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三国之孟获---蛮荒异族,不遵王化。

蛮荒异族,不遵王化

益州夷复不从闓,闓使建宁孟获说夷叟曰:“官欲得乌狗三百头、膺前尽黑,断木构三丈者三千枚,汝能得不?”夷以为然,皆从闓。断木坚刚,性委曲,高不至二丈,故获以欺夷。

——《华阳国志 · 南中志》

孟获,蜀汉少数民族首领,在蜀汉领土大后方的南中(今天云南一带)称王,而祝融夫人则是他的妻子,武艺高强。关于孟获的史料,十分稀少,最有地位的《三国志》根本没有提及他,只是在诸葛亮的《前出师表》中提及这场战斗,但也没有说明对手是何人,裴松之注引的《汉晋春秋》则提到孟获的名字,但也没多少记述。孟获的传说最多的还是来自于《华阳国志》。

刘备刚死,本来就预谋作乱的南中大族趁势兴风作浪,尤以雍闓、朱褒等为首,他们勾结孟获,准备起事。孟获是南中少数民族的首领,估计是懂点文化,利用朝廷对待少数民族的政策还不完善(诸葛亮对这方面肯定会重视,只是一时间还没把工作做到那里去而已),少数民族对新朝廷也有戒心,且可能他们头脑也比较简单,因此一受到孟获的挑拨,立即造反。孟获的挑拨方法也挺简单,说什么朝廷要特定品种的乌狗,而蛮族觉得无法办到,于是便酿成“官逼民反”,可怜的蛮族就这样被唆使着造反了。

要除灭雍闓甚至杀了孟获不难,要令南中少数民族彻底心服、和汉人和平共处,以当时的条件来说是十分艰难的。然而,诸葛亮决定克服这个困难,让北伐无后顾之忧。莫说要令蛮族心服,就是第一步,普通的征讨也是十分艰难,因为蛮荒之地,外地人并不适应当地气候,而且蛮族完全可以躲起来,反正南中地方大,大得连诸葛亮他们也未必能知道南中一带包括了些什么地方。因此当时朝中反对者颇多,认为诸葛亮是在消耗军力,且由诸葛亮亲自出马更加是小题大做。

南中劲卒,无当飞军

移南中劲卒、青羌万馀家於蜀,为五部,所当无前,号为飞军。

——《华阳国志 · 南中志》

生虏孟获,置军中,问曰:“我军如何?”获对曰:“恨不相知,公易胜耳。”亮以方务在北,而南中好叛乱,宜穷其诈。乃赦获,使还合军,更战。凡七虏、七赦。获等心服,夷、汉亦思反善。亮复问获,获对曰:“明公,天威也!边民长不为恶矣。”……亮收其俊杰建宁爨习,朱提孟琰及获为官属,习官至领军,琰,辅汉将军,获,御史中丞。出其金、银、丹、漆,耕牛、战马,给军国之用,都督常用重人。

——《华阳国志 · 南中志》

小说是美好的,然而历史上却并非如此。首先,史书中的诸葛亮没有让孟获自治,而是迁了南中部分的居民到蜀中与汉人混居,这首先就是诸葛亮对南中不信任的表现,而孟获本人亦被调入朝廷当御史中丞。估计真实的孟获不像小说那样粗鲁,且应当懂文化,因为这御史中丞可是个文官,不会舞文弄墨的人是当不来的。而后来,南中也陆续有作乱的现象,名将马忠和张嶷就是主要负责南中平蛮事务的,可见诸葛亮和马谡的心战并未达到多少效果。

当然,这次南征也有很大收获,除了俘虏了一批劳动力之外,最重要的还是获取了一批精锐的特种部队,就是我们现在研究三国时常提到的“无当飞军”。南蛮人,如同蜀人,体格比起北方人略有不余,在平地上双方各骑马冲击,蜀兵必败,更何况蜀中的马本就不多。诸葛亮当然不会和魏国以这种方式作战,而是避重就轻,借助陇蜀一带的复杂地形(主要是山),运用一些特殊的兵和特殊的作战方法去取得胜利,甚至使司马懿长期不敢和蜀军作战,这很大程度上得利于从南中移过来的“无当飞军”。南中过来的兵卒,虽然体格不及中原士兵,但身体的柔韧性和灵活度尤有过之,翻山越岭是最擅长的,且武器也有涂毒的习惯,而毒药也不是中原人随便能解的。所以张郃只是大腿被射中就一命呜呼了,估计也是着了这种道儿。

马谡是心战的首倡者,因此估计“无当飞军”一开始就是让他带领的。街亭惨败后,飞军就理所当然由王平统率。王平识字不满十,性格阴沉(史称其自轻),却又能和士卒同甘共苦,统帅飞军十分合适,而在卤城一战,王平终于独自和张郃打了场硬仗,拖住了张郃并使他无法得逞,致使司马懿惨败于诸葛亮之手,自此之后,司马懿基本不再对蜀出战。

当初飞军的北迁,就是孟获起了带头作用,虽然史上孟获并无随军出征,但他为南蛮和蜀汉的融合确实带来非常正面的影响。而“无当飞军”在北伐的事业中奉献巨大,有观点认为飞军最终归属姜维管理,在姜维回师剑阁,被邓艾堵截时,为掩护姜维而尽数覆没。虽然此说只是推测,但这推测也是合理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第二十八章 三国之孟获---蛮荒异族,不遵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