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且不可篡改的数据库

我写了这么多比特币带来革命的文章,依然有很多朋友看到比特币价格跳水就人心惶惶,哎,让我说你们点什么好,比特币历史上跌幅90%也不是一次两次了,你们每天盯着那个K线图看有什么用,还不如跟 Peter 一起来继续讨论比特币到底会给社会带来什么实际价值。比特币是区块链技术之母,今天咱们就聊区块链技术。区块链技术带来的是一个数据公开、同时又不可篡改的数据库,这一点真的跟你我有关吗?这个不应该是那些数据库专家才关心的吗?

一块大石头

套用 Nervos 基金会在一篇文章中用到的一个比喻,区块链带来的就是一块无限大的大石头,石头上一旦刻上字就永远也涂抹不掉,而且会被所有人看到。所以说到这里,没有计算机科学基础的朋友可以放心了,本文的讨论不会涉及到任何计算机科学的细节。大家只需要拿住大石头这个概念,咱们来一起聊聊,看看这块石头到底会不会带来革命。如果你认为这块石头没用,那么其实区块链的很多深层次的技术细节也就没必要去学了。

大家首先一个疑问就是,一个不可篡改的的数据库,真的是比特币之后才有的吗?全球金融系统难道不是在数据库之上运行了几十年了吗?先说说数据库这个概念。三千多年前,两河流域的勤劳的人们发明了最早的人类文字,最早的文字就是用来记账的,任何一种可以存放一大堆格式类似的内容的介质,Peter 就认为是数据库。这样看来,数据库的发展其实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几千年来,数据库都是人类生产顺利进行的基石之一,同时,维护数据库安全的方式只有唯一的一种,那就是私人持有,然后藏起来。存储介质从上古的石板和羊皮,换成现在的计算机,保密方式从原来的大铁门和大铁锁,换成最近几十年的私有网络和密码学知识,其实都是换汤不换药。这种方式有两个问题,首先一个是私人持有,小明手里的数据需要让小红去信任,这是个很难逾越的鸿沟;另外一个是数据可篡改,这里包含两层意思,首先银行和各大公司的数据库会不断的受到黑客攻击等各种威胁,这一层意思是明显的但不是我想要强调的,我想要强调的另一层意思是,既然是私人数据库,那么数据库的主人想要修改数据,理论上是不需要跟别人商量的,对吧?总之,就是按照以往几千年来的思路,达成大家都可信的数据,是不可完成的任务。

比特币来了,一切都不一样了。几千年来的私有可篡改,变成了公有不可篡改。比特币是个公开的系统,所有代码都开源,所有人都有权利建立自己的比特币节点。比特币的高昂价格导致了如果能对数据动动手脚,是可以获得巨大经济收益的,但是十年来,没有人能对比特币系统形成真正有效的攻击。这证明了,一个公有的不可篡改的数据库已经诞生了,一块无限大、同时任何人都可以看到的大石头诞生了。

能源消耗是唯一的安全保证

大石头诞生的意义我们稍后再谈。暂时退一步,来聊聊这个石头的安全性问题。之前文章里,我说过一个结论:

巨大的能源消耗,换句话说就是获取一个比特币所要付出的金钱消耗,才是保证比特币系统安全的唯一屏障。

这里我想展开来聊聊。

计算机专家会跟你说,屁,比特币安全靠的是完善的加密机制和精巧的共识算法。这些肯定都有道理,但是如果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比特币毕竟是开源代码,人们只要拷贝一份,那么所谓的加密机制和共识算法就是大家共同的优势了。但是很多山寨币其实是没有安全性可言的,虽然它们的代码跟比特币是一样的。具体细节是这样,比特币发展了多年,形成了很多大型的挖矿公司,通常把他们叫矿池公司。这些矿池公司有时候看一些山寨币很不顺眼,于是只需要拿出自己很少的一部分机器,就能形成对某种山寨币的 51% 攻击。所以客观事实是,只要大矿池公司老板想这么干,他就可以轻松的去修改某个山寨币的区块链,一切就是这么 easy,没有什么技术门槛。所以说,比特币的代码只是保证了大家能参与到这场游戏中来,终极的安全不是靠代码本身保证的。

其实绝对的安全是不存在的,更高的安全性靠的是实力,比特币诞生,也不能改变这个常识。我之所以会把钱存到支付宝里,不是因为我相信支付宝的数据是绝对安全的,而是因为我相信支付宝的经济实力。回到比特币,比特币的安全不是来自于单方面的实力,而是来自于多方的实力对抗。比特币是个开放的世界,有钱人不只有你一个,你想垄断比特币算力没那么容易,我也会增加投资,只要我认为比特币是有价值的。而对于比特币的反对者,如果他想要摧毁比特币系统,那唯一的方法,是他自己的财力大于所有的比特币支持者的财力之和。而比特币的 POW 挖矿的特点是,攻击比特币系统的人也必须购买大量的矿机跟其他支持比特币的人一起挖矿才行,如果比特币系统被攻陷,那么大家的投资也都会打水漂,没有人会获利,所以攻击者的动力何来呢?记得也是从 Nervos 的文章里看到的一句话,保证系统安全的共识算法必须是有能量输入的,能量输入越多,系统也就越安全。例如国家的安全其实是靠军队保证的,而军队其实就是金钱,是巨大的能量输入。而号称比 POW 更先进的 POS 算法,可以不通过能源消耗的方式来达成共识,它实际上可以达成的也只是相对的安全而已,虽然相对安全有时候也是能够适应一些业务场景的。

所以那些还在因为比特币耗费大量资源而讨厌比特币的朋友们需要知道的是,安全本来就很贵,挖矿是目前人类能找到的达成安全的最省钱的方式了,不要说政府军队银行的消耗,即使是印钞这一项在当前金融系统中可以忽略不计的成本,也要比比特币挖矿耗费的能源多。

是的,事关你我

那么最终这些挖矿花的钱值不值,还是要看这块石头能给社会带来什么实际的效益?

首先我想说的是这不是数据库专家才需要关心的事,区块链技术会迅速影响每一个人的生活。很多人在讲话的时候,会把区块链和人工智能并列,为啥?人工智能是人类生产力的最终极革命,人工智能兴起后,90%以上的工作会消失,谁能说人工智能不是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呢?区块链是人类生产关系的一次大变革,注意区块链不是用来提高生产力的,很多黑区块链的人会说区块链根本看不到什么有益社会的应用,主要是因为他们观察的角度有问题,他们考虑的是如何用区块链提高生产力,但是区块链恰巧不是用来干这个事的。有人会说,人工智能我也没怎们参与啊,你看我不也活得挺好么?这个不假,因为人工智能目前只是概念上吹的响,实际落地技术上难点还太多,所以需要比较漫长的一段时间。相对的,区块链会比人工智能先到,因为区块链的根本技术突破已经达成了,我们真正需要的只不过是这么一块大石头。之前我的一篇文章说,比特币就是下一个互联网,但是我看网上的另外一个说法也很有道理,区块链不是互联网,区块链是一个新大陆。土壤变了,所有的建筑物都要重新建设一次。

变了,变在哪里呢?具体来说就是底层的游戏规则变了,那么上层的所有游戏规则都会改写。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叫做《生产关系的改变》,里面讨论了区块链技术可以把买家和卖家利益统一起来,带来商业上的巨大变革。但是从技术上讲,本来从“南京到北京,买的没有卖的精”,矛盾是自古就存在的,为啥以前的计算机技术解决不了?淘宝京东大大改变了商业的面貌,但还是没能解决买卖矛盾的问题。答案还是要说回数据,因为自古以来数据是私有的可以任意篡改的,没有数据的透明,就没有达成共识的可能,所以互相猜忌,互相博弈是不可避免的。

而共识的基础是不可篡改的数据。因为有了公开且不可篡改的数据,才有了比特币,才有了以太坊带来的智能合约的这一波浪潮,有了目前被国家禁止,但是却预示了未来融资新方式的 ICO,也才有了元道、孟岩两位老师目前在国内积极倡导的“通证经济”。以去年的 ICO 为例,任意一个籍籍无名年轻人,出来发一下币,就有可能会被炒的那么高,不可否认2017年这些项目大部分都是空气币,但是为何投机客会相信这个东西是可以炒的呢?其实本质上是因为币是基于区块链来发出的,而区块链上的数据是不可修改的,不管是好人坏人都会相信,不可改的数据是不会骗人的,至于发币的人是不是大公司,是不是名人,这个已经不重要了。而“通证经济”的基本思路是给实际资产,例如我们的房产汽车以至于企业资产都对应成 token,token 就是很多人说的代币,也是通证经济中所谓的通证。通证的本质是让资产流动起来,而资产的百倍流动性带来的就是经济的百倍活力,但是要让全社会达成这种流动性,必要条件就是底层的数据一定要是公开且不能篡改的。

也有人说区块链是回归互联网本质的唯一希望,这个怎么理解呢?互联网的本质是去中心化,这个从底层的 TCP/IP 协议的构建就能看出,对等无歧视这些基本原则带来的才是全球的独立个体自愿把自己的网络公开出来,互相连接,形成了所谓的互联网。互联网的缔造者们都是些相对的自由派,听听他们的演讲就知道。但是,由于数据是不可信的,所以中介机构也就变得非常有必要,所谓的平台型公司,本质上就是中介。大家会发现今日的互联网有一个趋势,就是强者恒强,阿里巴巴腾讯越滚越大,导致了互联网背道而驰,中心化程度越来越高,其实背后的一大原因是,只有强大的公司实力背书,我们才能获得一些基本的安全感。而如果数据都公开可信了,很多垄断也就有可能被打破了。

总结

最后来总结一下,比特币给我们带来了区块链技术,区块链带来的是数据公开且不可篡改。人类社会从此变得更加的透明,从根本上降低了人和人之间相互信任、并达成共识的成本,经济活力也会得到百倍的释放。区块链技术会比人工智能先到,所以对每一个普通人的影响也会非常明显,它带来的是一个全新的商业形态,是一次生产关系的变革。

你可能感兴趣的:(公开且不可篡改的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