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
王:天下所往也。指事字,其甲骨文像斧钺之形,“王”便是以斧钺象征王权。本义是古代的最高统治者。
秦汉以后,帝王改称为皇帝,“王”就成为封建皇族或功臣封爵的最高项,如:诸侯王、亲王、郡王等。
也有一说:王像一把铡刀,铡刀一般只对内,即斩杀自己的人,有权力斩杀自己人的人一定是最高统治者。《尚书·洪范》中记载:“天子作民父母,以为天下王。”
董仲舒认为,王是参通天、地、人的人:“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参通之者王也。”孔子曰:“一贯三为王。”
也有一说,王字的结构上为天,下为地,人为中,顶天立地是为王。
王也指在某个领域、某一方面取得成就的人,如:故事大王等。以上义读wáng。一般作为名词,
王也作为动词使用,指称王,多用于古代汉语中,读wàng,如《易·系辞下》中所说的:“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这里的“王天下”就是称王于天下、统治天下的意思。又如《商君书》:“三代不同礼而王”。
本文的王,朱子曰:“王者,谓圣人受命而兴也。”
世:三十年为一世,从卅而曳长之,亦取其声也。世由卅字延长其中一笔而成。
世的原义就是指三十年,后延伸指一世一代相传,如“世袭”、“世交”等,自己的接班人也叫“世子”。《左传·宣三年》:“王孙满曰:‘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
也有一说,世是“枼”的初文,“世”本像枝叶形,由于后代子孙就像开枝散叶,所以世被假借为世代的“世”,为了区别,在表树叶义的“世”下加了表意偏旁“木”,甚至又加了一个“艸”字成为“葉”,简化后成了“叶”。
人的一生也可以称为一世。世也是一种中华稀有姓氏,如战国时期思想家世硕,人称“世子”。
仁:从人从二,甲骨文字形就像一个人抱着另外一个人,会“爱人”之意。
也有一说:二人指的就是自己和别人,会爱自己,也要爱别人之意。还有一说:仁,就是把人当人。
《礼·经解》:“上下相亲之谓仁。”朱子:“仁,谓教化浃(jiā,湿透之意)也。”
本文的“仁”指仁政!
全文理解为:
孔子说:“如果有王者兴起,必须经过世代努力才能实现仁政。”
关于文中的“世”字,历代先贤们大多都理解为30年,如三国魏何晏集解、北宋邢昺注疏的《论语注疏》曰:“此章言如有受天命而王天下者,必三十年仁政乃成也。”
《汉书·刑法志》曰:“王者乘衰拨乱而起,被民以德教,变而化之,必世然后仁道成焉。”
钱穆曰:“王者起,一天下而治之,与善人为邦不同,然求仁道之化行于天下,亦必以三十年为期。”
清代黄式三的《论语后案》曰:“王者承乱离之后,统天下以归于仁,非三十年不可,周亦如此也。”
用具体的数字来理解“世”字,显然是不合理的,到底要多久才能实现“仁”,谁也无法预料,所以应该把“世”理解为世代努力!东汉末年的郑玄就是这样理解的。
郑康成曰:“周自太王、王季、文王、武王,圣贤相继四世,周道至美。武王伐纣,至成王乃致太平,由承殷纣敝化之后故也。”
郑康成又云:“圣人受命而王,必父子相承,而后天下之民能仁也。”
不管是治理国家,还是经营管理企业,都必须经过长期的努力,甚至要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才能傲视群雄。
先商圣王简史
《史记·殷本记》载:“有娀氏之女名简狄,吞玄鸟之卵而生契(xie又写作卨,别称“阏伯”,是帝喾与简狄之子、帝尧异母弟。)”。相传契是简狄吞玄鸟蛋而生,所以,商人便以玄鸟为图腾。
《诗经·商颂·玄鸟》曰:“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玄鸟是什么鸟?由于凤的甲骨文和商的甲骨文很相似,所以有人认为玄鸟指的就是凤凰。
尧称帝时,契为司徒(主要掌管教育的官),后被封为玄王。主管火正,其部族以地为号称“商”,契成为商始祖,是商朝建立者商汤的先祖。后世尊称其为“商祖”、“火神”。
帝舜时期,契帮助禹治水有功,被封于商邑(今河南商丘),建立商国。契的儿子昭明(有人认为此人不存在,相土即为契的儿子)由商邑迁居至砥石。
昭明的儿子相土继位,相土驯服了马,发明了马车,开始向东方泰山附近发展。据《竹书纪年》记载:“帝相十五年,商侯相土作乘马,遂迁于商丘。”
相土时,商部落的畜牧业已相当发达,畜牧业的发达为商人过渡到父系氏族社会并开始使用奴隶奠定了基础。
相土作乘马,就是驯养马作为运载工具。畜牧业发达的部落,武力得以强胜。
相土当部落首领时,乘夏王太康失国对东方无力控制之机,迅速扩展了自己的势力,开始向东方发展。
相土以今商丘一带为中心,把势力伸张到黄河下游的广大地区并抵达渤海一带,带动了先进的畜牧业向外的传播,还同“海外”发生了联系。他与共工、禹,都是传说中有名的治水人物。
夏朝中期,契的五世孙冥因治水而死于水中 ,商人“郊”祀之。契的六世孙王亥驯服了牛,除了用牛耕地,还发明了牛车,用牛拉货物,开始发展以物换物的商业贸易,使商国逐步强盛起来。
由于王亥是最早从事贸易活动的人,所以被尊为“贸易始祖”,后人把从事贸易的人称为“商人”,很多王姓家族尊他为始祖。
第十世君主仲丁时,商朝的国都开始了频繁的迁移。至盘庚时,又将国都迁至北蒙,改名为“殷“”,国都才稳定下来,在此建都长达273年,因此,商朝又被后世称为殷或殷商。
“大邑商”或“天邑商”是商人对商先王宗庙所在的商国旧都商邑(今商丘)的尊称,在战争中称呼己方军队为“商方”。
甲骨卜辞、古本《竹书纪年》等早期文献均称这个朝代为“商”,《尚书》《史记》等文献称呼商朝为“殷”,这两种称呼并见于先秦的文献中。元明时代的今本《竹书纪年》等文献称它为“殷商” 。
在先秦文献中,《尚书·召诰》用“大邦殷”称呼商国。然而,在目前出土的卜辞资料中,尚未发现可解读作“殷”的甲骨文字。
夏朝末年,契第十四代孙“汤”时,商已成为东方一个比较强大的方国,“云王勤商,十有四世而兴”。
孔甲下传四世,夏朝的最后一位国王履癸(桀)继位。相传,夏桀非常残暴,百姓已不堪忍受。“桀不务德而武伤百姓,百姓弗堪。”
为摆脱孔甲以来的日益衰败的局面,桀加强了对内的统治,坚决镇压异己力量,据说他斩杀黎民如砍伐草木一般。但高压手段并未达到其目的,而是加剧了人民对他的痛恨,人民甚至发誓要与之同归于尽。
汤即天乙,姓“子”,甲骨文称大乙,后世习惯上称之为成汤,是一位很有修养的商族首领,他在成商部族首领后,看到夏王朝日益腐朽,夏的暴政已引起众叛亲离,便着手建立新的王朝。
商汤为了准备灭夏,在夏桀十五年,将商国的国都由商丘(今河南商丘商丘古城附近)迁至亳。
汤在亳这里营建新国都、积蓄粮草、招集人马、训练军队,为灭夏之战创造有利条件。
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率领商部落士兵与夏军在鸣条(山西夏县之西)进行了一场决战,商汤率战车70乘、敢死士兵6000人攻夏王都。夏桀只好仓促率王师与商军战于鸣条,结果夏朝军队大败。
战争的结果导致夏王朝灭亡,商汤建立了中国的第二个王朝商朝。
商朝的建立,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古代文明的进步获得转机。商朝建立以后,为了抵御自然灾害,屡次迁都,经济水平十分低下。但商汤吸取夏朝灭亡的教训,广施仁政,深得民心,商朝政权得到了初步巩固。
商朝的农业、手工业迅速发展起来。出现了黍、稷、稻、麦等粮食作物和桑、麻、瓜果等经济作物,经济发展加快,私有制度进一步完成,商朝走向了奴隶制度占主要地位的时代。历史上把这一段时期称作“商汤革命”时期。商朝确立统治,就在亳建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