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原理】(33)数据库实施阶段

涉及将数据库设计转换为实际的数据库应用。这个阶段主要包括几个关键步骤:

  1. 使用数据定义语言(DDL)定义数据库结构,
  2. 组织数据入库,
  3. 编制和调试应用程序,
  4. 数据库的试运行。

一.定义数据结构

  1. 使用DDL定义数据库结构
  • 使用DDL,您可以定义数据库的表、视图、索引、触发器等对象。
  • 例如,创建一个“学生”表的SQL语句可能如下:
CREATE TABLE 学生 (
  学号 VARCHAR(8),
  姓名 VARCHAR(50),
  出生日期 DATE,
  ... [其他字段]
);
  • 创建“课程”表的SQL语句可能如下:
CREATE TABLE 课程 (
  课程号 VARCHAR(8),
  课程名 VARCHAR(100),
  学分 INT,
  ... [其他字段]
);
  • 这些语句定义了表的结构,包括字段名、数据类型和可能的约束(如主键、外键等)。
  1. 定义视图
  • 视图是数据库中的虚拟表,通常用于简化复杂的查询,封装数据访问逻辑,或限制对特定数据的访问。
  • 创建视图的SQL语句可能如下:
CREATE VIEW 视图名称 AS
SELECT column1, column2, ...
FROM table_name
WHERE condition;

二.数据入库

将数据从现有的源转换和导入到新建立的数据库中。这个过程的复杂性取决于数据的大小和复杂度。以下是对小型和大中型系统进行数据装载的一些基本步骤:

对于小型系统:

  1. 筛选数据

    • 从各部门或数据文件中选择需要导入数据库的数据。
  2. 转换数据格式

    • 确保筛选出来的数据符合数据库的格式要求。
    • 这个步骤可能涉及到格式的转换、数据清洗和处理。
  3. 输入数据

    • 将转换好的数据手动输入到计算机中。
  4. 校验数据

    • 检查输入的数据是否准确,没有错误或遗漏。

对于大中型系统:

  1. 筛选数据

    • 和小型系统类似,从各种数据源中筛选出需要的数据。
  2. 输入数据

    • 使用计算机辅助的方式输入数据。
    • 开发数据输入子系统,提供数据录入的用户界面。
  3. 校验数据

    • 使用数据输入子系统中的校验技术检查数据的正确性。
  4. 转换数据

    • 数据输入子系统根据数据库的要求,从录入的数据中提取、分类,并转换数据格式。
    • 这是数据输入子系统的核心工作。
  5. 综合数据

    • 将转换好的数据进一步综合成最终的数据库格式。

通用建议:

  • 数据迁移计划:为了确保数据的顺利迁移,建立详细的数据迁移计划,包括时间表、数据映射和转换规则。

  • 备份策略:在迁移数据之前,备份所有原始数据以防止任何意外的数据丢失。

  • 数据质量管理:在整个迁移过程中,应持续关注数据质量,包括完整性、准确性和一致性。

  • 测试和验证:在正式投入使用前,对数据库进行充分的测试,验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应用程序的功能性。

三.编制与调试应用程序

数据库应用程序的设计应该与数据库设计并行进行。在数据库实施阶段,当数据库结构建立好后,就可以开始编制与调试数据库的应用程序了,也就是说,编制与调试应用程序是与组织数据入库同步进行的。调试应用程序时由于数据入库尚未完成,可先使用模拟数据。

四.数据库试运行

数据库试运行(也称为联合调试)是数据库实施过程中的一个关键阶段。它不仅涉及到应用程序与数据库结构的综合测试,还包括性能评估、故障恢复方案的设计,以及安全性和事务控制的考虑。以下是试运行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

1. 功能测试

  • 实际运行应用程序,执行对数据库的各种操作,以测试应用程序的所有功能是否按预期工作。
  • 包括对数据库的增删改查操作、界面功能、用户交互等进行全面的测试。

2. 性能测试

  • 测量系统的性能指标,如响应时间、并发处理能力、资源消耗等,以分析是否符合设计目标。
  • 对比物理设计阶段的估算指标与实际测量结果,以评估性能的合理性。

3. 数据库的再组织

  • 针对环境需求的变化或性能问题,设计者可能需要对数据库的概念、逻辑和物理结构进行改变。
  • 多数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了数据库再组织的应用程序或工具。

4. 故障恢复方案设计

  • 根据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的故障恢复手段,确定系统记录的物理参数、缓冲区设置、逻辑块长度、物理设备等。
  • 如果系统不提供完善的故障恢复手段,则需要设计人工备份方案。

5. 安全性考虑

  • 设计存取权限规则,以满足用户对数据的安全需求。
  • 利用子模式(视图)或应用程序中的密码机制来实现不同级别的使用者的安全控制。

6. 事务控制

  • 大多数数据库管理系统支持事务概念,以保证在多用户环境下的数据完整性和一致性。
  • 事务控制可以是系统自动控制或人工控制。设计时需考虑封锁粒度(如表级、页面级、记录级)和并发控制性能。

7. 分期输入数据

  • 为减轻数据入库工作量,可以采用分期输入数据的方法,即先输入一小批量数据供联合调试使用,待试运行基本合格后再输入大批量数据。

8. 转储和恢复工作

  • 在试运行阶段,由于系统可能不稳定,因此必须做好数据库的转储和恢复工作,以减少故障对数据库的影响。

整个数据库试运行阶段是数据库开发周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确保数据库系统能够在真实环境中稳定、高效地运行,同时满足安全性、完整性、一致性和可恢复性等要求。

你可能感兴趣的:(数据库,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