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used to bo our playground
This was our playground
This is our playground
上周和和好友一起去看了“少年的你”这个电影,说实话,它是我在今夏看到印象最深刻的电影,深刻之意并不是说它的题材有多么新颖,故事有多么完美。
相反,这是个悲伤的故事,或者可以说这是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的成长之路,能活下来的,都是青春的胜利者,或者伤痕累累,或者有了层层包裹的心。
电影讲述了两个少年相互救赎,相互保护。胜于爱情,就像小丑鱼和海葵的互利共生关系一般,或许离开任意一方,都会是灭顶的灾难。
严格来说,我不是片中两位主角的粉丝,脱带了粉丝滤镜之后,两位的演技很好的诠释了书迷心中的陈念和小北。
电影中出现了很多代表的人群,外表胆小懦弱内心却很坚强的陈念,常年混迹于市井街头的小混混刘北山,拉帮结伙欺负其他同学的魏莱,视若无睹的旁观者,参与校园霸凌的施虐者,只关心成绩的老师们。
诚如电影中所说,人长大了,才学会同情,却从来没有那堂课,教会我们如何成长为大人。
电影由胡小蝶的死亡展开,她是最开始遭受到校园霸凌的人,也许从选择坐在倒满红墨水椅子上的那一刻,就预料到她的结局,一味的忍耐退让,他人的漠然冷淡,造成了最后的步入死亡。
人们常说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是校园霸凌杀死了她,但同时也是同学的无动于衷毁了这条年轻的生命。
然而这样的霸凌并没有结束,女主人公陈念变成了下一个被攻击的对象,同样的红墨水,她没有选择坐下。打排球被孤立,用球打到身上的那一刻,她爆发了,因此也迎来了更过分的羞辱,被追着躲进垃圾桶内,瑟瑟发抖的她仿佛面对的不是在朝夕相处的同学,而是洪水猛兽一般。
幸运的是小北的出现,拯救了这个女孩,也可以说是他们拯救了彼此。
你一直向前走,我一定在你后面
只有你赢了,我才不算输
其实电影本身并不单单是讲校园霸凌,而是这些孩子背后所代表的家庭。
陈念的母亲由于贩卖三无面膜而被长年催债,只得留下女儿奔赴远方谋生,按照母亲的话来说,他们能拿你一个小孩子怎样。
以至于给陈念从小就灌输了忍耐在忍耐的性格,而小北的遭遇更是令人难受,被母亲当做是影响自己以后生活的拖油瓶而丢弃,生而不养枉为人母,让我突然想起前段时间所看电影“何以为家”里的状告父母的小主人公赞恩。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影子,电影中的魏徕便是如此,傲慢无礼的性格,把胡小蝶的死亡归结于是自己的软弱导致。仿佛这些人的死亡消失如蝼蚁般。
仅仅因为一次高考的失利,父亲就可以给她实施一年的冷暴力,然后却对自己的孩子可能是伤害其他人的元凶视而不见,试问如此父母造就得孩子能有多温暖。
“没有一个人会为另一个人担起杀人罪,强奸罪的。”
“我们不会,但他们是少年。”
电影影响最深刻的台词莫过于这句,人越长大就变得越没有当初的纯粹。
长大的我们渐渐没有了纯粹的感情,没有年少时那颗滚烫浓烈的心脏,当然更没有会为了其它人付出自己所仅有的一切。
记得看到过一句话,我们都长成了自己曾经最讨厌的样子,只是当初不知道人间疾苦。
电影中的小北对念付出了一切,两人最后在公安局的抵死不承认和相视无言,是电影的高潮所在。
整场电影带给我的不仅是令我为之动容的少年情感,还有许多脸部表情大特写的视觉冲击。
午夜人群攒动的影院散场之后,朋友已毅然加入了千纸鹤大军,人们不停讨论着电影的种种情节。
脑中不断回想起电影开头的那段话,
这是我们的乐园,
这曾是我们的乐园,
这是我们曾经拥有的乐园。
两位少年,未来真的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