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的“女儿”

      樊锦诗先生当选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

  “舍半生,给茫茫大漠。从未名湖到莫高窟,守住前辈的火,开辟明天的路。半个世纪的风沙,不是谁都经得起吹打。一腔爱,一洞画,一场文化苦旅,从青春到白发。心归处,是敦煌。”主持人白岩松深情地宣读了“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樊锦诗的颁奖词。

        从青春少女到满头花发,一直致力于敦煌石窟考古、保护和管理;虽有愧于家庭、孩子,也怠慢了自己,却用53年的守望告诉世人,她无愧于敦煌。

她就是敦煌的女儿——樊锦诗。

源于网络

        樊锦诗,浙江杭州市人,1938年7月出生。曾任敦煌研究院院长,现任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兰州大学兼职教授、敦煌学专业博士生导师。自1963年北京大学毕业后,面对北京与上海的选择,樊锦诗毅然选择了千里之外的西部小镇,一来敦煌就再也没有离开,已在敦煌研究所坚持工作50余年,被誉为"敦煌女儿"。

        樊锦诗生于北京,长在上海。父亲喜欢文化,经常带女儿逛美术馆,看艺术展。受父亲影响,樊锦诗爱上了古典文化。中学时在课本上第一次接触到敦煌,她就被吸引了,高考时她直接报考了北大考古系。

        大四时,樊锦诗到敦煌实习,洞窟实在太美太震撼,然而,洞窟外的现实生活,让她整个人惊呆了:没有宿舍,没有电灯,没有卫生设备,喝的水又苦又咸。她无法适应,病倒了,实习结束后,她拖着虚弱的身体回到北京,让保姆看了都非常心疼。分配工作时,家人考虑到她的身体,不想让她再去敦煌。可她没有听从家人的建议,而是决定去那里,因为她觉得那里最需要她。

        虽说对敦煌恶劣的环境早有准备,但当樊锦诗真正住进破庙之后,才确切知道了什么叫“反差”:炕、桌子、凳子是土的,房顶是纸糊的,晚上只能用蜡烛或手电照明,上趟厕所要跑好远的路。

        有一晚她准备上厕所,洞外突然传来狼啸,吓得她只好退回,委屈得流了一夜的泪,发狠要离开那里。

        第二天一早,她含泪收拾衣物,她要回家。在等车的间隙,她信步走到一处洞窟,就见常书鸿院长、段文杰先生正面容凝重地看着什么。她走近一看,惊诧发现在一幅老化破损的雕塑前,有几处被盗窃的空白痕迹。她的心痛了一下,想想还是不能走,她要留下来保护敦煌。

      可是,又一个夜里,当房梁上的老鼠吱吱叫着掉在被子上,当因为水土不服又开始生病,樊锦诗望着窗外的月光,再一次掉了泪,回家的念头再一次强烈起来。可是想起那些老化破损的雕塑以及被盗窃的壁画,想起两位院长凝重的表情,她又难受起来,再一次打消了回家的念头。

源于网络

“我等你三年,回来我们就结婚。”一次,她读着恋人彭金章的来信,情不能自已。“岂止三年,十三年我都没办法回去,”她喃喃自语着,“你不知道莫高窟现在是多么缺人手,不知道几乎所有洞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病害,等急着要维修!”

关于这一点,樊锦诗从踏上敦煌的第一天起就意识到了;而现在,她的意识更迫切,她告诉自己要分秒必争,守护好老祖宗留下的瑰宝。

樊锦诗的执着感动了彭金章。在两人长达23年的分居后,彭金章主动放弃自己的事业,去敦煌和她相聚。

樊锦诗对此满怀愧疚:“我付出得太少了,我对不起这个家,对不起两个孩子。”

说起孩子,时隔多年后,这个被后辈认为最缺乏柔情的女人还是落了泪:因为忙于工作,两个孩子她都没有亲自抚养,而是还很小时就送到乡下,托孩子的姑姑抚养的,好在老公一直支持她,两个孩子成人后也都理解了她,让她的愧疚感才少了些。

源于网络

1998年,樊锦诗成为敦煌研究院第三任院长。可是上任不久,她就遇到一件棘手的事:为搞活当地经济,相关部门计划全面开放敦煌。

樊锦诗坚决不同意:“那么多游客蜂拥而入,仅呼出的二氧化碳就会对壁画产生难以想象的破坏,至于其它的方面更不敢想象。”当场就有人埋怨她死脑筋,守着座金山却不能给当地致富。

面对埋怨,樊锦诗态度坚定:“我不反对旅游,但前提是要保护好。”说到这里,这个身材瘦小的女人突然坐直了身子,“如果莫高窟出了问题,我们都是历史的罪人。”

尽管那些年他们在保护上不遗余力,但也只能延缓壁画的老化,却无法阻止它们消亡。

对比各个阶段拍摄的照片,看着颜色渐渐变淡的壁画,樊锦诗忧心如焚:“该想出一个办法,永久保存它们的容颜,毕竟世界上再也没有第二个莫高窟了。”

可是怎样保存?“照片会变色,录像会消磁。”

一个偶然的机会,樊锦诗看到用计算机保存数字资料的演示,喜出望外,她要为敦煌建立数据库,让莫高窟“容颜永驻”。

可是,洞窟情况复杂,仅信息采集量就大得惊人,实现一个300平米壁画的洞窟数字化,须拍摄4万余幅照片,并需要繁复拼接,而莫高窟的壁画总面积多达4.5万平方米。

但再大的困难也难不倒这个坚毅的女人。经过多年的探索研究,以及与美国、日本等国合作,樊锦诗的团队终于研发出一整套先进的数字化保存技术,而且图像已经达到高清标准。

在樊锦诗的坚持下,“总量控制、在线预约、网络支付、前端观影、后端看窟”于2014年在全球范围内有序高效推进,游客反响非常好;2016年4月,“数字敦煌” 上线,游客甚至都无需亲自到达,就可以通过网络一览敦煌风采,而莫高窟也得以很好地保存。

58年守护着敦煌,一口吴侬软语早已被西北的风吹硬;而她的名字,却长成了一种精神,永远地和敦煌连接在了一起。

源于网络

        樊锦诗潜心于石窟考古研究工作,她运用考古类型学的方法,完成了敦煌莫高窟北朝、隋及唐代前期的分期断代,成为学术界公认的敦煌石窟分期排年成果。1998年,樊锦诗担任敦煌研究院院长后,樊锦诗带领科研人员,在石窟遗址的科学保护、科学管理上走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初步形成了一些石窟科学保护的理论与方法。她最早提出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敦煌壁画、彩塑艺术永久保存的构想,她组织敦煌研究院与浙江大学,共同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多媒体与智能技术集成与艺术复原》课题,这一课题以敦煌莫高窟为重点,首次将莫高窟用多媒体及智能技术展现在人们面前。

        樊锦诗用50余年的执着和坚守,谱写了一位文物工作者的平凡与伟大,她在敦煌遗产文化的保护、研究、管理领域开拓和创新,让世界同行为之骄傲,“敦煌的女儿”——樊锦诗,甘愿用生命守护敦煌。

你可能感兴趣的:(敦煌的“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