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分享4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身为中国人,这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一句,也是大家引用频率最高的一句。

字面的意思就是学习并且在恰当的时候温故练习,不也很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是也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我也不怨恨不生气,这不是君子的作为吗?

如果按照这个说法去对照自己或他人,我们会发现为什么孔子会说“不亦”,不也是这样吗?说明有时候真的不是这样,家长逼孩子,老师看着学生学习时,那情形只能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苦乎”,正是“学海无涯苦作舟”。有朋友在我们非常忙碌或者非常窘迫的情况下来做客,打破了我们的生活节奏和习惯,还久久不离开时,我们的感受更真实的是“不亦烦乎”?别人不了解我,还要我不愤怒,不怨恨做君子,那我宁愿不做君子。

孔子是最柔软和通达人心的人,他并没有告诉我们一定要学而时习之而乐,人不知而不愠做君子,而是看到这样做之后感受乐的可能性,在尊重人性的基础上,给了我们成长,修练的方向,让我们能有一天感受到这个过程中的乐,能有一天达到君子的境界。

学而时习之,“学”,学习学问不仅仅限于学校学习,不仅仅是学生的事,现在流行终身成长,每个人每个阶段每种环境,都应该抱着学习的态度,学无止境,那学到之后呢,就要常常练习和应用。真正的学问来自于人生体验,对做人做事的体会和感悟,如果没有事的磨练,那知识就仅仅是呆板的僵化的理论。我们说“观过而知仁”,看到别人犯错便会自省,我们不要犯这个错误,像这样随时随地都能开展学习,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着自己的成长和丰富,这就是在日常生活中的学习学问。

同时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受,看过的书真的也不少,懂得的知识和道理也很多,但就是如过眼云烟,似乎转瞬即逝,那可能也是少了“时习之”的过程,《认识的天性》一书中说所有的能力都是刻意练习的结果,学到之后要立刻应用,针对某个技能方法也要创造机会练习使用,并且能有间隔性的回顾复习,以防止遗忘。前天和好友聊到和孩子沟通的四三一法则,我们会发现同时学习的内容,我们都有不同程度的遗忘,也似乎没有很好的应用,所以我们那是就列举了很多可能用的场景来模拟练习以加深理解。(后面会给出四三一法则的内容。)


如果说学而时习之是自我修炼的过程,那有朋自远方来就是和他人共同修炼的过程,我们以怎样的态度对待他人。

其实能有朋友自远方来,是一件很激动人心的事,他来自我们固定的生活圈之外,带来了不一样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甚至思考方式,更小一点可能是不同的角度,想法,观点等,这些都可能打破我们的认知局限和思维定势,带来认知的冲击和观念的更新。

同时远到底有多远呢?这个朋一定是人吗?读《论语》使得我们有机会与两千多年前的圣贤对话,看名著让我们有机会体会世界各地风俗文化人情百态,聊科技让我们跳脱周遭看向宇宙,在更广袤的时空中自由翱翔。单单想到我们不仅是此时此地此人,还有那时他人别处,就能感受到不亦乐乎了。

人不知而不愠,真的是我特别向往的境界。

人家不了解你,甚至误解你,诬陷你,你都能做到“不愠”,不怨恨不抱怨不生气真的是极好的状态。

你不需要去解释自己,不需要去说明自己,不需要急着替自己辩解,别人因为不了解自己而发出一些言论或者做一些事也是可以理解的,你能掌握的只有自己的情绪心态,不“怨天尤人”,不“急言辩驳”,就是坦然得淡淡的一笑,多好。

最后引用梁漱溟先生对这段的整体解读做为结束。

连贯这三句话来说明读书做学问的修养,自始至终,无非要能自得其乐,然后才能“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三句话的重点在于中间一句“不亦乐乎”。明代陈眉公说“如何独乐乐?”曰“无事此静坐,一日是两日”

“如何是与人乐乐?” 曰“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如何是众乐乐?”  曰“此中空洞原无物,何止容卿数百人”。

祝您周末愉快。

你可能感兴趣的:(《论语》分享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