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生命都是最合理的存在

今天听了一节奥兰朵老师的课,最大的收获是每个生命都是其本身最大的成功,没有一个人的存在是不值得的。

我们身边有很多人的自我认同感不强,一直认为自己活得没有价值感,缺乏自信心,经常因为一些小事而产生深深的自责与愧疚感,而这种情绪也一直纠缠于生活中对身心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但是往往我们又会经常性陷入这样的困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呢,是我们本身真的不够好?又或者是我们真的不够努力吗?其实不是,心理学上有一个名词叫习得性无助(“习得性无助”是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1967年在研究动物时提出的,他用狗作了一项经典实验,起初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以难受的电击,狗关在笼子里逃避不了电击,多次实验后,蜂音器一响,在给电击前,先把笼门打开,此时狗不但不逃而是不等电击出现就先倒在地开始呻吟和颤抖,本来可以主动地逃避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这就是习得性无助。)当我们陷入习得性无助的情绪时,我们往往忽视了自己的各种优点和良好的品质,我们所有的努力和成绩也都不能够打破这种自己不配的定位。

这种情况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是非常普遍的,大部分人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时刻。而产生这样的现象的最根源的原因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内在的小孩,我们当下产生的愧疚或者无价值感很多时候只是内在小孩的感觉,是我们小时候获得的习得性无助导致内在小孩的自我不认同感。当我们还是孩童时,我们没有能力判断是非对错,也没有自己的价值体系,所以我们的的教养者和周围的人给我们的影响和反馈就是我们内在小孩的最初的价值体系的雏形。而在这个价值体系形成的过程中会不断的有各种评判甚至是批评,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什么是成功什么是失败,这些都是别人来定的,作为小孩是没有能力判断更加没办法评判。为了赢得教养者和周围人的支持我们通常是会选择去迎合对方的价值,当我们的行为得不到认同的时候就会产生不安全感,无价值感甚至是羞愧感。这些都是我们小时候的价值体系,这些将成为我们生命的一部分伴随我们成长,即使我们成年后也依然伴随着我们。很多人在外人眼里明明各方面都很优秀,学习、工作都不错,但就是一直不自信,总觉得自己不够好,尤其是在遇到挫折的时候,这种无助感就会特别强烈,影响到我们的生活。其实真的是我们不够优秀,不够努力吗?其实不是,而是我们的内在小孩身上的习得性无助感在这个时候跳出来了,于是我们就又变成了没有安全感的那个常常不被认可的小孩。

既然内在小孩一直都在,是不是我们就永远没办法改变了呢,奥兰朵女士的课程里也讲到了,我们其实是可以跟我们的内在小孩和平共处的。我们受困于内在小孩大部分都是因为现在的我们和内在小孩的价值体系不匹配,而我们又无法消除内在小孩对我们的影响,从而产生了对内在小孩的愤怒或者厌恶感,这些也让我们对自己产生不认同感,从而导致我们生活在痛苦中。要做到和内在小孩和平共处我们才能够获得平和,才能够认可自己从而获得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

那么我们要如何处理和内在小孩的关系呢,首先我们要认同的就是那个内在小孩也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好的不好的都是我们自己,而我们必须要爱自己,即使是那个曾经让我们无助的让我们难堪的那个都是我们自己。我们要无条件的认同和支持自己,因为我们的生命本身就足够优秀了,每一个生命都是有意义的,所谓的好与坏都是有相对条件的,对于我们自己来说没有绝对的对错,因此我们现在的生活无需受到内在小孩的指责。当我们认识到这一点的时候,我们就不会那么痛苦,而我们也会足够爱自己,包括爱自己内在的小孩。当我们足够爱自己了,我们也就可以和内在小孩和平共处了,我们可以和内在小孩达成一致,抛弃曾经的无价值感无助感,重新建立起信心,而那个曾经彷徨失措的内在小孩也会变得越来越成熟跟现在的自己一起变得越来越好。

要消除不自信和无价值感就从无条件的爱自己开始吧,愿你早点和你的内在小孩和平共处,共同成长。

以上是学了奥兰朵女士的关于内在小孩和爱自己的观点后的课后复盘和我的一些思考,和大家共勉~

你可能感兴趣的:(每个生命都是最合理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