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女儿的第579封信 亚里士多德的客观世界

田园:

宝贝女儿好!

你的关键词:爸买鸡腿不要、直奔三期游玩、假装敲门找园、小奥碗中勺捣、橙子米汤大米、客厅大人电视、明早绘画我去、不让妈妈着急、羽球呼啦长时、爸爸不如我妈。

哥哥关键词:放学归来外玩、三期一圈回家、返校拿科试卷、晚间水浒餐桌、饭后理发顶长、买四各色手环、好看价值观弃、五十买爸买西、羽球纠缠妈妹、睡读忘却纪念。

爸爸关键词:亚里多德主客、判断观察世界、美国小学教育、观点事实分辨、晚归羽球陪孩、呼啦转圈未得、豆浆米饭备好、早起妻菜辛劳、背包二中杠哥、高铁书信省时。

昨天,咱们谈了伊壁鸠鲁的快乐哲学。今天,咱们还是跟着吴军博士,学习一下亚里士多德的,如何判断主观感受,和客观世界的区别。

提起亚里士多德,咱们就要想起,三个关键字,苏柏亚。这是爸爸记忆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一个小技巧。咱们生活中有苏泊尔这个品牌,就可以联想到苏柏亚。

并且,他们依次是祖师、师父和徒弟的递进关系。也就是,苏格拉底是柏拉图的老师,柏拉图是亚里士多德的老师。还有,亚里士多德是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

前三位,对西方文化的影响,堪比孔孟对我们中华文化的重要性。亚历山大大帝,更是年纪轻轻,就成为一代战神,因统一希腊,征服埃及,灭掉波斯帝国,而闻名于世。不过,他建造的帝国,在他英年早逝之后,也分崩离析。

咱们说回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3-322,61岁去世,年龄和李白一样大,比杜甫多活了三岁。

他是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柏拉图的高足弟子。在拉斐尔的名画《雅典学院》中,亚里士多德和老师柏拉图,一起站在画面的最中央,并肩而行,可见其在学术史上的地位。

哥哥对这幅画,非常了解。爸爸了解不多。

柏拉图重视的是理念的研究。但亚里士多德更重视,通过研究现实世界的各种特殊事物,去了解现实世界背后的,深层原理。这也是为什么,亚里士多德做了大量自然科学的研究,包括植物学、动物学、物理学、化学等等。

亚里士多德认为,客观世界,是我们形成主观看法的基础,自然界是客观的、真实的存在。因此,我们可以在客观世界中,寻求判断的标准。

一座山高还是不高,是可以有客观标准的,比如海拔。朋友对自己好不好,也不能以自己的感受,或者别人的感受说了算,这里面一定存在一个客观的标准。比如他是否尊重你的利益,是否帮助你成长进步。

简而言之,亚里士多德把哲学,从过去单纯的主观思辨中,提取了出来,强调我们应该关注客观世界,在对客观世界的研究中,建立起,对世界的准确认识。

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可以给我们以下启示。

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平衡我们自身感受,和现实世界真实性的方法。他也启发我们,当自身感受和现实世界,真实性不一致时,应该怎么办。

首先我们要明确,现实世界的真实性。这是一个主轴,我们的行为,不应该太偏离这个主轴。如果我们的判断,距离现实世界这个主轴太远,那大概率是我们哪里出错了。

其次,人的属性,首先是自己最个性化的属性,然后才是群体的属性,而个体的感受和群体的认知,常常会有矛盾。这时,每个人在潜意识里,都会觉得自己的感受,才是最重要的。

吴军博士举了个例子,比如张三遇到一个损友李四,即使大家都劝他离开李四,如果张三个人的感受是,李四是他的朋友,对他很重要,那其他人,再怎么劝也没有用。因为张三首先是他自己,然后才是一群人中的一个。所以在张三看来,李四首先是他的朋友,其次才是其他人囗中,被批评的那个人。那么张三不会轻易,因为其他人的说法,就离开李四,也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当然,如果张三,只是一个一般朋友,我们可能,也不必多费口舌去劝他。但是对于我们的亲人,如果你明明白白看到,他在走弯路,可你越劝事情却越糟糕,越管越适得其反,这时候又该怎么办呢?

很多人说,我们要和这个亲人换位思考。其实这种情况,并不是简单的换位思考,就能解决的。

把这个问题放大了讲,一个人想要真正摆脱、改变自己过去的错误做法,就要给自己,设置新的利益目标。这个利益目标,和社会的利益目标,应该是相一致的。

这也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如何应对,很多青春期孩子的叛逆期。

一方面,我们可以明确,家长和老师在很多时候,确实比十几岁的孩子,更清楚客观的评判标准是什么。这个标准通常就是,社会的导向和大众的利益。因此家长不能一味迁就,有逆反心理的孩子。

但另一方面,家长也必须清楚,十几岁的孩子,有自己的主观利益,比如他觉得,和网上的两个小朋友打游戏更重要,因为如果不和他们一起打,就会被这个小团伙抛弃,自己就有所损失,这个损失,对他来说是真实的。

对于一个青春期的孩子来说,这种朋友之间的归属感,能为他提供安全感,是他很重要的利益。如果父母只是,逼着孩子去学习,不准打游戏,对于孩子来说,就是纯粹的利益受损,这就造成了孩子和父母的对立。

虽然在父母看来,游戏中获得的安全感,可能是毫无意义的。但我们要明白,那个青春期的孩子,他首先是自己,然后才是父母的孩子、班上的学生。

家长和老师要做的,是帮助孩子,设定一个他自己能够体会到、自己认可,同时和社会目标也一致的目标。

比如,帮助孩子找两个伙伴,一同参加机器人竞赛,他就可以从这个群体中,获得归属感,他也会本能地,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努力,而这时孩子的努力方向,就和父母的判断一致了。

孩子还小的时候,有的家长可以用权威来压制他,有问题也不一定能发现。当孩子十多岁后,压制不起作用,问题就显现出来了。在家长看来,孩子是进入了叛逆期,而在孩子看来,是家长在损害他的利益。等孩子成年了,自己也有了更多的阅历经验,能看到自己设定什么样的利益目标,和社会的利益一致,这时他也就“不叛逆”了。

当然,作为家长,不希望孩子,非要走过很多弯路,才能回到正轨,这样孩子可能会,失去很多机会,耽误了自己。

但家长也要明白,孩子有自己的利益,一味地压制和强迫他服从,是没有用的,只有用孩子自己也能够接受的方式,家长才有可能,对孩子做出有效的引导。

总之,吴军博士根据亚里士多德的哲学观,用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融合程度,分析了和叛逆孩子的沟通方式。

爸爸对叛逆的理解,是这样的。叛逆,其实是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沟通,出现问题的,集中爆发。只不过这个爆发点,正好和孩子试图独立的年龄相吻合。因此,人们把孩子的青春期,简单粗暴的称为叛逆期。

爸爸认为,家长只要能,随时回忆自己的童年,并对比孩子现在的各种表现,是完全能和孩子进行无障碍沟通的。也就是,家长要随时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孩子的行为。

咱们还是回到主题。如何判断,主观感受和客观世界,之间的区别。其实,这一点,咱们之前也说过,在生活中,爸爸会陪你们,多多练习区分事实和观点。练习的多了,主观感受和客观世界的界限,就会非常明显。

比如,今天的气温是十五度,这就是一个事实,因为它有客观标准来对比。这样的天气,爸爸感觉很温暖,这就是爸爸的观点。因为,有很多人,在这样的气温中,会感到有些冷。

当然,体感的冷热,除了受外界的气温影响,还会受到风力大小的影响。同样的气温,在不同风力之下,人的冷热感受是不一样的。

人的冷暖感受,是皮肤对表面散热快慢的体察。皮肤散热快了,就会感受到凉快,或者寒冷。皮肤散热慢,或者无法散热,就会感受到暖和,或者炎热。因此,人的冷暖,主要由,外界温度和风力大小,所影响。

这个例子,可以帮我们区分,客观世界和主观感受的区别,也是就事实和观点的区别。

总之,我们要像亚里士多德一样,注重对客观世界的研究,多多学习知识,让我们不迷惑于自己的主观臆断。

昨晚,爸爸陪你,打了一会羽毛球,没有陪哥哥打。随后,爸爸跟你学习了一会,转呼啦圈,最终也没能得到要领。下周,爸爸还会接着,跟你学转呼啦圈。

刚才,爸爸给妈妈打电话。妈妈说,正走在送你去绘画的路上,快要迟到了。看来,你不想去幼儿园或课外班,也有一个小周期。爸爸隔一段时间,也会有不想上班的感觉。这样的感觉很正常。咱们要在平时,主动体察、了解,自己的情绪周期,并想办法积极调整。

开始检票了。

咱们明晚九点半,客厅见!

爱你的爸爸!

2021.04.10

你可能感兴趣的:(给女儿的第579封信 亚里士多德的客观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