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就不适合发展商业吗?

今天的文章主要为了回答一位读者在后台留下的质问。前段时间我写过《商鞅说“重农抑商”这口锅我坚决不会背!》一文。有位读者在后台留言:“战国时期,各诸候国间长年混战。奴隶大量死亡,各国基本上是人少地多,加上生产力低下。种出来的粮食除了交公剩下来的自己吃都不够。请问怎么发展商业?发展商业的基本原则,1.有大量剩余商品,2.百姓有交换商品的需求。商鞅那个年代拿什么发展商业。”


我之所以把这位读者的留言原封不动地引用在此并专门撰文进行回答,是因为我觉得他的观点很具有代表性,同时也很具有迷惑性。他的观点一言以蔽之:物质稀缺,人都吃不饱,还谈什么商业!对于这个观点我觉得以我的水平不容易辩驳清楚,所以我只能搬出我曾读过的一些东西来抛砖引玉,期望能给各位读者一些思考上的启发。


网红教授薛兆丰在得到APP上讲过一个关于战俘营和市场经济的真实案例。之所以说这个案例很真实,是因为《战俘营里的经济组织》一书的作者不仅是一位地道的经济学者,而且还在二战时期被误当做战俘关进了战俘营。我们知道在战俘营里面不可能物资丰富,也不可能酒足饭饱,但是在战俘营里面却恰好产生了商业和市场经济。作者在书中有一段原话:“事实上,一个战俘物质享受水平的显著提高,不是依靠自身攫取生活必需品的能力,而是通过商品和服务交换得以实现的。”薛兆丰教授指出这句话,听上去好像平淡无奇。他其实讲了一个很重要的道理,物质的总量哪怕不发生变化,只要人与人之间能够进行交易,幸福就能够无中生有地产生。


作者在书中讲了一个很有意思故事。作者说到有一位随军牧师,他手里拿着一罐奶酪和5根香烟,在战俘营里转了一圈。回来以后,他手里就凭空多了一袋食物,而他原来手里拿的那一罐奶酪和5根香烟一点没少。薛兆丰教室说这位牧师可不是什么骗子,他是一位增加福利、创造幸福的商人,他手里拿着的那一袋食物,就是他创造幸福的证明。在电影《肖生克的救赎》中,那位黑人大叔就是监狱里面的“商人”。监狱里面的物资肯定短缺,但是当每个人通过黑人大叔交换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时,我相信那一刻一定充满了幸福感。所以薛兆丰教授指出我们今天遇到一些贫困地区,说这些贫困地区没有发展起来,原因是因为缺乏投资、缺乏资金,这样的想法其实不太对。我们看集中营里面哪有什么投资,哪有什么资金?但是,只要制度许可,只要人们有那么一点自由,人与人之间就开始服务,市场就会发展起来,经济也会发展起来。 所以回到那位读者的留言上,通过以上案例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只要是社会人,肯定就存在商品交换的需求;2.商品交换行为的产生和物资是否充裕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我们再回到战火纷飞的战国时代。战国时期确实存在战争频繁,人口减少,生产力低下,物资匮乏等情况。但就是在如此恶劣的时代,仍然产生了像白圭、猗顿、巴寡妇清、吕不韦等大商人。如果战国时期的百姓都像这位读者所说一样没有商品交换的需求,又都因为吃不饱饭,物资缺乏而无法进行商业交易,那请问这些战国商业大亨是如何崛起的?所以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人的地方就有商业和市场,除非像周朝及后世王朝一样人为的通过制度和文化来压制商人和商业。即使这样,商人和商业文明都在夹缝中绽放出了鲜艳的花朵。商之道,非人力所能制。犹如东郭子问于庄子:“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无所不在。”

你可能感兴趣的:(战国时期就不适合发展商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