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夏收忙

文/岚源

        进入六月,关中西府沃野金色的麦浪翻滚,又到了“龙口夺食”的三夏大忙天。人常说,“春争日,夏争时”,到了麦黄时节,农人们最是忙活,在那“算黄算割”的鸟叫声的陪伴下,各家都在抢天收割,好让成熟的粮食尽快颗粒归仓。

        在此时节,农人们也最为心焦,有的看着还没有完全黄熟的田块,既想稍等一两天再收,好增加些收成,又担心老天变脸,错过了收割好时机。收回来的粮食要尽快晾晒,人们也盼着老天能赏脸,在烈日下暴晒两天,好尽快入仓存放,只好每天关注着天气变化,随机应变安顿收割晾晒诸项事宜。等晒干的麦子入了仓,秋粮种下去,农人紧锁的眉头才舒展开来。

        夏收大忙经历的波折和辛苦,只有深入乡间才能深深地体会到。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观刈麦》中写道:“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诗作生动地描述了一家人相携收麦的场景,满含着对农人的悲悯情怀。

        夏收是农人的大事,在过去尤显重要。往往在麦黄前一个月左右,人们便趁着跟交流会、“杈把会”的时机,添置些镰刀、木锨、晒耙、木杈、钢叉等农具,采买些簸箕、筛子、襻笼等家什,收拾缝补好粮食袋子,为夏收做好物资准备。过去,西府农村各个村组都有专门划设的麦场,各家也都有一块属于自家的场地用来碾打麦子、堆放麦草,所以,收麦前还要拉着碌碡碾场(家乡一些地方也叫“光场”),提前清理完杂物,平整好打麦场。

        过去,农村还鲜见收割机,到了割麦的大忙天,农家人通常男女老幼齐上阵(那时候农村中小学还有七到十天的“忙假”,让学生也参与夏收),抢天收麦。大人弓着身子在前面挥镰收割,在田间挥汗如雨,小孩在后面捡拾麦穗,跑前跑后帮些小忙。人手不够的话,就要叫“麦客”帮忙了。

        “麦客”是西府人对每年夏收时来关中道割麦以贴补生活的流动性帮工的亲切称呼。他们大多从甘肃省“扒火车”而来,到了关中就三五成群地聚拢在各乡镇街头,等着被人雇用。他们衣着简陋,皮肤黝黑,一把镰刀、一顶草帽、一个化肥袋改装的行囊,往往就是他们全部的家当。他们坐卧在街头,紧盯着来往的人,看有雇主上前,便围拢过去,讲好价钱就跟着雇主去干活。这些外来的打工者干活很卖力,割起麦子来让当地人望尘莫及。这些甘肃汉子确实是关中人夏收的好帮手,只要说个让他们满意的工钱,他们挥起镰刀虎虎生风,在六月毒辣的骄阳下边割边捆,任豆大的汗珠滚落田间也不会偷懒。他们割麦速度很快,留下的麦茬也很齐整。他们的饭量惊人,因为他们干的确实是下苦人的营生。他们每年转战关中各县割麦,也是为了自家人的生计而奔波。西府人待他们也很热情,工钱给够饭管饱,只要能抢天时收回麦子就成。

        不管是自己收割还是叫“麦客”帮忙,田间打好的麦捆都要拉回麦场碾打。这时,人们或拉着架子车,或赶着马车,条件好点的开着拖拉机来到田间拉麦。往车上装麦捆既是力气活,也是技术活,老把式用钢叉挑起一大捆麦子,可以一次扔到位,装得好,路上便不会遗撒。过去农村脱粒机(家乡人叫“打麦机”)较少,通常多家合用一台,麦捆拉回麦场后,各家就要排队打麦,不分昼夜。这时候通常也是“全家总动员”,一两个人在前面将麦捆拆开,从打麦机入口“喂”进去,一个人在后面用木杈挑麦草、堆麦秸垛(家乡人叫“麦草摞子”),孩子们在中间撑口袋装粮食,流水作业,忙而不乱。麦场上“衣子”(家乡人称麦壳为“衣子”)飘飞、尘土飞扬,呛得人口鼻难受、双眼难睁,打一次麦,满脸都是灰尘,衣领中也会钻进不少“衣子”,但看着装满的一袋袋的麦子,收获的喜悦还是让人们忍着坚持干完。碾打结束后,人们拉走粮食,清理完现场,就剩下了一座座“麦草摞子”矗立在麦场上,继续守望着这方收获的场地。农忙过后,“麦草摞子”也就成了小孩“躲猫猫”的好场所,冬日人们来此拉麦草烧炕,不经意间或许会从草窝里发现几个鸡蛋呢。

        碾打出的粮食要及时晾晒,这时完全要看老天的脸色了。如果天公作美,大太阳暴晒上两三天,麦粒就能晒干入仓;如果时阴时晴,不时再落几点雨,可就苦了晒粮人了,一会儿把粮食倒下摊开,一会儿又收堆装起来,折腾得人够呛。晒粮食要尽量摊薄,并不时用晒耙来回翻搅,及时将混入麦粒的麦草等杂物清理出去。晒干了要用木锨扬麦,及时将“衣子”扬出去,家乡人常说,“有风就多扬几锨”,扬麦确实要把握好风向和时机,要扬得恰到好处,这样才能多快好省地将粮食清理干净;但也不能“得风扬碌碡”,做事过了头就落笑柄了。

        晒干扬净的粮食归了仓,夏收才算告一段落,农人们的心才定下来。经历了连续多日的忙碌,人们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接下来还要及时种玉米,做好田间管护,期盼秋粮也能大丰收。

        几十年过去了,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各种农机具广泛应用,夏收再没有以前那么辛苦了。联合收割机在地里开几个来回,收割、脱粒同时进行,一家的夏收作业一两个小时就结束了。打麦场也早已成了历史,现在农村连“麦草摞子”也越来越少了。收割完的地块由打捆机将麦草捡拾打捆,再加上硬茬直播和秸秆还田等技术的应用,现在的收种作业越来越省事,实际上夏收主要任务就剩下晒麦了。如今,小型清粮机也进入了普通农户,有风没风都不打紧,用机器“扬麦”比用木锨更干净更快捷。

        社会在不断前进,农业科技也在不断进步,但无论科技如何发展,经济如何发达,我们都不能忘记过去农人夏收的辛劳,不能忘记种田人付出的汗水,更不能浪费粮食,莫忘“粒粒皆辛苦”。

你可能感兴趣的:(六月夏收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