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霓裳
5月30日,澎湃新闻报道了一则消息:
有一名曾经的高考状元、南大学生离奇失踪20年,据说他失踪前收到女友的分手信,走时身上未带钱。家人苦寻多年未果,谁也不知道他去了哪儿!
这位失踪者名叫张来玉,是家中独子,出生于1981年。 1999年,张来玉参加第二次高考,成为济南市济阳区的理科状元,被南京大学材料科学系录取。
2000年4月19日,在校期间的张来玉突然失踪了。有同学看见他曾在失踪前收到女友的分手信,并把它烧了。
4月21日,父亲张立新和家人赶到学校,但一无所获。
为了寻找儿子,母亲菅庆英注册了QQ。
父亲张立新则深受刺激,此后的三四年里很少出门,也不与人交际。在日常生活中,谁也不能在他面前提起儿子。
可以说,张来玉的失踪给家人带来了巨大的痛苦与煎熬,母亲一度认为儿子太自私了。
张来玉究竟为何失踪?
或许从他的经历与日常表现里,我们能够找到一些蛛丝马迹。
父母平日里对儿子的关心与了解似乎并不够
在父母眼中,张来玉平时学习很自觉,性格内向,话少,与家人沟通比较少。母亲表示,不了解儿子内心的想法。
然而在同学的眼中,张来玉却是另外一副模样,他活泼、与同学沟通较多,玩得比较好。
这看起来像是两个人,为什么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场合里会有如此巨大的反差?
一个人的哪些特质被鼓励和认可,他就会表现出这些特质来。
在父母面前,儿子表现出学习方面的优秀,但其他方面却在压抑着自己。或许在父母眼中,学习才是最重要的,其他都不重要。
而同学之间更在意的是在一起相处与交流是否愉快,所以他在同学面前表现出了活泼与会沟通的一面。
这也说明了他自我弱小,行为表现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张来玉在高中时曾与一位女孩交往密切,两人常常在一起讨论学习。后来女孩考上了北京大学的大学,张来玉成绩也不错,但因为没被理想的大学录取,他又复读了一年。
直到他第二次高考时,父母才意识到他可能在“交朋友”。 而儿子提出报考北京的高校时,父母却让他报了南京大学,说是为了保险起见。
父母对儿子有多缺乏了解,对他内心的想法与需求有多忽略,在这里可见一斑。
或许正因为父母一直没有“看见”真正的儿子,常常忽略儿子的感受与需求,所以,儿子平时才不愿意与他们多交流,甚至封闭自己起的内心。
这样的孩子遇到事情时,也会习惯性自己扛,不愿意求助于父母与家人,这也为他后来的失踪埋下了伏笔。
儿子的自我意识较弱,总是按照别人的意愿活着
可能,张来玉一直都在为他人而活,所以才会在不同的人面前表现出不同的模样。因为他的自我意识太弱小了。
张来玉与爷爷奶奶的感情很深。爷爷在他高考前就去世了,生前对孙子寄予厚望,对他说最多的话就是“考名牌”。
因此,张来玉不仅背负着父母的期望,为他们而学习,他也一直背负着爷爷奶奶的期望。
他并不知道自己内心真正要的是什么。
所以,他报考北京的想法,也只是为了能和喜欢的女同学在一起,并不是自己真正需求。
所以在父母要他报考南京大学时,尽管他不想,也没有强烈反对,最终还是听从了父母的安排去了南京。然后,又与女同学频繁书信来往。
上大学后的第一个国庆节,他还去北京找她。
他一直在为他人而活着。为爷爷的期望而活,为父母而活,为女同学而活。
一个迷失自我的人,一般内心都不够稳定,很容易随着外界的变化做出较剧烈的反应。因为他的关注点全放在外界上,自己的声音与内在力量太微弱,听不到。
这样他就很容易被一些打击和挫折击溃,就做出一些偏激的行为。失踪就是这样的一种表现。
在爱情里迷失自我
自我太弱小的人,遇到真心喜欢的人,会把对方看成整个世界。这样的他,就很容易迷失自我。一旦对方离开自己,就会觉得“天塌了”,觉得自己“活不成了”。
很显然,那个女同学在张来玉的眼中就是这样的一个世界。再加上,张来玉那时才18岁,正处于那种充满激情、且容易冲动的时期。所以,当女同学提出分手时,他很难承受这样的结局。
而失踪,是他在这种打击之下的一个冲动行为的结果。
谁也不知道他去了哪里,去北京找女同学吗?似乎不大可能。
首先,女同学已经提出分手了,他知道去了也没用;
其次,像他这种不会坚持自己的人,很容易被动接受别人的安排,而不会自己去努力寻找机会争取重要因素。
最后,他失踪的时候,钱都借给其他同学了,自己身上并没有钱,所以不会去北京。
那么他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这么多年了都没有和任何亲人、同学和好友联系?
我的推测是比较悲观的,感觉到很大的可能性是他回不来了,因为自己的一时想不开而做了无可挽回的傻事。
就连他的母亲也不抱什么希望了。
但愿,事情不是我所想的那样。但愿,有一天他突然出现在父母面前。
越来越多的例子告诉我们,孩子的内心自我强大远比学习成绩重要得多。
所以,平时我们要多关注孩子的内心感受,并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与需求。这样孩子才能听到自己内心的声音,知道自己是谁,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这就是自我意识的唤醒。
当孩子表达自己时,我们所要做的是倾听、理解与支持,而不是打压,甚至用自己的声音掩盖了孩子的心声。
平时尝试多给孩子自己做选择和决定的机会。
不要处处为孩子做决定,这样才能让孩子去聆听自己,找到自我。更不要把我们的想法和期待强加于孩子身上。
身处于这个世界上,孩子本身的压力就已经不小,如果再背负上父母的期待与控制,那孩子可能真要在不堪重负中崩溃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