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是我最喜欢的诗人,这份喜欢超过了历史上一切的诗人,所以我会查阅大量的资料来了解这位伟大的诗人。
在一开始的时候,我对李白的了解和大家一样,是绝无仅有的天才,是盛唐的代表。
在袁行霈的《中国文学史》里讲到李白的盛唐诗歌的气来,情来,神来,在李白的乐府歌行中发挥到了淋漓尽致的地步,李白的魅力就是盛唐的魅力。
这时候,我对李白的了解是肤浅的,认为李白的诗歌非常好,充满豪放,是余光中口中的秀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但在知乎,几乎有李白的地方就会有杜甫,如同在历史上一样,二人之间有争端,而我自然也加入其中,那时候的我就会说李白是盛唐的代表,乐府歌行很厉害,但对方杜迷经常反驳我,杜甫是集大成者,是宋代眼里独一无二的诗圣,是一生爱国爱民的伟大诗人。这时候我都硬撑着嘴硬说李白也有,李白也是集大成者,也是爱国爱民的,但我心里是很虚的,我想说但也说不出所以然,尤其是宋代各大诗人对李白的批评,让我有些沮丧。
于是我就开始查李白的资料,查历史上真的是李白是一无是处么?李白的诗里难道真的是只有自己么?
但万幸的是李白不是他们眼中的那样,他李白无愧于中国诗歌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与屈原陶公老杜齐名!
首先让我了解李白的是四川师范大学的博士生导师的论文——《宋代李白接受史》。
当时是在知网找到这篇论文,被它的题目所吸引,因为有和知乎杜迷辩论过,宋代诗人除了严羽好像都不喜欢李白,那李白在宋代还有接受者?抱着这份好奇心我读了下午,无论多久我都会感谢这篇论文,是它让我更了解了李白,也让我知道我之前对李白的认识和李诗的认识有多肤浅。
首先这篇论文打破了我的一个观点,那就是李白是不可学的,在读这篇论文之前我一直认为李白不可学,但读完这篇论文,我发现好像不是这么一回事,宋代的诗人们无论大诗人或者小诗人们都学习过李白,李白并不是高不可攀,相反很多诗人都去学或者模仿他的诗。
对宋诗史的都了解,宋诗初为代表的诗人是王禹偁与梅尧臣,而且他们都是偏向现实主义的诗人,尤其是王禹偁,学白居易与杜甫,并且及其尊杜,是宋代首位尊杜者。所谓“本于乐天为后进,敢期子美是前身。”这一点在论文中也有提到,可王禹偁虽然是宋初的尊杜首倡者,但并不排斥李白,其现存诗文集中有7处论及李白,且高度评价李白还有去学习李白如《酬安秘丞见赠长歌》。
而梅尧臣更是多达16首诗涉及李白,且有多首诗去学习李白的诗风,如《再问月》。
可见宋初李白和李诗并不是高不可攀也并不没有屈居于杜甫之下。
那么是谁打破僵局呢,没错就是王公,王安石。王安石说太白“然其识污下,诗词句九句诗句言妇人酒耳。”先不说这句话对不对,就说这条评论在历史上也很有争议,很多人说不是王公说的。
那么真实可靠的王安石评论呢?
在王安石本人曾编《四家诗集》把杜甫,韩愈,欧阳修,李白选了进去。只不过李白最后,而且在《诗人玉屑》中说道“白之诗歌,豪放飘逸,人固莫及,然其格止于此而已,不知变也。”
可见王安石不看轻李白的诗歌,只是认为不止变也,而且在其诗《次韵陆定远以谪往来求诗》中说道:“可但风流追甫白,由来家世出机云。”以此诗许人且在诗中表达李杜并举,可知王公在某些地方还认为李杜相当。
在王公现存诗集中,有11处涉及或学习李白。
所以总的来看,王安石对李白是欣赏的但也是对李白也有错误的认识。原因有很多,但最大的原因就是时代和政治原因,那么也因此李屈于杜流行起来。
那么李白真的不知道变么,真的只是豪放么?在论文后半部分一位大家提出了观点,而且是极其鲜明的观点,可看:
“李太白诗不专是豪放,亦有雍容和缓底,如首篇“大雅久不作,多少和缓!”
“李太白诗非无法度,乃从容于法度之中,盖圣于诗者也。”
这两条评论对我是极其震惊的,一下子打破了我对李白的认识,那么提出这开创性的大家是谁呢?是影响华夏文明极深的理学大家朱熹,没错居然是理学大家提出且认识到李白的这特殊之处,对比北宋的大家评论,多有些讽刺之意。而且朱熹不仅对李白的认识之独到,对杜甫的认识也是非常有开创性的,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看下。
而这仅仅是极少的一部分,论文中提到很多大家,如“欧阳修,苏轼,黄庭坚,陆游等等”但令我最震撼的是唐宋八大家之中存在感最低的曾巩。
曾巩是八大家中存在感最低,且是最纯儒的人,但就是这样的儒者却最喜欢李白,亲自为李白整理作品并进行考订编年,而且还写了序。可知对李白之倾慕。曾亲自去李白墓前祭拜并写诗道:
世间遗草三千首,林下荒坟二百年。
信矣辉光争日月,依然精爽动山川。
曾无近属持门户,空有乡人拂几筵。
顾我自惭才力薄,欲将何物吊前贤。
这首诗深情的说道,李白诗歌千百年来可与日月争辉,但悲叹李白后继无人,无人能继承,更惭愧自己才力低,写不出凭吊李白的佳作。(但我感觉已经是佳作了)
那么我为什么震撼,我震撼于在北宋哪个年代,在王安石,苏辙都没有正确认识到李白,在几乎所有人都在学习杜甫,赞扬杜甫的时代里,有这样一位大儒,爱着李白之人,叹息李白后继无人,且身体力行的去爱护李白的作品,要知道在哪个年代李白的作品于杜甫相比可谓冷落到了一定的程度,所以有这样一个人去爱护显得极为珍贵!
最后该谈篇论文让我知道了什么。首先让我知道了李白之诗是可学的,论文中有举出具体诗作,可为什么后人或者教科书都写诗人是学杜甫呢?我想原因很简单,虽然可学但极其难学,这一点在论文《李白诗歌的经典化》中指出“苏轼模仿过李白的诗,因此感慨李白诗殊不易学 : “李白诗飘逸绝尘,而伤于易。学之者又不至,玉川子是也。 ”①
也让我知道了李白诗风格不只是豪放,亦有和缓之作,且大都是五言诗,让我开始关注李白这一类的作品,所以王安石的观点是错的。但我心里也有疑问?苏轼说的太宽泛,到底李白之诗难于那?论文中哪些模仿或者学习李白诗的看过去虽然有李白之味但无李白之神,而且细细品味就会发现差了太多。这也是为什么教科书或者介绍其诗人时都说学杜甫,因为他们学有所成,而李白之诗虽然学了,但差了很多,并不真正学到李诗之精髓。那么疑问来了,为什么学不到李白j之精髓,也就就是李白诗特殊在哪里如此之难学?
①苏轼《书学李太白诗》
抱着这个疑问,我找到了一本著作,魏耕原先生的《盛唐三大家》,这本书不仅介绍了李白也介绍了杜甫和王维,极其详细讲述了三大家的诗体之好且有很多观点有独到之处,可谓非常好的一本著作。
那么书中讲到李诗好在哪里呢?首先我先讲述曾经我和一位知友battle,ta曾说李白乐府是克隆,都是模仿,不如杜甫乐府创新多,当时我对李白李白了解还很肤浅,只能死撑,后来了解很多资料以后才明白,李白不是模仿,不是克隆,尤其是这本书中介绍了李白乐府诗好在哪里。
首先多种题材嫁接与主题的多义性
初唐诸公不是没有写歌行,但他们的歌行基本上围绕一个中心,内容相对集中,只有个别之作有创新且内容稍微复杂,总体而言可看成“克隆”。但李白杜甫不是,他们是是大而化矣。也就是胡应麟所说:“唐七言歌行,垂拱四子,词极藻艳,然未脱梁陈也。张、李、沈、宋,稍汰浮华,渐趋平实,唐体肇矣,然而未畅也。高、岑、王、李,音节鲜明,情致委折,浓纤修短,得衷合度,畅乎,然而未大也。”
具体来看,李白的大而化矣和杜甫不同,首先来看是将此前单一创变成多种题材的交融汇合。如《蜀道难》,按理说是送别诗,但又有山水诗为底色,开头部分又有神话色彩,近游仙诗,末尾部分呢又言及政治。所以总的来看,
“就是把山水诗,神话传说诗,政治讽喻诗杂糅在一起,又用送别诗的语气把前后串联起来,四种题材合一,故不停地转换,感叹,叙述,描写,劝告,告诫,嗟叹不停歇地变化。加上他天才般的描写,让人骇目惊心!”
正如詹锳先生所说:“李白乐府杳冥惝恍,纵横变幻,极才人之致,而《蜀道难》诗尤为千古绝唱,自来论太白诗者莫不称之。然世人皆赞其奇,至于究其取意何在,则异说纷纭,莫衷一是。”
而也从此篇开始,李白的大篇歌行,都有几种题材的“嫁接”,形成了主题的复杂性或多义性。
那么李杜的歌行区别是什么呢?书中说道:“无论是长短歌行,李白与杜甫最大区别在于,杜诗大多是缘事遇物而发,故多叙事、纪事、感事、咏物之篇制,指向均很明确,题目多是自制新题,主题明朗;李白歌行很少就事而发,像《西岳云台歌送丘丹子》就很贴近送别了,实际上没有多少留人言别的内容。他的歌行主要就一种观念意识,或某种主观感觉,甚或某一种现象,种批判精神 而言。凭着感受与感情运作发挥,并且把这种感受尽量普遍化、客观化,甚或泛化。”
总之,李白歌行由于题材的集合与嫁接,往往形成主题的多义性、概括性与普遍性,故显得“大而化矣”。犹如他的思想有道家的,也有儒家、纵横家的成分。又由于一般不就某人某事而发,在主题上出现了很大包容空间,因而容易滋生许多不同的解说。正因了多题材的嫁接,必须迅速跳跃才能容纳融合在一起,所以结构显得变幻莫测,动荡不定。兴高采烈的诗,就显得“想落天外,局自变生,大江无风,涛浪自涌,白云舒卷,从风变灭"。痛苦郁造的诗,则变幻超忽,跌宕纵横,如疾雷震电骇人耳目,如凄风急雨,动人心魄。结构与风格变化,均与多种题材的组合嫁接相关。”
2.句型的参差多样与功能特征
首先李白在句式的参差变化是诗歌史上的一花怒放,上法汉乐府的杂言与汉魏晋民间歌谣,包括《诗经》《楚辞》、汉赋,全方位兼容而成为诗歌史上句式最为多变的大诗人。
其次若从汲取的广博程度来看,与杜甫很类似,如从句式多变看,可谓盛唐中而独木撑天。(在我看来不仅是盛唐即使是整个唐代,宋代,元明清都没有做到李白这一点,即使学李白颇为成功的苏轼,陆游,杨维桢,高启,黄景仁,龚自珍等,严格来说他们不是有李白的味道,而是有典型浪漫主义的味道。)
其次在李白145首歌行里,非齐言者84首,有三种及以上的参差句为45首,两种参差句者39首,齐言歌行61首。非齐言占总数的58% ,至于有人说齐言歌行占绝大多数,不能尽信。其中二言句两句,仅见于《日出人行》。六言共24句,算其中少者;三言至七言用量大,八言14句,九言30句,十言10句,十一言7句,十三、十五言各1句。凡九言及以上者,多因句首冠以“君不见”“君不能”与“弃我去者”之类词组,或者句首冠以复言虚词,再加上赋体式句子,后者如《鸣皋歌送岑征君》“若使巢由桎梏于轩冕兮,亦奚异于夔龙蹩楚于风尘”,《蜀道难》“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十三言句,仅见于《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杯》“君不能学哥舒横行青海夜带刀”;十五字句,仅见于《鸣皋歌送岑征君》“吾诚不能学二子沽名矫节以耀世兮”。仅从这两句看,虽长而仍不失流畅,且有浩然之势。
总之,李白歌行采用了12种不同句型,种类之多,可谓前所未有,叹为观止,而且所施篇数之多亦复惊人。其中仅三言句就有45首之多,四言句有16首,就是不常见的六言也有8首,罕见的九言句亦达20首之多。还有七言、五言的组合,组合的方式多种多样,他的歌行在句型上就形成了一个琳琅满目、百花绽放的“奇之又奇”的世界。他在句型运用上随心所欲而又不逾诗之规矩。“尚气虽已成为盛唐歌行的共同特点,但李白乐府歌行气势之飞动豪逸,变幻超忽,无人可比。
为什么李白句型会有那么多变?原因很简单,李白已经超越了探索字法句式式的必然阶段,进入了以气势驾驭文字的神奇境界也就是神境(就像老杜的律诗运用文字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只不过一个是用律字一个用句型)。
3.句式的集成与变化的多样。
在此我要说,李白也是集大成的人物,只不过和杜甫的方向不同。
李白的集大成在于句式,句型是就字数,而句式则为表现形式。李白乐府歌行的句式也达到了入神境界,因而无论是初唐重叠反复的修辞手法,还是盛唐兴起的散句,抑或骚体,古文句式,到他手里却毫不费力地把握住文字内在的韵律和节奏感。不仅如此,还有赋体句、反问句、疑问句散文复句特意构造九字以上的长句,以及用不同句式经营的发端,包括各种修辞与句式千变万化的组合,亦呈现出一一个灿烂夺目光彩四射的艺术世界。
首先引人注目的是骚体句。龚自珍说:“庄、屈实二,不可以并:并之以为心,自自始,儒、仙、侠实三,不可以合;合之以为气,又自白始也。其斯以为白之真原也矣。”思思想上的包容性,也体现在语言上的多方汲取,集为大成。
《庄子》的句型复杂多样,从《齐物论》风赋一节,《养生主》庖丁解牛,就可见出;而结构之“断续之妙”与跳跃性,即无端而来,无端而去,对李白都有极大的影响,句型之多样已见于上文。而屈原之辞作想象奇谲开合抑扬、深挚哀怨,“沉痛常在转处”(刘熙载《艺概》),摇曳的句式,对李白全方位继承(这里我只复述了大概,书中讲的很具体,大家感兴趣可以买来看看)。
其次,李白的歌行还采用了不少赋体句式,并扩展到以长句为主,主要采用于描写物像,使全诗句式增加变化。
再次,使用散文句与散文复句习用的表达前后关系的副词。(都说杜甫以议论为诗,形成以文为诗的倾向,但李白诗也有这个倾向)
最后李白歌行里大量使用第一人称做主体,增强了情感的气势与力量。而且李白喜欢大量使用独立单句与单句数结构,单句的动态性既有独木撑天的效果又有动态性的领起作用。
总之,李白则在对齐梁初唐的体制的继承上出之以千变万化,尚属正宗正格。这一诗体也和他豪迈不羁的性格与审美趣味极为吻合,故能达到正中出变,以臻卓绝之境。
在这本书里,我对李诗好在哪里有了具体的体会,李诗乐府歌行的题材创新,句型的神鬼莫测,句式的集大成。但这本书里我也有不满意的地方(狂妄之言,不可当真)在论述李白之长安情时,说道李白后期忘不了长安,李白是在乎年少时的荣耀,这一点我觉得不对,因为魏耕原先生是拿出单句来论述,我觉得有些不妥当,而且这本书对李诗思想方面也没有多少的论述,所以对于李诗里是否只有自己也不太清楚,于是我开始了下一旅程。
让我对李白思想或者说李诗内容有更近一步了解的书是王运熙先生著的《李白精讲》,这本书分六个部分,对李白的各方面都有独到而精妙的讲述,是了解李白非常好的一本书,那么我只讲让我走进李诗思想或者说更认识更欣喜的一部分。在这本书中我了解到了李白的两首诗,这两首诗并不出名,也不是李白的代表作,可却让我知道,原来李白之所以是李白,是他拥有一份赤子之心。
第一首是是一首五绝——
哭宣城善酿纪叟
戴老黄泉下,还应酿大春。
夜台无李白,沽酒与何人?
这首诗讲的是什么呢?就是讲一位制作酒的工匠死去了,到了阴间的话,这位老工匠还应该在酿着他的得意之作吧,但是阴间没有李白,他酿给谁喝啊?看起来有些狂妄,但仔细感受,却能得到及其难过哀痛之心。如果说汪伦可能是富家子弟,那这位老人就不用辩驳了,就是一位普通的百姓,但李白却和他有着真诚的友情,这份友情跨越生死,阶级,时间,至今依然鲜活。有人说李白诗歌里只有他自己,我想不对,每个诗人里都有他自己,但不仅限于他自己,还有他的世界,在李诗世界里,有各种各样的天地奇观,有各个阶级的人物,但李白对之态度却有所不同,对于权贵,李白厌弃多余追求,对于功名,李白在乎于是让自己成就于功名而不是功名成就于自己。对于皇上上等人物,李白多以狂妄的面貌示之,对于普通人,李白多以交心的态度处之。
比如第二首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
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
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
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
这两首诗都说李白晚年所作,李白的晚年我想大家都知道,是落魄的,是无奈的,是失败的,但他终究还是李白,所以当他来到一位普通农妇家时,农妇还是激动的,立马拿出家里最好的食物来招待,李白都看在眼里,当农妇制作好拿出来时,李白终于崩溃了,他没有明说,但用了一个典故来告诉读者,来告诉自己,我的理想可能永远也实现不了了。“漂母”是讲韩信还没有得时运时,饥寒交迫,在他人看来是一个失败的人,没有人能帮助于他,但美好的漂母看见了就拿出食物来给韩信,且不求回报,当韩信辅佐汉灭楚定天下后,已是国士无双,名动天下,而韩信也没有忘记当年的漂母,用千金酬谢漂母。李白用此典故来喻此妇人,可谓献上李白的纯净之心。那么这首诗的背景是761年,此刻是安史之乱还没有完全平定下来,妇人的家庭也遭遇着不幸,而李白呢,为了这场安史之乱,为了这个国家献出人生中第二次参政,结果一败涂地,老杜题为“世人皆欲杀”,所以李白此刻的心境不亚于“落花时节又逢君”。而且李白下一年就与世长辞了,李白知道他下一年就长眠么?我想应该不知道,因为他用这个典故也在告诉我们,告诉自己,只有还有机会,他就还会愿意奔向他的理想,只有这个世间还有人相信他,他会用生命的残火来辉耀星辰,他在告诉面前的“漂母”他一旦成功一定会让你们过上美好的生活!只是李白不知道的是,人生已经到头了。李白在和这位妇女交心,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与普通的妇女交谈他一生的理想,妇女懂么?这不重要,重要的是这首诗已经不朽了。
这首诗在告诉世人,李白并不只是天上的仙人,漂漂浮于,九天之上。他也是人间的侠客,爱国爱民,大义凛然!他更是你我的朋友,东拉西扯,用心交心,在失败的人生路上诉说当年的理想。
(在这里我要说下,有高赞说道李诗的缺点是细节描写不够出彩,但我不这么认为,李白是绝句最顶尖的人,是唐朝唯一一人能执掌五绝七绝进入神境,五绝七绝最讲究炼字,一往往一个字就能造成千古诗境,也就是非常考验细节,虽然李白的绝句一片神行可能看起来不讲炼字,但大多是七绝,五绝往往含蓄隽永,使人回味无穷,不然请看——
劳劳亭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这一“遣”字,一“青”字,竟成千古之神境,所以李白对细节的掌控无愧于任何一位大家。)
读到这里,我想大家对李白和李诗的好与粹都有一定的了解,但我想说的是,李白诗是一座宝藏,要真正的了解李白必须读李白全集,这样你才能真正的走进李白。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李白不像杜甫,屈原,陶公,后人对他们的诗有很多的了解,李白诗不一样,后人往往对李白这个人更感兴趣。自然也就照成对李诗有很多误解,比如王安石,苏辙,白居易等。可以说,李诗的研究到了现代才真正的火热起来,而对于李诗的精华现代学者往往能指出来,这里我要说最后一位学者,他曾是中国李白研究协会中国杜甫研究协会的副会长,是研究李白和杜甫的大家,这位学者非常不一样,他前期著作的书极其霸道潇洒,有股嬉笑怒骂成文章的味道,我也是到最后读他的书才算真正知道自己还是有很多要学习,李诗真的就是一小节黄金出现在地面,而整个大山还在淹没。这位学者是谁呢?就是裴斐先生,他的著作——《李白十论》可谓是石破天惊,对于当时读到这本书的我而言。
这本书首先就提到一个独特的观点,李白相比于杜甫而言爱国爱民不必杜甫差,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为什么?下面我就讲述裴斐先生的观点。
首先裴斐先生认为李白的理想不被士大夫理解
李白的思想可以说是超出了士大夫所能理解的范围,他虽然和杜甫有着一样的政治抱负,但不同的是,他觉得自己天生就是国士无双一样的人才,自然就要走和别人不一样的路子,所以不走“科举”而是要像先秦那样走“申管宴之谈,谋帝王之术”,但这种路子是在封建社会初期可以实现的,到了唐朝封建社会制度已经顽固了,想要在实现有点像在做梦,但李白就天真的做了一生的梦。自然摔的比杜甫更惨,且他的从政理想在后人看来不被理解,因为李白虽然亲君,但在他内心中,君主是平等的关系,如他诗中大量使用谋士,策士做类比,甚至有些时候以尖锐的批判去谴责唐玄宗,如“彼希客星隐,弱植不足援!”这种大胆的批判在历史上也极其罕见,他的理想来自于儒家,但又时常对儒家思想抱有质疑。所以后代就以狂士比之。但李白至死至终都爱着他的国家,无愧于任何一位爱国志士。
2.裴斐先生认为李诗也不完全属于盛唐气象李诗有豪有悲(我将复述裴斐先生原文)
李白青年时代,正值中国封建社会繁荣发展的时期。当时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都有高度发展,成为当时世界最先进的国家之一。李白是在这样一种优越的环境中成熟的。但当李白以一个卓越的诗人姿态出现时,面对的已经不是“上升发展的现实”,而是唐帝国开始崩溃的时期了。我曾列举天宝年间土地兼并、开边战争、人口逃亡的大量史实,说明当时阶级矛盾巳非常尖锐、生产力已遭到极大破坏,社会在“繁荣”的假象背后危机四伏,广大农民由于失去土地和疲于征役生活得非常痛苦;我还对李白诗歌作了比较全面的分析,说明诗人并没有对他面临的现实唱赞歌,相反,由于政治上的失意,使他感到在现实社会中简直毫无出路,怀才不遇和人生若梦便成为他经常歌咏的两个主题,这种歌咏本身便是对现实的不满和抗议。“盛唐气象” 论者认为李白诗充满“乐观情绪”、“少年的解放精神”、“青 春奋发的感情”我则认为李白诗的基调是忧郁、愤怒的。“盛唐气象” 论者把安史之乱作为李白的创作分界线,强调前期;我把这条线提前十二年(即李白进京那年一天宝二年),强调后期。
这种观点也是我认为,李白在安史之乱的前期,不断的用诗歌来表达他的忧心,在这一点上,当时没有哪个诗人能像李白那样去进行揭露抨击。可以说李白这时期的诗歌就像红楼梦的前期,一位在对贾家四府的衰败作极致之铺叙与叹息,而李白则面对整个大唐作大厦将倾的激愤与预言,前者可见答王十二,后者可见远别离。杜甫对社会的批判是广泛而有深度,那么李白的批判可谓是尖锐而为深刻!
3.李白诗歌的精华与不朽在于后期诗歌
读到这里的时候我也吃了一惊,怎么会在后期,但当我读到李白后期诗歌的时候,我才理解裴斐先生的话,如果说前期李白诗歌是李白式的浪漫,那么后期诗歌才是真正意义上集大成的浪漫主义(集屈原庄子与自己的浪漫)后期诗歌大量用典,但其思想光辉可谓照耀千古!
我抛砖引玉举几首,首先第一首
赠何七判官昌浩
有时忽惆怅,匡坐至夜分。
平明空啸咤,思欲解世纷。
心随长风去,吹散万里云。
羞作济南生,九十诵古文。
不然拂剑起,沙漠收奇勋。
老死阡陌间,何因扬清芬。
夫子今管乐,英才冠三军。
终与同出处,岂将沮溺群?
而我引用王守国先生来走进李白的晚年~
记得一位当代诗歌理论家说过一段这么生动精警的话:“在诗歌作品中,美的思想。象夜空中指示方向的北斗,抚慰人心的月光,象黎明财令大据奋的早霞和光芒四射的朝阳。没有美的思想的诗作,就犹如天空中改有北斗和月亮,没有霞光和太阳,天地间只剩下一片灰暗或者漆黑。”那么,什么悬美的思想呢?我以为它至少应该有两个表征:一是积极健康,二是博大深邃。没有前者当然难以成就伟大的诗作,腐朽颓废的思想任是怎样装饰也最终必然会为历史所淘汰:没有后者也很难写出传世的作品,标语口号般的思想再健康也会因直白浅露被逐出诗的天国。李白达首政治抒情诗正因了美的思想而被代代读者接受和认同的。
为了更好地把握此作,让我们先对它进行番解析,从结构上着眼,此诗可分为三个段落。
前四句为第一段, 写诗人的调怅及共原因。前三句极写惆怅之浪之烈之深之广,以至于诗人彻夜无眼,最后不得不用长啸之声来宜泄。一向豪迈乐观的诗人现在为何郁闷难结、惆怅竞日呢?第四句点明了原因:“思欲解世纷”。“解世纷”用的是战国奇士鲁仲连的典故。据《战国策》记载,鲁仲连本是秦国人,听说秦兵围赵,赵王准备接受辛垣衔的主意,以尊奉秦国为帝为条件使秦国退兵。他主动前去见赵国的平原君,责备他说:“我听说你是奇贤的公子,如今看来名不副实,你把辛垣衍叫来,我要说服他打消帝秦的鬼念头,让他高开赵国。”后来,他施展自己的辩才,反复申明帝秦的害处,说得辛垣街哑口无言,表示再也不敢言帝秦之事。平原君要谢赏他,他拒绝说: “天下奇士所贵者,为人排患、 释难、解纷乱而无所取;若为图报,实在是商贾所为。”于是拂袖而去,终生不再见平原君。鲁仲连在后世成为为人排忧解难和功成身退的人格典型,李白对他非常仰幕,在诗作中屡屡表白:“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 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 <古风》其十)、“所冀旌头灭,功成追鲁连”(《在水军宴赠幕府诸侍御》)。理解了“解世纷”的精神实质,我们也就理解了诗人“惆怅”的深刻现实意义:为了解除安史之乱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这是全诗的主旨所在,也是美的思想赖以产生的坚实基础。
中间八句为第二段,对第一一段的“惆怅”及“欲解世纷”的宏愿进行具体的阐释,用了交叉对比的艺术手法。“心随”两句紧承上句作正面描写,突出了理想的宏伟与抱负的远大,“羞作”两句是反面的对比。面对“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的残酷现实,即使已入花甲之年,诗人也不愿象汉初的伏生那样以皓首穷经为人生的目标。在许多土大夫都把治经当作最神圣的事业的封建社会里,李白这种心系现实、乐在实践的精神十分难能可贵。“不然”两句仍是正面抒写,用了以退为进的方法。如果自己不能“直挂云帆济沧海”,实现大济苍生的政治理想,那也应该在民族危亡的紧急关头拔剑而起,为国立功。在这里,积极入世的儒家思想与胆大艺高的游侠意识得到了奇妙的结合。“老死”两句又是反面的对比,认为大丈夫不应老死在我而要于一番轰烈的事业以扬名百世。显然这事业就是上文的“解世纷”最后四句为第三段, 既关合题目,表达出赠人之意, 又借人言己,再次申说自己的政治理想:要象管仲、乐毅那样为国为民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决不象长沮、桀溺那样做逃避现实的隐士。
可以为本诗所表达的美的思想做总结了。它美就美在:诗中自始至终洋溢着关怀现实、心忧天下的现实主义精神,渴望建功立业、施展才干的英雄主义精神,积极用世、奋发进取的乐观主义精神。考虑到此诗写于诗人去世前一年,诗人饱经沧桑,体弱多病,刚在政治上遭受了沉重的打击,九死一生;考虑到诗人一生纠缠于用世与退隐、进取与享乐的矛盾中,不少作品兼而有之,本诗的思想光辉愈加显而易见。它美还美在:写出了灵魂的深邃,写出了进取与退隐两种心理力量的真实拚搏以及进取一方的胜利,写出了人物性格的丰富性与复杂性,写出了血肉丰满的诗人自身。
别林斯基有言:“无论怎样蓬勃的创作力,如果只把它自己局限于‘小鸟的歌唱’,只创造自己的、与当代历史的及思想界的现实毫无共同之处的世界,如果它认为地面上不值得它去施展本领,它的领域是在云端,而人世的痛苦和希望不应该搅扰它的神秘的预见和诗的冥想的话,这样的创造力也只能炫耀一时而已。它无论怎样巨大,由它产生的作品绝不能伸入到生活里,也不可能在现代或后世人的心中引起热烈的激动和共鸣。”李白此作,便是对这一一 论断的有力论证;李白之所以成为李白,也是对这一论断的有力论证。
从此首诗就可以看出,李白晚年大部分为五言诗,且风格奇异魁伟,情感悲愤怒放,具有一种魁奇之美!而且大量使用典故,所以不知其典故就很难体会诗中之深邃的美好。
再有
南奔书怀
遥夜何漫漫,空歌白石烂。
甯戚未匡齐,陈平终佐汉。
欃枪扫河洛,直割鸿沟半。
历数方未迁,云雷屡多难。
天人秉旄钺,虎竹光藩翰。
侍笔黄金台,传觞青玉案。
不因秋风起,自有思归叹。
主将动谗疑,王师忽离叛。
自来白沙上,鼓噪丹阳岸。
宾御如浮云,从风各消散。
舟中指可掬,城上骸争爨。
草草出近关,行行昧前算。
南奔剧星火,北寇无涯畔。
顾乏七宝鞭,留连道傍玩。
太白夜食昴,长虹日中贯。
秦赵兴天兵,茫茫九州乱。
感遇明主恩,颇高祖逖言。
过江誓流水,志在清中原。
拔剑击前柱,悲歌难重论。
在借这首诗我想说李白从永王是瑕疵么?李白从事永王为的就是自己的理想,而他的理想是什么?是天下大安,百姓康乐!所以李白一生在追寻他的理想,当永王去找李白的时候,李白不是没有拒绝,我想李白当时一定有怀疑,但当永王再三请求的时候,李白实在忍受不住了,他决定去!为什么去?难道不怀疑永王别有用心么?李白肯定怀疑,不然不会犹犹豫豫,但我想请各位读者考虑一下,李白此刻是多大了,李白此刻是将死之年了啊!他没有时间考虑了,他一生都在追寻他的理想,可是一生都在失败,如今国家大乱,百姓受苦,他面对永王的邀请,去击杀安禄山,他怎么能不行动,这是离他理想最近的一次啊!但当他去了以后,他的梦又碎了,而且碎的已经拼不起来了!诗歌前大半部分就是在讲述他的悲哀,讲述永王辜负了他一生的信任,讲述此刻他的迷茫与悲愤!但诗歌的最后一部分,写了报销祖国的决心与意志,且深刻展示了李白灵魂的光辉!李白之所以弃隐出世跟随永王,确“因天下乱四方云扰,欲得 试共用, 以扩清中原,如祖达,非敢有逆志”(王琦对此,诗人扪心自问亦无愧色,其忠肝义胆冰清玉洁,生死不渝。可惜诗人不仅壮志成空,而且成了从王为乱的逆臣。真是出师未捷名先毁,世人终难信高洁。这样的耻辱、这样的冤枉,更向何人评说?诗人拔剑击柱,凄伦悲歌!在这沉雄豪迈的诗句中读者仿佛感受到一颗洁美的心灵和黑路的现实在剧烈的撞冲,仿佛听到奋斗一生、挣扎一生、苦闷一生的悲则主人公在呼号。诗歌结尾如重锤擂鼓,沉着有力,饶有余音。(最后一部分引用张家鹏先生语)。
可以说李白到死都没有忘记他的国家,不然请看
闻李太尉大举秦兵百万出征东南懦夫请缨冀申
[唐] 李白
秦出天下兵,蹴踏燕赵倾。
黄河饮马竭,赤羽连天明。
太尉杖旄钺,云旗绕彭城。
三军受号令,千里肃雷霆。
函谷绝飞鸟,武关拥连营。
意在斩巨鳌,何论鲙长鲸。
恨无左车略,多愧鲁连生。
拂剑照严霜,雕戈鬘胡缨。
愿雪会稽耻,将期报恩荣。
半道谢病还,无因东南征。
亚夫未见顾,剧孟阻先行。
天夺壮士心,长吁别吴京。
金陵遇太守,倒屣相逢迎。
群公咸祖饯,四座罗朝英。
初发临沧观,醉栖征虏亭。
旧国见秋月,长江流寒声。
帝车信回转,河汉复纵横。
孤凤向西海,飞鸿辞北溟。
因之出寥廓,挥手谢公卿。
在他死后的前一年,他还要去参军报国,只可惜因病而失去机会,但这种决心这种意志和任何一位爱国大家比都毫不逊色!
这就是我了解李白的全部经历,但还是“泰山一毫芒”我觉得我没有通读李白全集就不敢妄言对李白很了解,还是借用裴斐先生的话,李白诗歌全集是无尽的宝藏,去读吧,哪里有无数的美好等着你,清风明月与你相伴,人间理想为你高歌。而李白跟屈原也好,陶公也好,老杜也好,都不逊于他们,与他们并列中国最伟大的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