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孩子学会负责任,父母就该放弃确保孩子“万无一失”

最近“内卷”大热,席卷了养育圈。

父母们不仅竭力给孩子提供最好的环境和条件,还高度参与到孩子的生活中,以帮助他们在成长的路上减少“失败”。

但这样的养育路上,孩子们似乎总有让家长操不完的心,总听到家长感慨:孩子成长的路上,父母比孩子还累。

01 确保孩子“万无一失”的家长

“又踩点进门,进教室肯定又迟到了,什么时候才能早点到一次呀?”培训机构门口,一位妈妈一边抱怨孩子,一边帮孩子:“哎呀,你还不快点,到点了!我给你拿外套吧。你快进去吧,我给你放水壶,下课记得喝水,记得水壶放这里。”

等孩子进教室了,这位妈妈坐在家长休息区歇口气,跟旁边同班同学的妈妈继续交流孩子的话题:“我们这个是真费劲,一早上起床催、吃饭催、出发催,没有时间观念,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懂得主动为自己负责。”另一个妈妈应和道:“哎,现在孩子都差不多,我们也是.......”

旁边送孩子的老人跟一位老人说:“不知道现在养个孩子怎么这么难,天天爸爸妈妈恨不得拖着孩子走,我看着都累。放我们那年代,这么管孩子,饭都没得吃。”

老人说得也实在,我们那时候父母早出晚归,没有太多时间参与孩子的学习。现在为了孩子的学习,父母在前面拉,祖辈在后面推,全家齐上阵。但往往全家都搭上,效果也不见有多好,还闹个全家着急上火

02 是不能自我负责,还是没有机会承担责任?

**现在的孩子怎么这么弱,这么让父母操心? **

恐怕不是孩子不能负责,而是孩子自身缺乏承担责任的机会和负责的动力

如果把孩子的生活比作一条船,我们很容易找到那些感觉自己是“船员”的孩子,但难以找到那些感觉自己是“船长”的孩子,因为父母是掌舵的“船长”。

父母事无巨细地参与到孩子的生活和学习中,尽量掌控着一切,为了确保孩子万无一失。孩子不用主动思考目标是什么,如何达到目标,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实现这些目标,只是按照父母的指示做,仿佛他们只是父母假以实现目标的工具。

就像在航行过程中,选择什么路线,如何避开礁石和风浪,这些都是船长要考虑的事情。船员不用承担船的航行中面临风险的后果,也没有机会体验驾船带来的成就感,他自然很难具备掌控船的能力。

如果他们有机会去做“船长”,他们其实可以成为自己生活之船的“船长”。

有一个朋友,两夫妻由于工作需要,分开两地工作。孩子和爸爸在北京,妈妈在南京,奶奶照顾生活起居。爸爸没少加班,妈妈每天晚上视频沟通一次。就这样,孩子学习非常自觉,课外兴趣班也不耽误,不用大人操心,成绩在班上还名列前茅。

问爸爸培养心得,他说了:“我们就是相信孩子,放手让他去完成自己的事情,让他学会对自己负责,他是可以做到的。”

同样的大环境,各种任务也不少,这位孩子不同之处在于:父母没有天天追着管,他们让孩子承担该承担的责任。

03 培养孩子自我负责:自主与胜任

负责,意味着内心有意愿去把事情做好,并为了达到目标而自发去行动。

有一本心理学书籍——《内在动机》,详细解释了如何激发孩子为自己负责的能力:

好奇心和兴趣的推动下,对自主和胜任的共同追求是一种互补的成长力量,是人们在一生中不断取得成就并且不断学习的动力。

通俗地说,培养孩子自我负责,就是要让孩子感知到行为与结果产生的联系,能自主对行为进行选择,同时达成的行为是孩子有能力做到的

昨天和一位高端幼儿园的创始人吃饭,他讲了他的幼儿园内一个爸爸教育孩子的故事:

有一天早上,爸爸早上叫5岁孩子起床,孩子说:“爸爸,我想多睡一会儿。”

爸爸提醒说:“如果你再睡,一会儿校车来了,就来不及了。”

孩子还是不愿起床,说:“我就是想多睡一会。”

爸爸说:“如果你继续睡,一会儿校车走了只能自己走着去了。”

孩子还是没有起床。

不久校车来了。爸爸告诉他:“校车已经到了。”

孩子这才起来,经过一番洗漱穿戴后,当他赶到校车接送点,校车已经走了。

这时孩子着急地问爸爸:“爸爸,我们该怎么办?”

爸爸说:“你觉得该怎么办呢?”

孩子说:“那我们自己开车去吧。”

爸爸说:“因为今天是你睡懒觉的原因导致错过校车,我们不能开车,只能一起走到学校去。”

爸爸陪着孩子,一起走到十多公里路外的,地处大山中的幼儿园去上学。

他们从早上8点多出发,走走歇歇,到达时已是下午4点。当孩子走到学校时,发现同学们正在放学。

此时的孩子特别难过,但他也深刻地记住了这个教训。

从此以后,孩子不仅自己的时间管理得井井有条,而且成了这家的时间管理者。现在他已经上小学了,孩子的自律性特别好,学习生活都不用父母操心,而且还负责家庭事务的时间把控。

这位爸爸没有想方设法让孩子早期赶上校车,控制事情的走向,防止“失败”的结果。而是在说明结果之后,接纳孩子选择“多睡一会儿”,然后让孩子花了一天时间,体验自己早上“到点不起床”带来的后果。

心理学家亨.利莫里提出:人们需要感到他们的行为是他们自己选择的,而不是由某些外部来源强加的——他们行为的缘由,存在于他们自身内部,而不存在与某些外部控制之中。

孩子因此学会了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而负责的行为及其产生的积极结果,这又帮助他们产生了胜任感。

写在最后的话

作为家长,我们真的不用殚精竭虑地保障孩子“万无一失”。比如开头这位送孩子的妈妈,孩子出门、准备齐全东西、不迟到都是自己的事情,由于自己考虑不周、不做必要的时间管理、磨蹭等这些带来的后果应该由他自己承担。

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行为或选择和其产生结果的联系,并让他们有机会自主选择和行动,他们往往会选择通向让自己有“成就感和价值感”的行为,孩子自我负责的习惯自然会慢慢形成。

-End-

“有料家庭教育”,感谢您的阅读!

账号打理人:

两娃妈,家庭教育培训师、心理咨询师;

人民大学管理学硕士、北京师范大学应用心理硕士;

先后服务个体及家庭2000+。

养育、个人成长过程中遇到任何困惑,欢迎关注和探讨!

你可能感兴趣的:(想要孩子学会负责任,父母就该放弃确保孩子“万无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