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古之恶来”形象地说出了典韦的特点,也不幸言中了他的结局

提起三国里的典韦,相比吕布关羽等人,他的知名度无疑小了很多。他既没有吕布和貂蝉之间凄美的“爱情”故事,也没有赵子龙在长坂坡“七进七出”的飒爽英姿。论忠义,数关羽,说鲁莽,有张飞。

民间流行的打油诗中将典韦排到了三国武将的第三名,“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典韦的排名还在关羽和马超之前,到底是什么特质让典韦拥有如此高的排名,但光芒却远远不如吕布关羽等武将呢?

曹操眼中的“古之恶来”

恶来何许人也?恶来是商纣王的臣子,以面貌凶恶和力大无穷而著称,有人认为他是古代最厉害的猛将。最重要的是,他是商纣王的忠臣,在武王伐纣之战中尽忠而死。

在三国,典韦就是恶来般的存在,这句话可是眼光独到的曹操说的。曹操的眼力可谓上上等,还记得那句“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的名句吗?

典韦力大无穷,武艺超群。他既能将八十斤的双戟运使如飞,又能一人固定旗杆不动如山;既能在危急关头飞戟射杀十数人,一人战退郝萌、曹性、成廉和宋宪四将,又能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守住寨门,力战而死血流满地依然骇得无人敢过。

以其他武将作比较,典韦与“虎痴”许褚不相上下。两人曾大战一上午,不分胜负。在曹操眼中,两人一为“恶来”,一为“樊哙”,都是不世出的猛将。

因酒色而死的英雄

既然典韦如此勇武,为何知名度相对不高呢?原因只有一个,死得太早。为什么死得早呢?都是酒色惹的祸。酒是穿肠毒药,色是刮骨钢刀。财是惹祸根苗,气是雷烟火炮。多少英雄倒在酒色财气这四样上。典韦就是其中一个。

先说色。典韦因色而死,因曹操好色而死。我是很喜欢曹操的,但他好色这一点实在让人所不齿。曹操发兵攻打张绣,张绣在贾诩的劝说下投降了。多么好的结果,不费一兵一卒就取得了胜利。

可是,曹操膨胀了,或者说得意地露出了本性。“不战而屈人之兵”,用兵的最高境界呀,还有谁!一高兴就喝点酒,喝完酒就找女人,找谁不好偏偏找张绣的婶婶。想那张绣也是堂堂血性男儿,是可忍孰不可忍。于是,张绣反了,煮熟的鸭子飞了。

再说酒。张绣造反举事当日,贾诩设计灌醉典韦并让胡车儿偷走了典韦的双戟。当乱兵攻至大营,当典韦从美梦中醒来,武器不见了。只能随手抄起一把钢刀,冲吧,再不冲主公就没了。

喝酒真误事啊,别喝酒就好了。喝醉过的朋友都知道,喝醉酒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即使是这样,典韦硬是一人守住寨门,为曹操的逃走争取了宝贵的时间,最后力战而死。多么尽职的侍卫长,用自己的死来争取时间,换取了主公的安全。

典韦不愧为“古之恶来”,既有恶来的勇武,力大无穷,又有恶来的忠义,为主尽忠而死。只是可惜了他一身好武艺,若是典韦不死得那么早,会不会有典韦战马超,典韦战关羽等精彩场面流传后世呢?

不知各位网友,你们对典韦如何评价,是否为典韦之死而惋惜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句“古之恶来”形象地说出了典韦的特点,也不幸言中了他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