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原理-ER模型

ER模型-Entity Relationship Model实体联系模型

1ER模型的基本元素(1)
1.实体
-实体(Entity)是指数据对象,指应用中可以区别的客观存在的事物。
-实体集(Entity Set)是指同一类实体构成的集合。
一般将实体、实体集等概念统称为实体。ER模型中提到的实体往往是指实体集。
ER模型中实体用方框表示实体名为名词

2.属性
-实体的某一特性称为属性(Attribute)
-在一个实体中,能够惟一标识实体的属性或属性集称为“实体标识符”
-一个实体只有一个标识符,没有候选标识符的概念。实体标识符有时也称为实体的主键
-实体若干属性的一组特定值,确定了一个特定的实体

-在ER图中,属性用椭圆形框表示加下划线的属性为标识符

3.联系
-联系(Relationship)表示一个或多个实体之间的关联关系

-联系集(Relationship Set)是指同一类联系构成的集合

-将联系、联系集等统称为联系。

在ER图中,联系用菱形框表示联系名为动词

联系也会有属性用于描述联系的特征

联系的元数
一个联系涉及到的实体集个数,称为该联系的元数或度数(Degree)

·一元联系(递归联系):同一个实体集内部实体之间的联系
·二元联系:两个不同实体集实体之间的联系
·三元联系:三个不同实体集实体之间的联系

联系类型
限制参与联系的实体的数目

二元联系类型
1:1
1:n
m:n

采用ER模型进行数据库的概念设计的步骤
-1.首先设计局部ER模型
-⒉.然后把各局部ER模型综合成一个全局ER模型
-3.最后对全局ER模型进行优化,得到最终的ER模型,即概念模型

1.设计局部ER模型

设计局部ER模型的步骤

-确定局部结构范围
范围的划分要自然,易于管理;界面要清晰;大小要适度

-确定实体
采用人们习惯划分;避免冗余;依据用户的需求

-确定属性
属性应该是不可再分解的语义单位

实体与属性之间的关系只能是1:n
不同实体类型的属性之间应无直接关联关系

-确定实体间联系
·确定联系,联系类型,防止冗余

两条准则
属性不能再具有需要描述的性质

属性不能与其他实体具有联系
 

2.设计全局ER模型
-将局部ER模型综合成单一的全局概念结构的步骤

确定公共实体类型
根据实体类型名和键来认定公共实体类型

-合并局部ER模型
首先进行两两合并,先合并那些现实世界中有联系的局部结构

合并从公共类型开始,最后再加入独立的局部结构
-消除冲突
属性冲突(属性域冲突);结构冲突;命名冲突

全局EBR模型的优化
优化原则:
-合并实体类型-消除冗余属性-消除冗余联系
 

总结:

ER-概念设计模型

ER图的组成元素:实体,属性,联系

实体(名词),属性(名词)是实体的特征,联系(动词)是实体与实体之间的关系

ER图的矩形框就是实体,菱形框就是联系,椭圆框就是属性,ER图标识符就一个,用下划线表示,对应关系记得标清楚

你可能感兴趣的:(数据库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