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虽结束,思考在延续

        从肇庆学院回来已有半月,在那所学所思,一直延续着,有的激励着我,有的敲打着我,有的令我深思不得其解。如以下,值得我随时铭记的:

1.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会遇到瓶颈阶段,我们切不可不思进取,遇难而退,要记得转向转型,善用他山之石,挑战自我,突破自我。

2.在生活工作中,很有必要让自己,给学生强调“三个走一步”的意识:比别人多走一步,比别人早走一步,在自己的基础上再走一步。

3.中国教育的现状为,训练乌龟与兔子跑步一样快。家长不接受教育的失败,老师亦然。在做教育过程中,不再去揭学生的短板,而是去看他们的优势,发挥乌龟背东西的本领与兔子跑得快的长处?

4.找出三个崇拜的人,向TA学三年,你一定可以优秀。由于一些原因,不能达与崇拜之人面对面,但可以阅读崇拜之人之书籍,观其视频讲座,学习学习再学习。

5.每次的讲座或学习,能影响大家的不是站在台上的那个人,而应该是我们在场的每个参与者的相互影响。所以大家要珍惜彼此的相遇,争取相互汲取能量,不断向前。

6.在这个信息技术高度融合的时代,谁又知道这些看似离我们遥远的东西又近在咫尺呢?所以,唯有以不变应万变,方能适应这个社会的发展,以一颗努力向上不变的红心,来面对这个变幻莫测的时代吧!

7.专家型教师的应该保持本心,具有独立人格,而且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如若没有积极励志的人生态度,乡村教育的大爱情怀,明了通透的人生格局,作为一名普通的乡村教育者,怎能有终身学习的意识?

8.陈丽教授说乡村教育家应该立德、立名、立功、立言。我不是乡村教育家,但我作为一名乡村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我应该随时叩问自己:我的师德能否经得起考验?我是否在一定区域内有了一定的专业影响?我是否有让自己都佩服的教育成就?我的教育主张是什么?

9.无论何事,尤其是教育工作之大事,我们定得有结构化思维,凡事多进行系统性思维,就不至于做井底之蛙,便可跳出藩篱。于我的省级课题成果-“SCL生本课堂流程”,从某种程度来说,它应该是我与团队的教育成果,我的结构化思维是否有所体现?我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10.我们一定要多研读名著,有一定的理论背景,方能提升学识。只有拥有了研究问题相关理论的基础,才能避免理论的缺乏与片面的认识,也只有这样,才能跳出低层次研究的纠结。所以我们一定得要多阅读,多听报告,多结交高人,多进行表达。

11.谁学习,谁受益,一个好老师一定是个学习成功的人。好好学习者,需要粉碎自己,随时把自己归零。尤其是每次的外出培训学习,我们应该有一个基本的理念:学习不是解决方法的,而是解决认识的,只有认识改变了,方法才能得心应手。

12.宣卿中学的李祥书记,是英语学科出身,但作为两节语文课的总评,足以可见他的语言功底与综合素养,他才是真正让人佩服之至的宣卿一行之最。从他的身上,我似乎看到自己接下来努力的一个方向。

13.我是否有大英语观?我是否在创造灵动的课堂,让学生成长更多?在我的课堂,学生除了知识点,他们能得到的还有什么?思维品质?学习品质?能力提升?

        “学时激动,学完感动,回家一动不动。”这似乎已成学习培训许多老师的常态,有时,我也是如此。且行且思,渐思渐悟,埋头拉车,抬头看路,做一个有理想信念的乡村教育工作者。Come on!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习虽结束,思考在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