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说》日课 (131~140)卷三 事君篇

研道-《中说》日课

2021年04月28日:

天性做人做真人,

五伦行事致良知。

四为四句妙智慧,

一心三诀成圣贤。

李咏红-第140课/总第848课

(中说日课/传习+菜根+中说=总课)

正文:

子济大川,有风则止,不登高,不履危,不乘悍,不奔驭。

乡人有水土之役,则具畚ben锸cha以往。

曰:“吾非从大夫也。”


译文:

文中子渡大河,遇大风就停止。

不登临高处,不涉足险地,不骑乘悍马,不驾车飞奔。

邻里乡亲如果有浚河固堤的劳役,就备好工具前往,

说:“我可不是什么当官的。”


感受:

知止而后有定,

天性做人做真人,

五伦行事致良知。




研道-《中说》日课

2021年04月27日:

天性做人做真人,

五伦行事致良知。

四为四句妙智慧,

一心三诀成圣贤。

李咏红-第139课/总第847课

(中说日课/传习+菜根+中说=总课)

正文:

乡人有穷而索者。

曰:“尔于我乎取,无扰尔邻里乡党为也,我则不厌。”


乡人有丧,子必先往,反必后。

子之言应而不唱,唱必有大端。

子之乡无争者。

或问人善。

子知其善则称之,不善,则曰:“未尝与久也。”


译文:

乡里有人来要东西。

文中子说:

“你来我这儿拿,不要打扰邻里乡亲,我不怕麻烦。”

乡人有丧事,先生一定最先赶到,最后离开。

先生说话只是简单作答而不会有所建议,若建议势必有重要原因。

先生所居之乡没有争斗。

有人问人好坏,先生知道这个人好就称赞他,若不好就说:

“我与他交往不长。”


感受:

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於民。


二一附曰:

淳淳文中子

春风化俗流!!!




研道-《中说》日课

2021年04月26日:

天性做人做真人,

五伦行事致良知。

四为四句妙智慧,

一心三诀成圣贤。

李咏红-第138课/总第846课

(中说日课/传习+菜根+中说=总课)

正文:

子宴宾无贰馔,食必去生,味必适。

果菜非其时不食,曰:“非天道也。”

非其土不食,曰:“非地道也。”


译文:

文中子招待宾客只有一道菜,吃饭一定要把食物烧熟,味道适中。

不是当季得果蔬不吃,说:

“不合天道。”

不是当地产的食物不吃,说:

“不合地道。”


感受:

宴无贰馔,不重味;

食必去生,不失生熟之节;

味道适中,无过无不及;

生非其时,不时中;

生非其土,不当位。


君子者,天地人和,与时偕行。


二一附曰:

天道

地道

人道

一也



研道-《中说》日课

2021年04月25日:

天性做人做真人,

五伦行事致良知。

四为四句妙智慧,

一心三诀成圣贤。

李咏红-第137课/总第845课

(中说日课/传习+菜根+中说=总课)

正文:

子之服俭以洁,无长物焉,绮罗锦绣,不入于室。

曰:“君子非黄白不御,妇人则有青碧。”

译文:

文中子的衣服简朴而整洁,没有多余的配饰,从不穿华丽纹绣精美的衣服。

他说:

“君子非黄,白的自然丝色的衣服不穿,妇女则可穿青碧色。”


感受:

君子者言行合一,内外一致。

言,外部装饰整洁简朴;

行,内在意念纯真自然。


二一附曰:

修身以行道

夫子得自在

以身御物

以身传神

以身化人

开物成务



研道-《中说》日课

2021年04月24日:

天性做人做真人,

五伦行事致良知。

四为四句妙智慧,

一心三诀成圣贤。

李咏红-第136课/总第844课

(中说日课/传习+菜根+中说=总课)

正文:

子间居俨然。

其动也徐,若有所虑;其行也方,若有所畏。

其接长者,恭恭然如不足;接幼者,温温然如有就。

译文:

文中子闲居时庄重严肃。

他行动舒缓,彷佛小心思考;

他走路方步,彷佛有所畏惧。

对待长者,态度恭敬,语气谦卑,低声下气像不足;

对待幼者,态度和蔼,语气温柔,好像有所迁就。


感受:

君子有三态,

闲居时成人态,与时偕行天地仁;

侍长者儿童态,自强不息专业技;

待幼者父母态,厚德载物尊德性。


二一附曰:

君子

俨然以居,

所为者何?

俨然以居,

以待天命,

以应天几,

以尽人事,

以己成物



研道-《中说》日课

2021年04月23日:

天性做人做真人,

五伦行事致良知。

四为四句妙智慧,

一心三诀成圣贤。

李咏红-第135课/总第843课

(中说日课/传习+菜根+中说=总课)

正文:

子曰:“吾于赞《易》也,述而不敢论;

吾于礼乐也,论而不敢辩;

吾于《诗》《书》也,辩而不敢议。”

或问其故。


子曰:“有可有不可。”

曰:“夫子有可有不可乎?”

子曰:“可不可,天下之所存也,我则存之者也。”

译文:

文中子说:“我对于《周易》,只敢编修传承而不敢另立新论;

我对于《礼》《乐》,只敢论述沿革而不敢讨论兴衰之道;

我对于《诗》《书》,只敢明辨治乱而不敢讨论为政得失。”

有人问为什么。


文中子说:“有些事可以做,有些事不可以做。”

问:“先生您也要面对可与不可的选择吗?”

文中子:“可与不可,是天地间永存的道理,我就是存续这个道理的人。”


感受:

可与不可

道之两端

志身家企

人生有向


二一附曰:

于赞《易》也,述而不敢论;

于礼乐也,论而不敢辩;

于《诗》《书》也,辩而不敢议。”

“有可有不可。”

(天地间

大道坦坦

存在千万载

述而不作

善巧论说

留与有缘后人成就!!!)



研道-《中说》日课

2021年04月22日:

天性做人做真人,

五伦行事致良知。

四为四句妙智慧,

一心三诀成圣贤。

李咏红-第134课/总第842课

(中说日课/传习+菜根+中说=总课)

正文:

子曰:“古之事君也以道,不可则止;今之事君也以佞,无所不至。”


译文:

文中子说:“古时以正道侍奉君主,不行就辞官归隐,现今以谄佞奉侍君主,没有什么做不出来。”


感受:

古弼,南北朝时北魏大臣,辅佐北魏四朝皇帝,因其素以直道事君,传有“三忤太武帝”之佳话:

因急于为民请命,他胆大包天,搅乱皇帝棋局,还当着皇帝的面狂殴妨碍其奏事的宠臣;

为确保京城万无一失,他拒绝执行皇帝诏命,将驽马分给皇帝打猎,而把壮马留下来供自己守城备战;

为使百姓秋收不受损失,他抗旨不遵,拒绝征调民车去北山运载猎物,还上表申辩,力陈其弊。


二一附曰:

正道以事君上者

在天地人间

共生生不息处

得以成就

为学圣贤

执古之道

以此为“元”

“古之事君也以道,不可则止”

如是行止。



研道-《中说》日课

2021年04月21日:

天性做人做真人,

五伦行事致良知。

四为四句妙智慧,

一心三诀成圣贤。

李咏红-第133课/总第841课

(中说日课/传习+菜根+中说=总课)

正文:

薛收问:“恩不害义,俭不伤礼,何如?”

子曰:“此文、景尚病其难行也。夫废肉刑害于义,损之可也;衣弋绨伤乎礼,中焉可也。虽然,以文、景之心为之可也,不可格于后。”


译文:

薛收问:

“施恩不妨害义,节俭不妨害礼。怎么样?”

文中子说:

“汉文帝,汉景帝尚且担心难以做到。

废除肉刑妨害了义,减轻肉刑即可;

身穿弋绨损害了礼,穿着适当即可。

虽然是这样,以文帝,景帝之心为政则可,但却不能作为后世的准则。”


感受:

五刑:包括墨,劓,剕(也作腓),宫,大辟。

墨刑-在额头上刻字涂墨

劓(yi)刑-割鼻子

剕(fei)刑-砍脚

宫刑-毁坏生殖器

大辟-死刑

从夏代开始逐步确立,于西周时期写入吕侯编著的《吕刑》,是一种野蛮的、不人道的、故意损伤受刑人肌体的刑罚。然而,到了公元前167年5月,西汉文帝刘恒却突然发布了废除肉刑的诏书:“今人有过……朕甚怜之。夫刑至断肢体,刻肌肤,终身不息,何其楚痛而不德也,岂为民父母之意哉?其除肉刑,有以易之。”


二一附曰:

圣人治国,

德治君子,

法治小人!

恩不害义,俭不伤礼,

损益中和,以时偕行!

最是仁心与天地同德

见得工夫如何处!!!



研道-《中说》日课

2021年04月20日:

天性做人做真人,

五伦行事致良知。

四为四句妙智慧,

一心三诀成圣贤。

李咏红-第132课/总第840课

(中说日课/传习+菜根+中说=总课)

正文:

陈叔达为绛郡守,下捕贼之令。

曰:“无急也,请自新者原之,以观其后。”

子闻之曰:“陈守可与言政矣。上失其道,民散久矣。苟非君子,焉能固穷?导之以德,悬之以信,且观其后,不亦善乎?”


译文:

陈叔达担任绛郡太守,下达补贼命令:

“不要急着抓捕,那些改过自新的人就宽恕,看他们以后的表现。”

文中子听后说:

“可以和陈郡太守谈论为政之道了。

君主无道,民心离散已久,若非君子,怎能安守穷困?

用仁德教导百姓,而后看他们的表现,不是很好吗?”


感受:

西汉·司马迁《史记·殷本纪》:

汤出,见野张网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网。”

汤曰:“嘻,尽之矣!”

乃去其三面。

祝曰:“欲左,左;欲右,右。不用命,乃入吾网。”


商朝初年,商汤外出,见野外有人张四面网网动物,对天而祷告:“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网。”

商汤笑着说:“可以了。”

就命人去掉三面网。

说:“想左者就左,想右者就右,想入网者入吾网。”


二一附曰:

无急也,请自新者原之,以观其后。

先德治由民复天性以自新

再法治教民去人欲以革新

大人

察言观行以教以政

如是!!!)



研道-《中说》日课

2021年04月19日:

天性做人做真人,

五伦行事致良知。

四为四句妙智慧,

一心三诀成圣贤。

李咏红-第131课/总第839课

(中说日课/传习+菜根+中说=总课)

正文:

子曰:

“爱生而败仁者,其下愚之行欤?

杀身而成仁者,其中人之行欤?

游仲尼之门,未有不治中者也。”


译文:

爱惜生命败坏仁义,蠢人。

牺牲自己成全仁义,常人。

学习孔子之道,没有不达到常人的。


感受:

《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南宋末年,民族英雄文天祥抗击元兵入侵,兵败被俘,拒降不屈,殉难于燕京。

就义前在衣服上留下这样的绝笔:“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二一附曰:

爱生败仁,下愚之行。

杀身成仁,中人之行?

仲尼之门,治中者也。

允执厥中,当行则行

义利相宜,生生不息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

惟其义尽,所以仁至。

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如是文公大言

以为千古万载

仁人君子之注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说》日课 (131~140)卷三 事君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