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算不如天算,希特勒“精密计划”的结果

一、站位世界霸主的宏大规划

1937年11月5日,希特勒以德国元首身份在德国总理府召开4小时15分钟的最高极秘军事会议,德国军事部、外交部、陆海空军负责人参加了会议。希特勒的军事副官霍斯巴赫(上校级)作记录。

会议通过了德国扩张的战略规划。总方针:先大陆后海洋。三步走:1.建立包括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在内的大德意志帝国;2.打败法国,掉头消灭苏联,获取欧洲大陆霸权;3.海上一举战胜英国、美国,实现称霸世界。

二、立足避免重蹈一战中两线作战的覆辙

希特勒认为英法还在应对经济危机和恢复被危机破坏的经济,且仇视苏联,所以英法不敢贸然开战,建立大德意志帝国是可能的,要拿下波兰,会不会打草惊动苏联那根大蛇,为保万一得想办法稳住苏联,1939年8月23日苏联与纳粹德国在莫斯科签订的一份秘密协议,划分了苏德双方在东欧地区的势力范围,双方都知道是不长久的,但是苏联想在两个五年计划的基础上,再来一个“三五计划”,就不怕希特勒了,而希特勒认为只要苏联不动,拿下波兰,第一步战略(建立大德意志帝国就实现了),第二步战略就可顺利推进,希特勒确实做到了,英法的“绥靖政策”和“静坐战争”成就了希特勒,不得不佩服希特勒的料敌先机。

第二步是先打败法国,但是难保英伦三岛会倾巢而出,尤其是英国的“海上王八”暂时不好对付,所以希特勒早在1938年9月与英国首相张伯伦的两次会晤就把英国给稳住了。


英国也好,苏联也罢,希特勒明白骗得了一时,哄不了一世,必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完成前两步,要不然会夜长梦多,所以“闪电战”是希特勒的战术规则。

三、骑虎难下,找不着东西

北欧国家被希特勒秋风扫落叶,敦刻尔克是英法的“发电机”,是希特勒未来命运的先兆。色当战役是希特勒奇正相倚战术的运用效果,纵深防御空虚,寄希望于马奇诺防线酿成法国败亡。法国的灭亡使希特勒认为一举结束欧洲西线战场是有可能的,于是实施了向英国进攻的“飞鹰计划“和“海狮计划”(规划自乱)英国海军作战能力超过预估,加上丘吉尔上台后英国军队的拼命式作战,希特勒觉得短暂时间内拿下英国不可能,而且费力不讨好,因为即使占了英国本土,其海外殖民地会落入日本和美国之手,苏联人如果醒悟,会联合英国,那时两线作战就难免了。

于是希特勒掉头发动了对苏联的夏季攻势,打算在冬天来临之前拿下苏联,可是大军推进莫斯科受阻,第一次吃了败仗。西线英法军队若曼底登陆,法国光复,第二战场开辟,不想出现的局面终于出现了。北非战场上,墨索里尼不但帮不了希特勒,还要希特勒罩着。好在日本出了大手笔,珍珠港事件后,希特勒一直担心的美国有日本顶着。希特勒集中力量进攻苏联,战火延绵到斯大林格勒,冬天的到来对希特勒来说是一个噩耗,斯大林格勒战役是希特勒成了强弩之末。

四、不是战略战术的乱套,而是公道和时势

希特勒的疯狂是背离人道的,反法西斯国家的联合是道义所在,美国的重拳出击,希特勒自食恶果。反对战争,追求和平是人类亘古不变的真理!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算不如天算,希特勒“精密计划”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