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关系:如何培养爱的能力,

1

爱的能力

当我们对着心爱的人说出:“我爱你”三个字的时候,只能表明,此时此刻,你们或许是爱着的一种状态,并不意味着,男女具备了爱的能力。

如果在婴幼儿时期没有培育出爱的信任,极有可能在长大成人后,不具备爱的能力。

刚刚出生的婴儿会哭泣、会吮吸,这是为了吸引母亲的注意力,母亲注意到了之后会给他喂奶,给他换尿布、哄他玩儿,于是婴儿会有安全的感觉,这是基本信任的产生。

母婴之间的信任是爱能力的萌芽,之后才渐渐具备爱其他人的能力。

如果婴儿在大约八个月大的时候,看到母亲会微笑、会哭着找妈妈,那么,可以说母婴之间的信赖关系基本形成了。

这种婴幼儿时期的基本信任感的建立,会影响到孩子的一生,俗话说的“三岁看大、六岁看老”或许没有科学依据,在建立社会信任感这方面,至少会有这方面的原因。

“我爱你”并不意味着,我们具备爱的能力,只是当下的一种状态。

2

未曾充分发育的爱:自恋

弗洛伊德的学说中引入了力比多的概念,并将它作为活力的来源之一。力比多原本是一种面向外界、面向对象的能量,但是在有些情况下它只停留在自我内部,而不能到达对象,这种情况称为自恋。

具有自恋倾向的人被认为还处在心智未发育完全的阶段,不过呢,与弗洛伊德的看法相反,美国心理学家科胡特对自恋持肯定的态度,他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首先自恋与对象客体恋是不同的发展过程相互对立的力必多,其次自恋是自尊心产生的根源,是非常重要的能量来源,最后如果一个人在幼儿时期没有从父母那里得到足够的归属感,自恋就得不到完全的发展。到了成人阶段就会出现自尊心障碍的病理现象。

自恋的人或许会更多一些自信,当别人不喜欢、不欣赏自己的时候,不至于陷入自卑的深渊。

3

爱之深,恨之切是真的吗?

弗洛伊德认为在人的各种感情之中,爱与恨是最强烈的感情,爱与恨这两种感情都与感情指向的对象密切相关,就像硬币总是的两面,这两种感情通常也是同时存在的。

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个女子与一个有夫之妇相恋,最终被这个男人抛弃,于是爱就转变成了恨,导致她到那个男人家里纵火的事件。

从这个事件就可以看出,有时爱和恨真的只有一纸相隔,因为一点点小事就可能导致爱转变成恨,恨与爱一样也是一种强烈的感情,而且必须有一个对象,通常人想去打击甚至毁灭所恨的对象,由于各种原因这种想法是被压抑着的,但是被压抑的攻击性能量,有时会像岩浆一样的喷发出来,在社会生活的运行中是一种负面的因素。

与此相对的是,荣格对他的态度要肯定一些,荣格认为,恨是一种攻击的本能,存在于人的无意识之中,而人类的智慧和能量也是混沌的存在于无意识之中,因此,恨也是想象力等正面因素产生的源泉之一。

德国的哲学家叔本华曾经讲述了一个著名的寓言,可以很形象的说明这一点。

在寒冷的夜里,两只刺猬想要相互取暖,于是试图靠在一起,但是如果它们靠的太近,它们身上的刺就会伤到对方,如果分的太远又会冻得哆嗦,于是这两只刺猬试图寻找一个适当的距离,既保证不互相伤害,又能感受到对方身体的温暖,于是它们就一会儿接近一会儿远离。当代社会的人际关系,特别是男女之间爱与恨交织的关系,就像是寓言中的两只刺猬。

人正是在克服矛盾情绪的过程中逐渐走向成熟的,在正常发展的情况下,人过了青春期以后,就有能力来克服矛盾的情绪。

一个人可能对亲近的人十分关心、十分爱恋,意识到自己的心中怀着深深的爱,事实上在这些爱中还会蕴含着恨。可以说,正是因为爱之深,才是恨之切的原因之一。


你可能感兴趣的:(亲密关系:如何培养爱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