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23

                                                                   弘扬科学家精神,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

       近日,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旨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意见》指出,人才是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支撑力量,要引导广大人才弘扬科学家精神、扎根边疆、奉献边疆。

      在新疆广袤大地上,处处闪动着科学家默默耕耘奉献的身影,处处闪耀着伟大的科学家精神。从勇闯罗布泊调查新疆自然资源牺牲的彭加木,到60年不改初心筑起绿色屏障的世界治沙专家刘铭庭;从被当地维吾尔族乡亲称为“水神”的水利专家王蔚,到与羊共舞六十载被誉为“中国军垦细毛羊之父”的刘守仁……一代代科学家扎根新疆、奉献新疆,为建设美丽新疆、共圆祖国梦想注入强大动力,矗立起科学家精神的不朽丰碑。新中国成立以来扎根边疆作出巨大贡献的明星闪耀,除了以上广为人知的专家,还有很多科学家、学者等默默无闻地奉献着青春和智慧。

      怀爱国之心立强国之志践报国之行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之初,作为新中国第一批大学生,吴明珠决定远赴新疆工作,从此便扎根于此,开启寻找和培育瓜种之路。60多年里,吴明珠院士共主持培育出30多个西甜瓜品种,构建起我国领先的西甜瓜育种技术平台。

       “把我分配到祖国的边疆去。”这是著名治沙专家刘铭庭,在1957年给当时的高等教育部部长杨秀峰信中的一句话。因为这句承诺,他一干就是60余年。他发明的用洪水冲刷引种红柳和其他固沙植物的方法在全疆推广,扩繁红柳数百万亩,在沙漠边缘筑起了绿色屏障。

       从放弃在昆明的优越条件远赴新疆荒滩戈壁起,管开云就将根扎在了这片土地上。在这里,管开云成功收集保育了700多种荒漠植物,使吐鲁番沙漠植物园成为全世界收集保育中亚干旱区荒漠植物种类最多的植物园,也为推动干旱区种质资源的保护和研究作出了杰出贡献。

       阿布力米提·伊力是一名在新疆成长的维吾尔族科研人员。一直从事民族药研究,26年来,在组织培养下,从一名青年学生,成长为研究员、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导师,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深入挖掘维吾尔药精华,研发出一批具有降血糖、降血脂作用的产品,促进了维吾尔药的现代化发展,并开辟了民族药大分子有效质基础系统研究这一新研究领域。

       践行科学家精神矢志扎根边疆书写壮美篇章

      1988年从新疆八一农学院农学系毕业后,李雪源就一直从事棉花育种工作,至今已经30余载。在李雪源的书桌上,摆放的不仅仅是棉花育种的书籍,还有育肥、推广等其他书籍。如今,新疆的棉花育种技术已达到分子级别,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这方面,科技工作者功不可没。

      新疆物种资源丰富,最大的难关在“水”。作为阿克苏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研究员,47岁的麦麦提·亚生将“节水”作为农业技术推广的第一道门槛。1998年,他首次在农业技术推广站推行节水农业工程,最终在荒漠戈壁滩中打造出绿洲,

      来自天津大学化工学院的张金利教授,从2003年起通过校际合作、人才援疆等方式在石河子大学开展工作至今,把自己人生最好的年华留在了石河子大学。张教授本人也成为“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带头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2006年,因为国防科研的需要,我走进了新疆戈壁深处,从此每年野外工作时间在9个月以上,至今已有13年……”一位中年教师向台下的青年学子讲述了他在戈壁荒漠中的困难、执着与坚守,勉励学子们志存高远、科技报国。这位中年教师,是东华理工大学铀矿冶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曾获“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江西省“最美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的周义朋博士。十几年来,他扎根边疆勘探一线,用他的默默奉献,谱写了一曲当代中青年知识分子为国为民的忠诚之歌。

       天山南北,科技力量蓬勃而起,科技人才生生不息,科学家精神薪火相传。我们新时代的新青年要不断重温他们爱国奋斗的峥嵘岁月,学习他们的光荣事迹,进一步传承老科学家精神,弘扬践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主动肩负历史重任,用实际行动践行科学报国、科技戍边的初心使命,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科技创新的排头兵。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2-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