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子道家思想66


段落九

原文:文子曰:不求可非之行,不憎人之非己,修足誉之德,不求人之誉己。不能使祸无至,信己之不迎也,不能使福必来,信己之不让也。祸之至非己之所生,故穷而不忧,福之来非己之所成,故通而不矜,是故闲居而乐,无为而治。

注释:文子认为:不去做可能会被他人指责的并非仁义道德的行为,也不憎恨他人对自己正确的或者不正确的指责非难,只是做好自己应该做的职责,累积足以让天下人称赞效法的美德,却不祈求他人对自己的品行进行夸赞,只是做好自己应尽的人的责任。这样做了之后,不能确定使祸患一定不会出现,但是确定自己不会无缘无故的招徕祸患,不能确定使福德一定会到来,但是确定自己不会推让必至应得之福。所以如果祸患出现了,也不是我个人能力能够解决的时候(因为是天地时势、人治成败造成的祸患所以无可避免),即使没有办法应对也不会过分担忧(忧既不可解祸,忧之何用,安之若素可也),福德如果到来了,即使不是我刻意争取的,那么只要是得之合情合理合法,则得之,既然是我应该做的事情,那就坦然接受而不要大肆张扬,得意忘形(戒骄戒躁),所以能够悠闲的安渡于快乐的人世,始终清静无为而无所用心。

有言:自修,循道,无为。

老子曰:“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是以福祸相依,唯人自招,利害相随,唯人自致。所谓福者,积善而厚德所致也,故福不求而自生也;所谓祸者,积恶而杀身所得也,故祸不去而自贼也。善何以积,生生不息则善在焉,恶何以积,杀杀不止则恶积焉。然则何以断善恶乎?有小善恶,大善恶。身边之善恶,人群之善恶,社会时代之善恶为小善恶。人类种族之死生,世界环境之臧否,道理时势之顺逆为大善恶。而人之境界不同,善恶之判断有异,则今日以为之善举或为他日无心之恶端,今日刻意之恶作或开他日意外之善行,是以说祸福相连,因缘际会,损益加减,非大通之人不可预知。故曰,非圣人无以权衡之,无以裁撤之,无以抉择之,以权衡之难,责任之重也。而所谓具有大仁、大智、大勇者,能够察往知来,辨析祸福,通晓变化,虽不能拆解连环,亦可以做到见微知著,顺其自然也。

所以明君子可以不为福始,不为祸先者,以其能够通达天地之道理,知晓变化之时势,因此动静、进退顺随大道而行,福来,让无可让,则受之,祸来,避无可避,则当之,可谓祸福无所动于心也。其能几于清静无为之境者,则可以等祸福,齐死生,求大同也。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子道家思想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