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习惯的养成,你可能不知道的知识

在我们的所有行为中,有大约45%的是由潜意识自动完成的,而且这个过程我们不会察觉。比如起床后洗脸刷牙,不用经过思考,我们的身体在潜意识控制下就自动去做了。再比如开车,对任何人来说,边开车边想工作上的事是“日常基础操作”。潜意识自动处理任务会遵循一定的“模板”,这个“模板”就是习惯


01 养成新习惯多重要?习惯决定命运!


我们常听说一句话,叫做“习惯决定命运”,这是非常有道理的。任何一个长远目标的实现,都需要日复一日地耕作,这个过程靠的是习惯而不是强迫


到底什么情况下习惯会起作用呢?就是意识主动或被动放弃决定权的时候。


意识主动放弃决定权,就是说有些事我们明白按习惯做就好,比如刷牙。意识被动放弃决定权的情况,往往是自控力薄弱的时候,或者诱惑大于自控力的时候,比如嗜甜的人面对甜品的诱惑控制不住自己。需要强调一点,不同的东西对不同的人诱惑力是不一样的。有的人抵抗不了甜食的诱惑,但这事对另外一些人来说却轻而易举。


既然习惯这么重要,我们当然希望自己多一些好习惯,少一些坏习惯啦。要想让田园不荒芜,最好的办法是种上庄稼,而不是持续除草。培养习惯也是一样,多养成好习惯,坏习惯就会变少。


02 养成新习惯需要多久


关于养成新习惯所需要的时间,可能你曾听说过“21天养成新习惯”,但这毫无依据。这一谬论来自一位整形外科医生麦克斯威尔·马尔茨。马尔茨发现,截肢手术后患者大约需要21天来适应肢体残缺的事实,因此,他理所当然地认为人们适应任何生活变化所需的时间都是21天。但事实上,新习惯的养成到底需要多久,是因人而异因习惯而异的。拿玩游戏来说,爱玩游戏的人可能仅仅几天就会迷上一款新游戏,但对不爱玩游戏的人来说,可能几个月也没法迷上这款游戏。2009年《欧洲社会心理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发现:一个行为变成习惯所需的时间平均为66天,但是不同行为所需的时间差别很大,大多从18天到254天不等


03 对习惯与毅力的认知误区


很多人都认为干成一件大事需要超强的毅力,这是完全错误的认知。越是难以达到的目标,越是靠习惯。这不是说毅力没用,毅力的作用在于养成新习惯。就是说,一旦我们树立了一个长远目标,我们要把做具体工作培养成习惯,培养习惯的过程需要毅力,达成目标需要习惯。习惯一旦养成,每天为目标而工作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不做反而会不舒服。


也许你会说自己毅力特别差,总是半途而废。人与人的毅力虽然有差异,但有一点大家都一样,那就是毅力都有上限,挑战超过毅力的负荷,谁都会放弃。所以问题根本不是缺乏毅力,而是怎样合理利用自己的毅力,即怎么让难度刚刚好。有2个窍门,非常实用。


首先,赋予行动重大意义,可以明显降低难度。举个简单的例子,很多人不喜欢跑步,但假如每跑一公里能获得1万元,这些人肯定会抢着去跑。其次,把任务分解到难度刚刚好的程度,而不是平均分解。举例来说,假如你想一年内写50万字的小说,平均每天写1360个字就是不合理的,因为一开始你的能力可能只能每天写500字。所以在开始的时候你每天的任务应该定在500字以内,每天坚持写,你就会发现越写每天能能写的字越多,甚至最后可能提前完成任务。这个过程是个循序渐进、不断加强的过程,而不是一个平均的过程。


04 新习惯是是怎么养成的

习惯的执行是低能耗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做习惯的事会觉得轻松,做不习惯的事会觉得累。习惯之所以低能耗,是因为每个习惯在我们的大脑中都有对应的神经同路,这个同路是一列神经元的突触连接起来形成的,是真实存在的。


所以习惯的养成就是神经同路的形成过程。我们的大脑喜欢按照既定习惯行事,所以它是稳定的,这非常有利于大脑进行低耗、高效工作。试想,如果我们没有一些固定习惯,喜好变化无常,还有谁能做成一件事呢?凡事都有两面性,大脑的稳定性也是,它在我们改变坏习惯培养好习惯时就成了莫大的阻力。这就是为什么培养新习惯往往需要很久,而且过程需要耗费很多毅力和精力。


不过,新习惯的养成没有捷径,就是靠不断重复,直到被大脑“认可”,即在大脑中形成一条神经通路。在这个过程中,积极的反馈也必不可少,每一点进步都有愉悦反馈,将会大大助力新习惯的养成。


05 新习惯养成的标志


我们怎么知道新习惯已经养成?如果抵触情绪正在变弱,说明新习惯接近养成;如果抵触情绪完全消失,甚至产生了喜爱,说明新习惯已经养成。需要强调的是,漏掉一天,理论上并不影响新习惯的养成。但是连续的状态,中间出现断档,会在心理上造成冲击,有点类似“破窗效应”,断档会越来越多,最后可能直接放弃了。


一点浅知愚见,与君共勉。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新习惯的养成,你可能不知道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