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这几年

        整理了过去的日志,从那随手记下的零碎片段中看到了几年间一步步的转变的自己

2015年

过得很平淡,那是我大学的第一年,还没从高中高压力,目标单一的生活状态调整过来,奔走于课堂和社团,提着一口气把生活安排的很满,和绝大多数初入大学的学生一样,觉得高考没能发挥出真正水平,和自己较着劲,非要各门成绩优秀才能够有点平衡感。

后来想想,那段时间所留下的东西,除了一张奖学金证书、百词斩上不间断的打卡记录,再就是当时学了也不知有何用(后来发现很重要)的基础知识了。那段时间很忙,很充实,但更像是被生活支配,不是自己支配生活,关于为什么做这些想的也不是很清楚,当时没有意识到是想证明自己的愿望的那样强烈。


2016年

这是是读书最多的一年,热衷于泡图书馆,写读书笔记,读的大部分是诗词哲史文学名著类的书。对思辨思维有着强烈的好奇,同时开始迷茫,开始寻找生命和生活的意义,到处寻找荐书的书单,认定很牛的人必是因为读过的书很多,认定很多人推的书一定是好书。

开始喜欢上夜晚,12点之前睡的时候越来越少,感觉在寂静无声的夜晚灵魂才属于自己,每晚那大块的安静的时间总让我不舍的放下,深夜里,在台灯下读书写邮件,有时候也听听电台,写下过许多自己的感悟用便利条贴在床头。

和好朋友通邮件,发现情况也差不多相似。她也不再喜欢高中时热爱的那个写励志畅销书的偶像。那个时候的我们,都已不再相信鸡汤文里所写的努力就会成功的话,或者说关注的重点已经变了,开始明白努力不一定成功,成功也不是只有一个。我们努力地抓住时间,想把人生握在自己的手里,选择开始的时候,迷茫也随之而来。

这一年,我尝试了在大学生们中普遍受欢迎的小兼职(得到的收益在后来看抵不上所付出的时间价值),加入了校实验室,假期额外根据兴趣学了个软件。这些期间的收获和碰到的坑以后再慢慢讲述


2017年

因为兼职的缘故,发现了许多之前不曾注意的小细节,计划也一点点落到实处,诗词名著类的书读的少了,大部分时间转向了工具书。不再看重奖学金,却更加重视基础课程。空闲时,喜欢搜集一些网站和小软件。

越来越喜欢访谈类的节目和人物传记。迷茫还在,只不过在以另一种方式寻求着一个结果。试图找一个偶像并完全循着他的足迹、复制他的经历的想法已经破灭,我知道自己不会与另一个人有完全相同的过往,也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未来,于是把目光投注到了更多人的身上,再细化到具体的一点,学习某一个人某一时刻的某一解决问题的方法、某一思考问题的方式或是某一对待生活的态度, 学着从别人的经历片段中抓取一些自己需要的东西


2018年

这是标志性的一年,也就是大三的下半学期开始,我有了稳定的客户,实现了经济独立,并用自己的收入给爸妈送了第一份较贵的礼物(两部手机),组织成立了一个外包团队。 

不得不说现实的反馈带来的心理暗示比任何其他方法都要来的强烈,这段经历带给我的意义不止是物质方面,更多的精神方面的鼓励,我开始重新审视自身的价值。

还记得第一次谈下合作,整个人很激动的把近期内所有要完成的事都列了一遍,手机里的一首《旗开得胜》循环到了凌晨两点,那一句"天涯不过,你我胸怀"在耳边反反复复,深夜里听着吵吵闹闹的旋律,感觉生活真好!

那段时间每日除了正常上课,完成定期的客户任务,还要考虑团队的培训和发展,总是感觉时间不够用,整个人忙碌狼狈又像打了鸡血般斗志昂扬。

在过了一段不分昼夜的生活后,越来越感到时间和空闲的重要性,那意味着更大的价值和更多的可能性,于是再一次放慢了脚步,从最初的热衷实践来者不拒到后来慢慢推掉一些不能提升自己的工作和与自己的大目标相冲突的合作。注意留出一些空闲的时间给自己,留一点时间给兴趣和想象力 ,那是创新的开始       

感觉实践重要,空闲同样重要,迷茫时向前一步,会感受到自身的力量,忙到头昏时停下来缓缓,能看到更美的景色。

2019期待新的开始~

       

你可能感兴趣的:(大学这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