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初中心理健康工作坊现场会回顾

2019年10月25-27日,我参加了在潍坊市举行的山东省“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工程省级工作坊现场会(初中心理健康学科)。

会议地点在潍城区潍州麓台学校,这所学校是一所2017年刚刚建校的公助民办学校,九年一贯制,收费入学。

工作坊是由省中小学师资培训中心主办,参会主讲专家多为省、济南市区、潍坊市区的心理教研员,山师心理系教授等。

学生团体辅导设计与应用

第一场报告是山师心理学院的常淑敏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的《学生团体辅导设计与应用》,常博士用一下午的时间讲了团体辅导的概念、性质、理念、专业性,然后讲了如何写团辅方案、如何选用合适的理论设计相联系的活动,还给我们看了她给大学生做的团辅《我与爱情有个约会》的案例,最后给我们留下了人际沟通的团辅案例。

她提到,团体辅导首先是专业助人性的,那么在这个10人小团体里,是如何通过5-8次活动达到改变一个人的行为模式目的的呢?首先团辅的服务对象有一定的同质性,比如这些人都是人际沟通不良的学生,这些学生都存在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而且这些学生有共同诉求,即想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更好的状态,那么这个团体的目标就是一致的。所以团体具有发展性。

其次一个人原态的生活互动模式或者认知观念可能是不健康的,那么就可以在设计好的活动中反复训练强化,那么这些专业、有意义的人际互动就可以代替原有的不健康互动,从而达到使服务对象更好的目的。这些有意义的活动可以称作是结构性。然后团体还要有封闭性,就像是插班生是不太好的一样。

她提到,因为团辅这个事在周边或者说省内科班之中,也没有特别丰富的实践经验,所以她跟随台湾的心理咨商的一些人学了团体工作坊,比如赖念华教授的表达性艺术治疗(我也接触过),还有机构京师博仁的工作坊,更有专业性。

她的《我和爱情有个约会》的团辅课有些趣味,五次课分别是相识、爱的模样(用一个动物来代表自己在爱情中的样子)、写出我的征婚启事、有“性”的讨论、晒晒真心话。她的团辅课跟我们的有些不同,大概就是旁边还围了一圈要给予教学的心理系学生。


团辅的整个流程大概就是开始阶段(成员们互相认识)、转换阶段(成员们彼此熟悉并产生信任感安全感,对于团体产生粘性)、工作阶段(为达到目标而设计活动)、结束阶段(处理离别情绪)。

那么每次团辅课都怎么开呢?先热身,再发展活动,再总结。

为达到目标进行的活动肯定是团辅的核心,这个活动不能瞎拼凑,一定是要有各种各样的心理学理论基础铺垫的。

一个团辅课整个阶段结束后,成员彼此之间,成员和带领者之间会产生情感的联系,就还蛮珍贵的。


第二天上午

学习主题心理课展示

上午来自省内各地的老师共展示了三堂学习心理主题的心理课,分别是青岛莱西市第四中学张淑娟老师的《爱上学科学习》,淄博张店齐德学校孝玲玲的《学习困境我不怕》,潍城区心理教研员王方的《just do it》。

学习心理主题的心理课难讲,因为容易讲空讲虚,给定一个主题,怎么着竭尽全力达到让学生喜欢上学习,这本来是一个宏大的事情,却要在一节课里说明,不容易。

《爱上学科学习》这节课,主要采用了体验对七种不同学科的爱憎情感,然后通过认知情感的改变,将讨厌的情绪变成喜爱的情绪来实现。课堂流程是用动作手势来表达对最喜欢学科的喜爱(热身导入),小组讨论为什么喜爱特定学科,对于喜欢的学科是怎样学习的,之后用七色木块代表七种学科,用一个沙具代表自己,在白纸上摆出自己跟七个学科的关系,把分数赋予给喜欢的学科和不喜欢的学科,比如最喜欢打10分,最不喜欢打1分。然后出示一段心理学研究:喜欢就会学得好,不喜欢就学不好(大意),教师此时进行催眠冥想,让学生给自己心理暗示,自己是可以喜欢上那个不喜欢的学科的。再重新给不喜欢的学科打分,此时分数都上升了。结束阶段是喜欢还要用行动来表示。

《学习困境我不怕》这节课是由孝玲玲老师上的,热身活动中她让同学们用四种不同的速率来做拍拍操,体验容易和困难任务的不同。之后她使用学生小林的学习困境为案例,小林因为学习效率低下、考试失败,家长批评,小组同学埋怨,老师批评,遂产生放弃学习的行为,比如上课趴着睡觉、不写作业等。之后出示学习状态测量表,让学生自测是否也遇到了学习困境和瓶颈,写下测量得分和自己具体的学习困境问题,小组内群策群力解决问题。老师结语中使用文言文《梁惠王》中的对话提升:“不干与干不了,有什么区别吗?”“如果做自己的本职工作说自己干不了,那是因为他不想干,而不是干不了。”最后老师揭示,小林其实是总统林肯,生命中屡次失败屡次奋起,逆境打败弱者,造就强者。

王方老师讲了一节《just do it》的学习行动力课,说明了行动力的强弱决定人的命运,通过视频观看说明人的遗憾不是自己未做,而是这一生自己本可以做但没做到。只有行动才能决定人的价值。案例选用两个同学度过周末的方式对比,一个同学做了很多事效率高,另一个同学做事拖拉要熬夜到很晚,那么不良的学习环境、自制力、无兴趣都可能是影响因素,那么有许多策略可以使用到提升行动力之中,比如制定计划、分步执行,自我监督,使用时间管理四象限法则等。



第二天下午

学习心理辅导专题报告《学习,想说爱你不容易》

第二天下午,潍坊市心理教研员宋冰冰做了专题报告,她的导入生动而引人思考,热爱学习是孩子的天性,但我们的孩子却总是因为外力的逼迫而学习,可能孩子有一个学习不好就不爱孩子的爸爸或妈妈,或者说老师教的方法欠妥,导致厌学情绪、分心、马虎、低效等等,她用了三个打渔人的故事来形容心理健康教育,下游总是有人溺水,在下游救人只是补救,在上游劝阻能解决部分人溺水的问题,这是预防作用,而能根本解决问题的是在上游就教会人游泳,这是发展性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这条河流,厌学的学生是溺水者,心理老师的职责就是教会孩子游泳,让孩子爱上学习。

学习心理辅导应该侧重于让学生用积极的心态进行学习,在初中阶段,根据2012版纲要,首要解决的两个问题是激发学习动机(如何让孩子愿意学),和培养有效学习策略(会学)。

学习动机有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外部动机比如有形的物质奖励只对低年级孩子有效,初中以上学生只有无形的动机才对他们有效。内部动机即人的各种层次的需求,为获得尊重和自我实现的学习动机动力最强。并且跟追求成功相比,初中生更有强烈的回避失败的倾向,所以他们喜欢选择容易的任务,这样就可以给自己找理由,如果失败不是因为我不努力,而是任务太艰难。

那么如何激发学习动机呢?外部动机可以通过创造外部条件来激发,比如获得奖赏、称赞、好成绩等,但外部控制时间长了, 就会失效,也会磨灭内部学习动机,比如考试分数高了,我就给你多少物质奖励这种很容易失效。再比如如果奖赏高过孩子认为自己实际付出的努力时,孩子也不会认可这种奖励,奖赏应与实际付出一致,让孩子觉得自己无愧于这种奖赏。

内部动机如何激发呢?让孩子多体验成功经历,形成自我效能感,孩子就逐渐自信了。比如可以找一个跟他学习水平相近的人,模仿对方的学习行为。对于回避失败的孩子,让他明白勤奋比聪明更重要。同时要多激发内部动机,少激发外部动机。

那么如何会学呢?她构建了一个学习策略体系。

学习过程就是一个认知过程,人每天有很多瞬时记忆,学习的过程是把瞬时记忆变成短时记忆,再变成长时记忆。元认知策略就是当脑海中有一个目标(比如考好),那么我们就会自我监控自己的行为,根据目标的高低来时时自我调节。

那么如何设计一堂学习心理主题的心理课呢?

作为心理老师,首先应该传递正确的理念,三观要正,对于学生价值观的偏颇,要进行引导。其次老师这个职业应该先是一个理性的人,逻辑清晰,而同时心理老师又兼有情感的感性。心理课堂也应该注重体验,不能单纯是知识传授。

主题选择应了解学生目前可能存在的问题,观察学生中发生了什么,调查这是普遍现象吗?可以个体辅导的就不用上课了。分析这个现象折射了什么样的心理需求,此时才做主题选择。选择针对性强和操作性强的内容。

然后她讲了一些心理课上容易出现的问题毛病,比如没有逻辑,比如老师反馈没有功底,用非常好、很棒来泛泛说明,还老问“你有什么感受”这种笼统的问题,或者“是不是对不对”这种封闭式问题。

宋教研员评价了一些课堂的实例,指出心理课的设计上易出现的问题,十分犀利。


第二天晚上

我爱我家——家庭治疗初体验

晚上时,济南天桥区的教研员张海霞老师做了一场20多人的家庭治疗工作坊,这是四个主题活动之一,我报名了该项学习。

因为工作坊不让拍摄,所以没有照片。

一开始,她使用了“社会计量”这个活动,所有人围成一圈,带领者提出一个问题,有共同答案的人向前走一步,问题逐层深入,大家继续向前走。活动很快做完了,当作热身。

第二个活动是她在地面上摆放了许多动物照片,让参加者选出能代表自己和家庭成员的动物,两人一组交流,说说为什么。这个活动采用了投射的理论,参加者都对自己选择的形象对照自己的家庭关系有恍然大悟的感受。

随后张老师使用视频《宝贝、我是你的榜样》来说明孩子是家长的复印件、镜子的概念,作家王朔小时候就与父母关系不好,用阿德勒的话来说,幸运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电视剧《都挺好》也重复着这个概念。

那么一个家庭有家庭生命周期,新婚期、育儿期、教育期、四十岁、向老期、空巢期、老年期。婚姻满意度随年龄增长呈倒U型曲线,四十岁为满意度低谷。

家庭也有着代际遗传,她用了一个动画《光之塔》来说明生活模式是在一辈辈中遗传的,一般来说,下一代会模仿与重复上一代的生活模式,如果你满意自己的原生家庭,那么没问题。如果不满意的话,就调整自己这代的模式,再传递给下一代。

剩下的时间她指导我们画出了自己的“家谱图”。


网上搜的范式


图例含义

体验式的工作坊总能让人感觉对自己的生活有所感悟,有所启发和有所反思,效果也较好。



第三天上午

三所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典型经验交流

心理教师的角色定位与职能

潍坊外国语学校、滨州惠民中学、乳山育黎镇中学进行了特色心理健康工作经验交流。

最后省心理健康研究会副会长张金宝做了《学校心理教师的定位与职能》,他提到,心理老师在学校中承担多种职责,首先负责面向全校学生的心理课程,建设规划心理辅导中心,为个别学生开展团体辅导与个体辅导,进行评估与转介,面向教师、家长进行辅导,还应有顾问职能等。

你可能感兴趣的:(省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初中心理健康工作坊现场会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