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郭嘉 “十胜十败论”,后世存在太多的争论。如:罗贯中瞎编、郭嘉信口胡诌、没有含金量等。
那么,真相到底如何呢?
一、郭嘉“十胜十败论”是否真实存在?
据《三国志·荀彧传》记载,荀彧曾为曹操提出“四胜四败”之论,原文:绍外宽而内忌,任人而多疑;公明达不拘,唯才所宜,此度胜也。绍迟重少决,失在后机;公能断大事,应变无方,此谋胜也。绍御军宽缓,法令不立,卒多而不能用;公赏罚分明,皆效死力,此武胜也。绍凭世资,好图虚名,故而人杰多离他而去;公以至仁待人,此德胜也。
请注意:荀彧是在公元197年(建安二年),提出的四胜四败论。那时,曹操刚刚从征伐宛城张绣的战争中败退回到许都。当初,由于袁绍迟疑难决,错失了拥立天子之功,此功反为曹操所得。
事后,袁绍一直对此耿耿于情。所以,当袁绍闻知曹操被张绣大败,心下甚为得意,遂写信讥讽曹操,曹操见信,心下大怒,打算攻打袁绍,又担心实力不够。见此,荀彧问曹操为什么发怒。曹操便将袁绍的书信拿给荀彧看。荀彧看后,先以刘邦、项羽二人强弱之势为例,劝慰曹操,接着为了以安曹操之心,后又提出了“四胜四败”之论。
据《三国志·贾诩传》记载,贾诩也曾为曹操提出过“四胜论”,原文:袁绍围太祖於官渡,太祖粮方尽,问诩计焉出,诩曰:“公明胜绍,勇胜绍,用人胜绍,决机胜绍,有此四胜而年不定者,但顾万全故也。必决其机,须臾可定也。”太祖曰:“善。”乃并出,围击绍三十馀里营,破之。
请注意:贾诩所提的四胜论,发生于官渡大战爆发期间。也就是说,当时曹操因为粮草不济,对官渡之战信心不足,才向贾诩问计。因此,贾诩提出了“四胜论”,劝谏曹操一定要坚持住,只要坚持下去,袁绍那边就会出现漏洞,而这个漏洞便是击败袁绍的大好良机。
正所谓: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大战已经爆发,岂容退缩,退缩的结果就是大败,有军事家之称的曹操岂能不识。之所以这时向贾诩问计,一是想看看这个新投谋士对自己的忠心程度;二是想得到麾下人才的精神支持。
但是,《傅子》记载的郭嘉“十胜十败论”,则发生于曹操二征宛城胜利之后,官渡之战还未发生之时。
当时,曹操打算征讨徐州吕布,彻底解决悬在自己屁股之后的这把刀,却又担心袁绍乘机攻打许都,一时难以决断。为此,曹操向郭嘉问计,郭嘉这才说出了名动后世的“十胜十败论”。
这时,可能有人会问,《傅子》记载的郭嘉“十胜十败”论,不足为信。由理是,陈寿在《三国志》中没有提及。
但是,没有提及并不能说明《傅子》记载的郭嘉“十胜十败”论就不存在。理由如下:
据《晋书·傅玄传》记载:“玄少孤贫,博学善属文,解钟律。性刚劲亮直,不能容人之短。”因此,傅玄离世时,谥号为“刚”。
也就是说,《傅子》的作者傅玄,性格刚劲正直,眼里容不得半点沙子,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所以,他不可能去编写一个郭嘉“十胜十败”论的故事出来。一是跟傅玄的品性不符;二是他也没有为提升郭嘉形象而编造故事动机;三是傅玄一生以发展国家教育为志向,如:道德教育、国家教育计划等;四是傅玄一生奔波于分民定业,平役赋;裁冗官,置水官,兴水利的事业之中,那有什么闲功夫去编写小事故;五是后世百姓士、农、工、商的职业区分,就是傅玄研究后的成果,而编写小故事这种微末之事,又怎么能入得了他的法眼呢;六是傅玄本身就具有极深的文化涵养,并有诸多诗篇流传后世,岂会在乎如此小儿科的故事瞎编,也更没有为后世罗贯中撰写《三国演义》提供资料的义务。
同时,关于河北的袁绍,曹操能先后向荀彧、贾诩问计,难道会放着最为倚重的“鬼才”郭嘉不问吗?此外,曹操心中也非常清楚,如果能够战胜袁绍,则北方可得,霸业可期;反之,自己好不容易努力来的一点本钱,就会败光。对战袁绍,无异于曹操人生中的一场生死豪赌,那能不慎之再慎。正所谓:偏听则信,兼听则明。如此情况下,曹操就袁绍的问题向郭嘉问计,也就很正常了。
至于,为何《三国志》中没有记载,应该为陈寿的偶尔失误。毕竟,要记录那么多人的平生事迹,不可能不出现失误。
所以,综上分析,郭嘉“十胜十败”论,应当是真实存在的。
二、如果郭嘉“十胜十败”论是真实存在的,含金量又有多大呢?
一是知已知彼,据实剖析后的结果
绍以逆动,公奉顺以率天下,此义胜二也。
古人最讲究的就是师出有名,因曹操迎奉天之功,已占据大义的制高点,他想打谁就打谁,而别人想打他,那就是打天子,形同造反。曹操随时都可奏请天子罢免其官爵,给其定下反叛的不义之名。同时,曹操看谁顺眼,也可请天子给谁加官进爵。
这就是“挟天以令诸侯”的大义优势所在,虽然大家心中都非常清楚,汉献帝已经名存实亡。
后来,曹操荣登魏王之时,完全有称帝的实力,但他最终放弃了。主要还是曹操一直以汉丞相自居,不愿身后留下不义之名。
但是,他的儿子曹丕却没有这样的心理负担。所以,便可心安理得逼迫汉献帝禅让。
可见,大义在当时是何重的举足轻重。
因此,官渡之时前夕,袁绍先令陈琳撰写“檄文”,数落曹操的罪状,惊出了曹操一身冷汗,头疯病反而好了。由此可见,大义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它的威力却非常之大。
所以,此胜此败,含金量可打八折。
绍大臣争权,谗言惑乱,公御下以道,浸润不行,此明胜八也。
袁绍麾下派别党争确实严重,相互攻击,你说我的不是,我道你的不对,团队难以形成合力。而曹操会用人,更会听取正确的意见,上下团结一心,这一点强出袁绍太多。
所以,此胜此败,含金量可打七折。
绍好为虚势,不知兵要;公以少克众,用兵如神,军人恃之,敌人畏之,此武胜十也。
说戎马一生的袁绍不懂用兵,显然不够公允。虽有拍曹操马屁的嫌疑,却又能坚定曹操麾下一众文武抗袁之心。同时,曹操在此之前也曾败于徐荣、张绣,后来又曾以强势军力败于赤壁之战、更被马超追赶的割须断袍。而此胜此败中说曹操“用兵如神”之见,同样不够公允。
所此,此胜此败,含金量打了五折。
此外的治胜、德胜、仁胜、文胜之说,对于一场战争的胜负影响极少。如:后世的金国、清朝,征讨天下时,那里又有半点的德、治、仁、爱一说,不同样建立起了自己的帝国霸业。
所以,此四胜四败,含金量分别打了一至三折。
二是识人之能,智慧决断后的谋略
绍外宽内忌,用人而疑之,所任唯亲戚子弟,公外易简而内机明,用人无疑,唯才所宜,不间远近,此度胜四也。
看看曹操阵营中的曹仁、曹洪、夏侯惇等宗族之人,同样皆被重用。
所以,此胜此败,含金量打了四折。
绍多谋少决,失在后事,公策得辄行,应变无穷,此谋胜五也。
此论,曹操确实甩袁绍好几条街。正所谓:“一将无能,累死三军”就是此理也。
所以,此胜此败,含金量可打满分。
三是君臣默契,稳定大局后的激励
绍繁礼多仪,公体任自然,此道胜一也。
虽是如此,但对官渡之战影响却极其渺小。所以,此胜此败,基本没有什么含金量,纯粹是为了稳定曹操一方的人心,同时配合曹操演演戏,拍拍其马屁罢了。
但是,不得不说,从袁绍阵营出来的郭嘉,对袁绍的认识可谓入木三分。同时,也证明了郭嘉有极强的识人之能。如:对袁绍二子的分析、对孙策评价等。
综合而言,虽然郭嘉“十胜十败论”为后世所称颂。但是,官渡之战的转折点却在许攸的身上。细思之下,反而是贾诩的“四胜论”含金量更高。劝谏曹操坚持下去,久后袁绍一方必定出现变数,后来果然应验。相较之下,郭嘉的“十胜十败论”则有点哗众取宠之嫌。
图片来源网络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