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诚〈大学〉学习笔记16》

《金文诚〈大学〉学习笔记16》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今天是戊戌年庚申月庚子日,七月廿四,2018年9月5日星期三。

上一节《大学》重复了八条目: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到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有两个提示作用:第一是次序不能乱,第二是功夫不能省。

对此,朱子又说过一句话:"格物、致知只是一事,非今日格物,明日又致知",意思是说,格物和致知是一件事,不能理解为两截:今天研究原理,明天提高智识。

上述两个论点,一个强调次序不能乱,功夫不能省,一个又说都是一件事,观点似乎矛盾,应该如何理解、怎么运用呢?

王夫之先生讲解说,朱熹先生所说的,是就格物致知的大端道理而言,并非等同于把致知和格物混为一谈的意思。引申言之,诚意、正心,也不是今天诚意,明天又正心,乃至于一直到平天下也都是这样,不仅限于格物致知这两个条目而已。

从统筹角度看八条目的时候,从格物到平天下,就是一件事。

从分析角度看八条目的时候,要分出一层又一层的层次,且每个步骤都要交待清楚,比如说格物的成功标志是物格,再往下的致知是"物格而后知致",即原理搞通以后进入智识提高通达道理的境界,那么,这中间有三个转折,第一是格物,第二是物格,最后是致知。假如只是概括为一件事的话,逻辑层次交待不清楚,可能误解为"格物则知自至",只要进行探究原理的活动,智识就会提升,道理就会通达,剔除了"致"字的一段功夫,可见,混为一谈就会错解。

明天继续。

【学习参考书目】

《四书章句集注》朱熹著

《张居正讲解<大学>》张居正著

《资治通鉴直解》张居正著

《读四书大全说》王夫之著

《张汝伦老师诸书》张汝伦著

你可能感兴趣的:(《金文诚〈大学〉学习笔记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