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过对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智慧化运营管理的论述,阐述如何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将综合管廊及其附属设施、廊内管线包含周围环境中一些模型的参数和资料,以及设备运行状态的数据进行采集和运算,实现管廊相关数据从二维数据、宏观及微观数据到三维立体化、可视化转变,为管廊综合管控一体化平台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关键词:综合管廊;智慧化;BIM+GIS;运营管理198·2138·0729
0引言
2016年,针对中国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在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及,到2020年中国要建成一批在国际上具有先进水平的地下综合管廊并投入运营,要明显改善反复开挖地面的问题,要明显提升管线安全水平以及防灾抗灾能力,逐步消除城市主要街道上空的蜘蛛网式架空线,要明显提升城市地面景观面貌。
近几年来,国内的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呈现蓬勃发展态势。综合管廊已日渐成为较有效的用来解决城市地下状况与地下管网问题的方式,得到了业内的普遍认可,也代表着城市基础设施未来发展的必然路径和全新模式[1]。但是,当下对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研究仍然主要聚焦在开发利用的规划、设计和施工阶段,而较少关注综合管廊后期的运营管理,特别是在智慧化技术应用进行后期日常维护运营方面。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VR、AI、虚拟仿真等技术的出现和不断发展,如何运用数字化手段通过资源共享和信息互通实现对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智慧化维护运营,对提高管廊运营管理的效率和服务质量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又叫管沟、共同管道、共同沟(以下简称“综合管廊”)。它的定义如下:在城市道路下面集中建造很多管线的共同管道,包括电力线、通信线、广播电视线、供水线、雨水线、污水线、中水线、热力线、燃气线等。在统一规划、建设、管理的指导下,较大化、较优化利用地下空间和资源。目前综合管廊根据所收容的管线性质主要划分为干线管廊、支线管廊、缆线管廊和干支混合管廊4种类型。
综合管廊建设已有180余年的发展历史。综合管廊在1833年由法国巴黎兴建,较早兴建的这条管廊是以排放雨水和污水为主的重力流管线系统,管网纵横,排污口、蓄水池众多,后来进一步在管廊内铺设了供水管、煤气罐、通讯电缆等市政公用管道。
1861年,英国在伦敦建设了一个综合管廊,断面是12m×7.6m的半圆形,内部敷设了供水管、污水管、燃气管、电力线缆和电信线缆,直到现在,伦敦市区的管廊数量达20条之多。
前苏联在莫斯科、列宁格勒、基辅等地于1933年修建了地下共同沟。迄今为止,莫斯科地下有130km的综合管廊,除煤气管外,各种管线均有,只是截面较小,内部通风条件也较差。
日本的综合管廊建设较早始于1926年,当时在东京市中心的九段地区干线道路地下建设了国内第一条综合管廊,将电力线缆、电话线路、供水管线、燃气管线等市政基础设施集中敷设在里面。目前,日本无论是在综合管廊的建设速度上,还是在规划能力、法规体系建设、工程技术等方面都是较先进的国家之一。
中国综合管廊建设的起步相对国外其他国家较晚。1958年,在天安门广场地下建设了一条长度为1076m的地下综合管廊。1993年,上海浦东新区张扬路铺设了地下管廊,那是中国意义上第一条现代综合管廊。
综合管廊运营管理中普遍存在廊内环境差、设备维护水平低、管理技术落后、管廊安全预警和应急响应滞后等问题,具体如下:①智能化程度不足。对于较早建成并投入运营的综合管廊,电子巡检系统、标签定位系统等子系统未加入建设清单。②监控单一独立化。各监控系统单独存在,如电力、热力管线监测等都是来自于生产厂家的监控系统。厂家持续致力于自身专业领域内的管线监测较多,但对其他专业管线监控没有经验,甚至没有考虑监测设备,加大了监控系统平台兼容其他管线监测系统的难度。③可视化与精细化运营管理程度不高。BIM(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技术应用不足,只可确定管廊内设备与人员的具体位置,不可确定空间位置,导致综合管廊可视化程度不高;另外,由于入廊管线产权单位众多,数据壁垒现象严重,专业化运营管理难度大。④环境监测相关技术应用不足。运营中管廊照明系统实行远程及实地手动开关控制,可能会出现监控中心值班人员远程控制不及时、管廊出入人员忘记关灯等现象,导致电力被浪费。如何更好地联动照明系统与环境监控系统,如利用人体感应控制、光照度控制、定时控制技术等使照明灯自动亮起或熄灭,是未来管廊运营管理中需要思考的问题。
将BIM技术和GIS(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技术基于模型管理的思想运用于城市智慧管廊综合管理平台中,采用三维立体模式仿真地下综合管廊,将综合管廊及其附属设施、廊内管线包含周边环境模型信息和设备运行状态数据进行集成,把大量、分散的设备和传感器数据转换为系统的管理数据,让管理人员可以实时查看采集到的监测数据及周边环境图像,实现对二维数据、宏观及微观数据的三维立体化、可视化、精细化、智慧化管理,提高综合管廊运维水平、应急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从而助力地下综合管廊有效运行和快速发展。
平台基于SOA(面向服务的架构)设计,采用3层结构,即应用层、中间层及数据层,如图1所示。应用层,即面向对象的应用,包括基于GIS的信息化管理门户网站、通风管理子系统、供电管理子系统、排水管理子系统、安全防范子系统、通讯应用管理子系统、预警与报警子系统、消防管理子系统、照明管理子系统、地理信息管理子系统、BIM子系统等。同时,提供基于B/S(浏览器/服务器)模式的电脑、手机等客户端软件。
中间层,即提供各种应用服务支撑,采用标准接口协议,可供第三方开发。包括数据访问、消息管理、安全服务等基础性服务,是整个综合监控平台的应用基础。
数据层,负责数据库的访问。而不需要关注具体的数据采集、数据传输和数据解析等操作,也不需要关注不同厂家、不同制式、不同类别终端设备的物理接口和拓扑方式。
图1城市智慧管廊综合管理平台结构
平台特征充分利用BIM连接管廊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数据、过程和资源,注重微观领域中管廊内部的设计和实现的特点以及GIS处理和分析宏观地理环境中的地理数据的能力,通过对BIM技术和GIS技术的综合运用和深度应用,让管廊的宏观、微观管理功能和可视化功能很好地结合起来,再将各类数据及各个操作流程进行整合,打造集智能控制、降耗节能、智慧运营于一体的城市智慧管廊综合管理平台。
平台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①充分利用BIM和基础地理信息公共平台提供的各种资源,使平台的基础地理数据、BIM模型在政府部门、管线权属单位和管廊运营公司之间得到统一。②建立全面覆盖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数据库,实现数据集成统一管理及管线数据动态更新统一管理;完善地下管线框架体系及地下管线动态更新机制,建设多种类、多时相、更新及时的综合管廊管线管理体系,提高综合管廊管线数据多层次服务能力。③建立综合管廊共享服务和数据交换机制,打造一个城市地下管线安全生态圈,满足政府部门、各个管线权属单位、管廊运营公司的在线应用需求,彻底破解城市地下空间“信息孤岛”难题。④提供安全开放的服务接口,构建综合管廊信息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的整体、统一框架。⑤建立综合管廊信息化的规范标准体系、政策法规与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综合管廊管线动态更新机制、共享标准体系和政策制度体系;实现数据采集、处理、建库、发布、共享等的标准化和制度化,建立综合管廊管线信息共享的长效机制。⑥通过综合管廊管线信息共享服务,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使得各管线权属单位能够在此基础上整合自身业务数据构建满足自身需要的专题管线运营管理平台。
平台软件架构设计基于BIM+GIS技术的综合运用,并采用“管+控”的一体化规划设计理念。将平台中不一样的应用系统中类似的模块规划设计放在一块,让平台更可靠、更好维护,也让管廊的承载能力更容易管理,同时,又降低了建设成本、维护成本等。
所谓的类似的地方包括统一的数据传输平台,适配各类物联网终端的模块化接入设备,构建数据仓库,建立标准化的数据格式。城市智慧管廊综合管理平台软件结构如图2所示。
他
图2城市智慧管廊综合管理平台软件结构
平台将依据监控的具体规范要求,在要求的点位安装各类传感采集终端,并对各类采集终端的点位、数据传输状态、在网状态等数据等进行比对分析,规划处出较合理的采集终端选点,然后对这个选点、数终端数据上传到数据中心后,系统软件平台会呈现采集现场的实时工作情况,根据以往的历史数据,加以比对分析,为系统预警研判提供一些更高级算法模型。城市智慧管廊综合管理平台硬件结构如图3所示。
他
图3城市智慧管廊综合管理平台硬件结构
基于实时GIS地图搭建的综合管廊GIS管理系统,作为整个监控调度系统的基础平台,可实时查看管廊本体及廊内设备和周边附属设施的动态运行数据,实实时工况,为集中调度和科学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作为管廊安全系统的感知神经,它是来自自动化控制设备的监测,可将各种情况实时传递给监控中心,让中心管理及相关责任人员随时掌控各种状况,保证廊内管线及附属设施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如果有突发事故发生,能做到迅速预警并触发相应资源处理。
提前设置BIM漫游路线,系统自动漫游并且显示相应舱室视频画面。另外,BIM技术的应用支撑下可以达到以下要求:对管廊重要节点、监控中心内外部结构、装饰等进行三维建模和数据仿真分析,用于对设计效果、方案优化等进行提前模拟演练;进行管线碰撞检查;将设计图纸和现场进行的勘察资料通过BIM技术进行三维建模,筛选出桩端持力层、岩面等关键性工程隐蔽节点,提前制定施工管控措施;通过对建筑结构、地下管线的综合三维模型和专业软件的虚拟场景漫游,进行可视化能力的技术交底,实时评估施工过程中安装管线的工作状况和效果,及时进行修正;实时掌握物资价格、工程进度等信息,以便较优化调配资源,较大限度保证工程进度。
当环境监测异常或者发生非法入侵之时,通过模拟显示屏显示出入侵的区段及进出人数,并实时记录入侵的时间、地点,同时通过报警设备发出报警信号,能够查看提示详情,并通过弹出的BIM模型界面,进行相应操作。如紧急情况时,管理人员可启用一键报警,全廊固定电话响铃,廊内人员接听电话。从而实现面临突发事故快速做出应急指挥,引导管理人员进行科学决策、有序处理。
根据不同层级的管理人员所持有账号分配相应权限,主要包括人员出入廊子系统、设备健康子系统、日常巡检子系统、系统管理子系统、应急处置子系统及移动端APP子系统。
人员出入廊子系统:包含门禁卡开办、外来人员、权属单位人员、运维人员管及管线出入廊5个部分。从管线的前期入廊进场施工、中期入廊和后期巡检维护维修,都可以在这个系统上实现线上办理。
设备健康子系统:包含设备养护、维修、添加、检测标定、替换记录、备品备件及统计分析7个部分。对初次进场设备的名称、型号、参数、点位等按照统一编号规则编号,并与BIM和GIS系统数据进行关联。
日常巡检子系统:包含2个部分,即巡检区域和巡检记录,巡检区域的分区是按照巡检工作的任务要求,结合线路连贯性的要求,在地图上基于GIS功能划分的,防止绕路或重复巡检造成人力物力浪费。
系统管理子系统:系统包含登录账号管理、日志、排班、记录查询和警情汇总5个部分。
应急处置子系统:系统包含演练、记录、信号复位、会商和联络薄5个部分。
移动端APP子系统:如有工作人员入廊作业,可借助手机等移动终端对人员进行定位、通信,也可以实现接收任务、上报结果及门禁开启等功能。
基于实时工作记录录入、手机扫描交接班等,系统自动创建新工作记录构建交接班全过程闭环管理,从而让数据完整沉淀、责任明确到人。同时,平台能醒目显示交接班时的未尽事宜或重要通知,以保障交接班时间安全运营。
通过设置值班“打卡”功能,如通过每隔3min“打卡”与否判断值班人员是否在岗,作为对值班人员的考核依据。同时,支持利用视频监察系统结合视频监控系统的视频分析技术,对于检测到值班人员的离岗睡岗,系统将自动计入视频监察记录中,包括离岗人员、离岗时间、睡岗人员、睡岗时间,都会进行详细的记录;并且视频进行留痕保存,当值班人员有疑义时可查看离岗、睡岗时的监控录像,进行视频的调取和查看。
3 AcrelEMS-UT综合管廊能效管理平台
3.1平台概述
AcrelEMS-UT综合管廊能效管理平台集电力监控、能源管理、电气安全、照明控制、环境监测于一体,为建立可靠、安全、有效的综合管廊管理体系提供数据支持,从数据采集、通信网络、系统架构、联动控制和综合数据服务等方面的设计,解决了综合管廊在管理过程中存在内部干扰性强、使用单位多及协调复杂的根本问题,大大提高了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可管理性,提升了管廊基础设施、环境和设备的使用和恢复效率。
3.2平台组成
安科瑞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能效管理系统是一个深度集成的自动化平台,它集成了10KV/O.4KV变电站电力监控系统、变电所环境监控系统、智能马达监控系统、电气火灾监控系统、消防设备电源系统、防火门监控系统、智能照明系统、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用户可通过浏览器、手机APP获取数据,通过一个平台即可全局、整体的对管廊用电和用电安全进行进行集中监控、统一管理、统一调度,同时满足管廊用电可靠、安全、稳定、有效、有序的要求。
3.3平台拓扑
3.4平台子系统
3.4.1电力监控
电力监控主要针对10/0.4kV地面或地下变电所,对变电所高压回路配置微机保护装置及多功能仪表进行保护和监控,对0.4kV出线配置多功能计量仪表,用于测控出线回路电气参数和用能情况,可实时监控高低压供配电系统开关柜、变压器微机保护测控装置、发电机控制柜、ATS/STS、UPS,包括遥控、遥信、遥测、遥调、事故报警及记录等。
3.4.2环境监测
环境监测包括温湿度、烟感温感、积水浸水、可燃气体浓度、门禁、视频、空调、消防数据的采集、展示和预警,同时也可接入管廊舱室内的水泵和通风排烟风机等设备集成的第三方系统完成管廊环境综合监控。
3.4.3电气安全
AcrelEMS-UT能效管理系统针对配电系统的电气安全隐患配置相应的电气火灾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消防设备电源传感器、防火门状态传感器,接入消防疏散照明以及指示灯具的状态实时显示,并且对UPS的蓄电池温度、内阻进行实时监视,发生异常时通过声光、短信、APP及时预警。
3.5相关平台部署硬件选型清单
3.5.1电力监控及配电室环境监控系统
在充分利用基础地理信息公共平台、管廊BIM模型提供的各种服务的基础上,采用先进的物联网和智慧化手段,将管廊运营中的人员、设备、事件等要素与BIM模型和GIS三维空间模型进行数据关联,通过这2种模型搭建的数字孪生体对设备进行远程控制。并对运维过程中采集的数据进行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分析比对,为综合管廊的有效运营和安全运营保驾护航,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案参考,实现智慧化、科学化、精细化、标准化的全生命周期运维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