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智,求真,向善,致美

爱智,求真,向善,致美。简单的八个字,却凝练了对智慧和真理的追求,对善和美的向往。

它们首先是并列的,无所谓高低先后。其次,对于具体的个人来说,又是各有所爱,各有侧重,各有所长。

在我看来,喜欢哲学是爱智,热爱科学是求真,讲究道德是向善,崇尚艺术是致美。

  爱智

哲学就是爱智,追求智慧,这是苏格拉底对哲学的定义;哲学是介于科学和宗教之间的一种东西,这是罗素的观点;哲学是系统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是马克思的解释。显然,苏格拉底的定义是最为朴素的,简洁的。如果不是为了与其他学科区分开来,我是更偏爱这种解释的。

哲学是一门仰望星空的学问,可以想象一下仰望星空这个画面。这必然是在人们闲暇的时候,愿意并且可能抬头去观望那遥不可及的浩瀚星河的时候,尽管美丽的浩瀚无垠的星空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八竿子打不着。

哲学对现实生活没有什么用,日常生活中缺少哲学人们照样可以过得好好的。它不像物质财富那样直接让人们感受到切身的利益,甚至都不像音乐绘画这些精神财富让人们身心愉悦。也许粗略地看哲学属于精神财富,但某种意义上它对人的精神也是一种损伤。

所以,哲学更多的是有闲情逸致的人的一种追求。自得其乐也许是最委婉的对其爱好者与研究者的状态的形容。

  求真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这句话带有浓厚的神秘主义色彩,深刻又隽永。但在具有求真精神的人看来却未必,假的就是假的,真的就是真的,怎么能混为一谈呢?

在我看来,具有求真精神的人其实都是比较厌恶所谓的辩证法的。一就是一,多就是多,怎么会一既是一,一又是多呢?但辩证法就是这么认为的。

总的看来,科学是最讲究求真的。科学不应该模棱两可,而应该是明确的有指向的。这一点与哲学有着似乎不可调和的矛盾。而且科学讲究实证,而哲学很多时候在逻辑上贯通就可以了。

真理并不总是在和谬误斗争,而是在和欺骗斗争。为什么这么讲呢,谬误由于本身的弱点,其实是不成气候的。真理真正的威胁来自于欺骗,也就是说,人们很多时候不是不知道真理,但他们为了达到一定目的,就去欺骗其他人。谬误是达到真理的一个短暂的过程,而欺骗是长期相伴于真理的,具有极强的迷惑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大多数谬误早就被真理战胜了,但是欺骗仍然存在和盛行。

  向善

善,这个字,近来其实被污名化了。在一些人看来,善和傻是一个意思。有的人对财富发达者,智力超群者,能力卓越者都会投以景仰的目光,唯独对高风亮节者报以不屑的态度。有的人熟知《国富论》里面对人们追求财富和幸福的权利的自利心理的认可,却选择性忽视斯密在《道德情操论》里对一般道德的阐述。

(这里为了方便用道德来代替善进行论述。)

可以看出,对于道德的态度,呈现两个极端,一种是道德绝对主义,另一种是道德相对主义。

道德绝对主义很容易导致的就是我们常说的道德绑架,道德绝对主义者坚信他们被教育的那一套道德原则(多半是传统道德),并认定那就是正确的。要是有人违反了这些原则,那就是大逆不道,就应该受到谴责。极端的道德绝对主义者还会采取羞辱谩骂甚至体罚等极端方式维护那些原则。

与此相反,在道德相对主义者看来,没有绝对的道德,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道德原则,别人无权干涉。道德只能用于约束自己,不应该拿来苛求别人。

在我看来,道德相对主义的观念是符合大部分年轻人特别是90后的想法的,这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一种爱自由的倾向。但是和道德绝对主义导致的道德绑架一样,道德相对主义也会导致道德失范的状态,试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德律,发生冲突之后如何解决呢?由于人的利己心理,多半会固执己见,不愿与别人妥协。这个时候所谓的道德相对主义者实际上就变成了道德绝对主义者,只不过这个时候的绝对道德是他自己以为的道德,而不是先前的传统道德。

道德作为一种社会规范,既不能过于绝对化,让某些人利用起来绑架他人;同时,也不应该过于相对化,人人自成一派,毫无引导作用。

这就跟市场和法治的关系一样,绝对的市场自由导致的可能是恶性竞争,只有在法治规范和引导下的市场才能实现公平竞争。

  致美

文学,是文字的艺术;音乐,是声音的艺术;绘画,是色彩和图形的艺术;电影,是图像的艺术……艺术的形式丰富多样,艺术的内容也是千姿百态。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它不是生活的被动反映,而是艺术者的细心观察和主动创造。哲学、科学和道德本身可能不那么美,借助于艺术的表达,插上想象力的翅膀,也让它们美了起来。艺术本身就是一种美,同时也在为其他事物创造美。

生活可能真的缺少美,但艺术为它们创造了美。

原本枯燥的琐事,作家把他们串成一段文字,让它们生动起来;原本荒芜死寂的土地,腐朽的城墙,音乐家把他们变成一首悲壮雄浑的曲子;原本枯萎的花朵,画家把他们绘成了一幅图画,画上的花朵挺起了将要弯曲的脊梁。

爱智,求真,向善,致美。

你可能感兴趣的:(爱智,求真,向善,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