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教授翻船石壕沟

康震翻船了,果然。

一则解读杜甫《石壕吏》的视频,把康震这位北师大的学术名师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网络上几乎一边倒的攻击其“舔狗”“强行注入正能量”云云。康教授真得错了吗?

初识康教授,是在《中国诗词大会》栏目,作为节目特邀嘉宾,康教授博学多识、妙语迭出、幽默风趣且能写会画,妥妥的一个学富五车、才艺双绝的高知形象。

然而,几季的节目看下来,却一直对他喜欢不起来。这种感觉一时也说不清楚,概而言之,总是给人一种假假的印象。

实话说,康教授太完美了,衣着朴实得体,眼神亲切灵动,笑容温暖又恣意,点评精当而专业,视野开阔而新颖,便是与董美人的唱和也透着种有礼有节有情有趣的风流。对于诗词大会这样一档以弘扬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娱乐向节目来说,闪光的高知头衔、良好的个人形象,亲民的言辞风格、庄谑并重的专业解读,与节目对主题性、大众性、娱乐性、商业性、话题性的追求实在再合适不过了。或许是作为一个文化节目的嘉宾,康教授表现得实在太过完美,太过契合观众对节目的期待,反而让人有种不真实的感觉。

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过康教授的眼睛,实在是太活泛了,转得特别快,永远闪着灵光。点评环节,康教授除了关照到选手、还会不时的瞟向主持人和其它嘉宾,观看他们的表情状态,以便及时的收放话题,制造对接,这是熟谙世事、八面玲珑的眼神。对诗词涉及的背景进行介绍或者引申出一些史实公案时,康教授的眼神则特别明亮,不仅洋溢着知识的清波,也略略泛出一些炫技的得意。是的,就是这种眼神,使我一直有种喜欢不起来的感觉。

在这样的一种舆论环境下,如此的评说一位名校的教授,且依据的是这样一种主观的印象,我自已实在有些“落井下石”的不厚道,我先要反省。然而,我不准备收回,毕竟那种不喜欢并不是因为当下这个网络热点事件的原因。

回到《石壕吏》解读视频本身。我不是什么专家,不准备就诗词的创作背景、语言风格、词章句读进行深入分析,但对于这首诗反对战争、痛恨恶政凶吏,同情劳苦百姓的情感倾向却绝不怀疑。

文学作品表达情绪与自然科学的公式证明不同,具有极大的主观性。从主观性的个人情绪到文学作品再到后人的解读,这期间至少加了三重滤镜。人类的情感本身就极复杂、极微妙,并不全然的大是大非,爱憎分明,这是情感本身的滤镜。这种微妙复杂的情绪再表现为文字时,受文字表意局限及作者本身表达技巧的限制,并不一定能做到文质相符,辞尽达意,这是创作所必然导致的滤镜效果。在文学作品流传过程中,读者受时代环境、个人学识修养、人生境遇等影响,必然会带着自已的主观情感对作品进行解读,正所谓“一千个读者便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第三重滤镜。更不要说,当一个教授再次用语言表达自已的解读时,对于观众而言,必然会有信息的再次缺失和偏离。这是文学的局限,也正是文学的魅力所在。

这样说来,好像我是要为康教授抱不平的了,其实不然。虽然,文学作品的解读可以有不同的角度,但对于像《石壕吏》这样的千古名篇来讲,还有另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需要考虑。那便是文化。

文学作品从他被创作出来的那一刻起,就与作者没了什么关系,而成为当时整个文化的一部分。对作品的解读固然因人而异,但在流传的过程中,若其中某一种解读被社会广为接受,则意味着这种解读至少反映了当时整个社会的一种价值倾向。这种倾向若能够得到更为全面、更为久远的传承,这种价值倾向便成为整个民族、社会相对稳定的一种文化基因,塑造起一个民族的文化形象,至此,创作者本身的主观体验倒显得不那么重要了。文学作品源于作者本人的情感体验和价值倾向,但大成于整个社会、民族的共同塑造和传承。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康教授的解读出了问题,这不仅是对一首诗的学术解读,更是对一个民族文化精神的颠覆和解构。

至于康教授为何会作出这样的解读,不好做诛心之论。但就我自已的观感而言,妄加猜测不外乎两点。一是康教授太玲珑了,他敏锐地感觉到当下社会在价值选择上的一种倾向,试图通过一种全新的解读来迎合这种趋向。二是康教授太聪明了,对于自已在学术上的影响过于自信,对维护自已高知形象有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执着。

其实这也不能全怪康教授,在某一个特定的时期,对于某一部作品的解读出现某种背离和偏差并不罕见。只是这样的解读往往只是一时一世,时事变迁,终归还是要回到正道上来的。这正道,便是构筑起一个民族精神的底层价值。

中国人是怎样的,《石壕吏》永远也只能是怎样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康教授翻船石壕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