩子回家晚了,妈妈可以先对孩子因为玩耍错过甜点表示同情,然后再跟他说应该为错过饭点这件事负责。

需要注意:家中只能让孩子为自己的行为负直接责任,不能有其他形式的惩罚,比如错过了饭点要罚站,这就没道理了。

奖励可以有,但不能用奖励换取孩子听话。

例子5:孩子在公园玩,不想回家,可是妈妈要回家做饭了。妈妈可以跟孩子说:“我知道你喜欢在公园玩,妈妈让你回家你不高兴。但是对不起,妈妈要回家做饭了,你能帮妈妈吗?”虽然孩子还有可能不高兴,但妈妈的理解和尊重,还有安慰的话,对孩子的情绪有很好的纾解作用。

二、怎么做才是真正的情感引导?

招式一:预先提醒

例子1:外出吃饭前,先问问孩子知不知道出去吃饭应该注意什么,然后再跟孩子解释一下出去吃饭是什么意思。因为孩子有可能真的不知道“出去吃饭”是什么意思。出去吃饭,就是一家人坐在餐厅里吃东西,而且餐厅里会有其他不认识的客人,所以,孩子不能在餐厅里大喊大叫,跑来跑去,只能带上几件可以玩的玩具。

分析:这么解释,孩子会觉得家长不是在命令他,而是在告诉他不知道的事情。在去餐厅的路上,家长还可以再次提醒孩子。

招式二:关注孩子的需求

例子2:比如一个倔强的孩子玩拼图游戏,即使拼不出来也不愿意向大人求助,那你就需要主动陪他玩。

分析:了解自己的孩子到底是什么个性,对他可能产生的情绪有个准备。

招式三:倾听

1.不要小看孩子的观察力,他们能清楚地分辨出你是否在认真听他们说话。

2.在听小孩子讲话的时候,最好能和孩子视线平行,和他进行眼神交流。

3.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有限,所以要特别注意孩子的肢体语言。

招式四:理解与回应孩子的情绪

例子3:孩子被欺负而哭鼻子,你可以跟孩子说:“我知道有人欺负你你很生气,你需要爸爸帮助你吗?”

分析:这么说孩子就知道自己此时此刻的感受叫生气,以后他也会懂得判断别人的情绪。

招式五:引导孩子解决问题

例子4:有小朋友来家里做客,但自己的孩子不愿意把玩具让给小朋友玩,这个时候家长可以引导孩子进行思考:“你有没想过,其他的小朋友来家里做客,但玩不到玩具是什么感受呢?”

分析:引导孩子思考玩具要懂得和别人分享,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给孩子提供选择,但是绝对不要直接指示孩子把玩具给别的小朋友玩。

三、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怎么做情感引导?

0-1岁:

经常拥抱和安抚婴儿,能够建立良好的情感引导基础。

9个月大的时候,婴儿开始理解语言,家长在婴儿哭闹着需要帮助的时候可以教他说“帮帮我,帮帮我”,这样孩子在1岁多的时候就可以不哭闹,用牙牙学语的方式来呼唤妈妈了。对孩子进行情感引导要多用转移注意力的方式,不要用“不行、不可以”的方式。

2-3岁:

孩子正处于运动技能发展期,喜欢通过触摸认识世界,也有了一定的语言能力,但经常表达不了自己。这个时候,孩子的模仿能力极强,他们喜欢模仿大人的样子。家中就可以用行动给孩子做榜样。

4-7岁:

这个时期的孩子需要更多的尊重,他们的想法需要被倾听。他们做对事情的时候,家人的赞美比物质奖励更有效。

总结:

世界上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但你的教育方式决定了你的孩子离你更近还是越来越远。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听书简记 2019-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