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家庭婴幼儿照护支持是二孩时代实现幼有所育的关键。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为切实解决婴幼儿照护服务“刚需”难题,需要尽快从家庭的实际困境和需求出发,推动实现幼有所育。基于此,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采用目的性抽样,从我国东、中、西部各抽取两个省,每个省结合经济水平和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情况各选择两个代表性城市共6个省12个市,山东省济南市、青岛市,辽宁省大连市、沈阳市,四川省成都市、绵阳市,贵州省遵义市、铜仁市,河南省郑州市、焦作市,山西省长治市、晋中市,对其中3岁以下婴幼儿家庭进行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11453份,对家庭社会支持的获得感与期待进行剖析,并将一孩和二孩家庭进行比较,以为全面两孩政策下婴幼儿照护家庭支持体系的构建提供基于循证的参考与依据。
“
家庭育儿压力、母职困境与社会支持现状
”
1
(一)当前家庭育儿压力普遍较高,二孩家庭压力更大
1.家庭育儿压力较高,子女教育成为最大挑战。育儿压力是父母在教养子女过程中的主观感受,反映了父母的养育体验。调查结果表明,父母育儿压力整体较高,总分(3.04)高于理论中值水平。
2.家庭抚育成本高昂,住房压力和早期教育服务压力最大。当前家庭在婴幼儿抚育上成本较高,有50.49%的家庭每月的育儿成本为2000元以上。在所有的育儿支出中,住房压力最大(37.35%),其次便是早期教育服务的压力(36.84%),压力远高于食品支出(9.92%)、保姆费(6.95%)、医疗费(5.83%)等。
3.二孩家庭育儿压力显著高于一孩家庭。对于二孩家庭而言,养育子女数量更多,父母双方的经济、时间、情感等投入也会更高。二孩家庭抚育成本相对一孩家庭更高。
(二)育儿—工作难平衡,母亲面临较大职场困境
超过1/3母亲迫于照护压力回归家庭,二孩家庭母亲面临更大的职业发展困境调查显示,超过八成(81.27%)二孩家庭中的母亲表示生育二孩会影响其职业发展,其中低收入家庭中的母亲更易离开职场。同时,母亲学历越低,更易中断职业回归家庭。
(三)家庭社会支持普遍匮乏,对教育支持最为迫切
1.家庭内部支持以祖辈为主,父亲参与严重不足。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当家 庭 开 始生育二孩时,祖辈支持明显减少,抚育孩子的压力更多地增加到母亲肩上。父亲参与不足,与孩子互动时间远低于母亲。近年来,父亲参与受到学界和社会的日益重视。父亲参与对孩子健全人格的形成和良好身心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效应,也利于提升妻子的生活幸福感。然而,当前在家庭婴幼儿照护中,父亲参与严重不足,仅占17.8%。
2.家庭对教育支持的需求最为迫切,但实际所获支持有限。家庭对教育支持需求最旺盛,一孩家庭最期待育儿指导,二孩家庭更迫切解决入托问题。
由上可知,教育支持是当前所有家庭最迫切需要的,然而经调查发现,父母感知到的教育支持基本处于中等水平。而信息性支持得分最低,表明家庭接受到来自外界提供的育儿建议、信息或方法较少。本研究发现,当前有95.54%的家庭表示在育儿过程中面临不同程度的困惑。然而,当前家庭获得科学育儿知识或经验的渠道非常有限,基本主要依靠自己查询网络(39.02%)或者购买育儿相关的书籍(35.08%),还有少部分会咨询专门的教育机构(16.87%)或询问长辈(9.03%)。
1
“
家庭婴幼儿照护压力与困境的
成因探析
”
(一)历史短板:婴幼儿照护服务长期边缘化,家庭外部支持系统尚未建立。
首先,托育服务资源严重匮乏。目前,全国婴幼儿在各类托育机构的入托率仅为5.5%,远低于一些发达国家50%的比例。其次,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家庭对婴幼儿早期发展重要性的认识也在不断提高,对于早期教育有了新的要求,对育儿支持和指导的需求日益迫切,传统上依靠家庭实现的婴幼儿照护正面临挑战。再次,家庭育儿的经济支持措施缺位。当前我国相关育儿补助尚处在补救性政策阶段,例如对重大疾病和贫困家庭的补助。
(二)时代挑战:二孩比例攀升,家庭内部支持网络弱化。
研究发现,二孩家庭的养育压力要显著高于一孩家庭。在面临巨大的照护困境下,不少家庭选择将照护孩子的重任压在祖辈身上。然而,伴随着延迟退休政策的逐步落地,以及祖辈在子女生育第二个孩子时年岁增高,健康状况下降等情况,家庭支持网络弱化,过去传统的老人照看孩子的方法将难以为继。对许多没有祖父辈协助的家庭而言,经济基础和时间充足作为养育婴幼儿的两大必需条件,在现实中却往往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三)文化制约:传统观念的渗透和影响,母亲育儿工作难平衡。
我国传统生育文化是在农耕社会中逐渐形成的。在家庭分工上,自古以来倡导男主外,女主内,传宗接代和养育子女是家中妇女的重大使命与职责。因为有哺乳期,妇女被限定在家庭这一私人领域里,将母亲与照护孩子联系在一起,而父亲则可以从事家庭之外的公共活动。在此情况下,传统观念一直深入影响家庭的分工和夫妻双方的抚育职责。在抚育孩子的过程中,母亲往往会付出更多的陪伴和情感支持,而父亲主要提供物质支持。
“
构建婴幼儿照护家庭支持体系,缓解家庭的育儿压力
”
(一)加强对家庭婴幼儿照护的支持和指导,着重加大对二孩家庭的关注与重视
首先,应加快发展多种形式的婴幼儿托育服务。通过以社区为依托,就近就便为周边的婴幼儿家庭提供小规模、“喘息式”的普惠性社区托育点及亲子活动设施;采取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方式的项目,发展普惠托育服务;鼓励中心城区范围内的商务楼宇综合设置公益性托育机构;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开设托班等,依法依规为家庭提供全日制、半日制、寄宿制、计时托管等多种形式的托育服务。其次,应拓宽育儿信息获取渠道,增强对家庭的科学育儿指导。一方面应充分借助信息化手段,加大对家庭科学育儿的宣传工作。另一方面,应加强对家庭科学育儿的专业指导。再次,应加大家庭友好政策支持力度。一是全面落实产假政策二是应尽快制定出台育儿补贴配套政策,以减缓家庭的照护压力。三是增加儿科门诊和资源,为婴幼儿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二)形成夫妻同工、祖辈适度参与的动力机制,营造家庭友好照护环境
2019年5月,全国妇联、教育部等九部门发布的《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修订)》中明确指出要重视发挥家庭各成员角色的作用。一是应积极发挥父亲在婴幼儿照护中的重要作用。营造父亲参与的良好环境,引导父亲意识到参与子女照护的意义与深远影响,启发其观念的改变,愿意和妻子一起共同积极参与育儿过程。二是对祖辈提供经济支持和服务,适当促进祖辈的积极参与。可借鉴国际经验,为祖辈隔代抚育提供抚育津贴等经济支持;同时可开展一些祖辈喜闻乐见的学习培训、咨询辅导等活动为促进祖辈高质量参与家庭教育搭建平台,从而有效地推动和谐家庭建设,形成两代父母优势互补的家庭教育合力。
(三)保障职业女性就业权,缓解育儿与工作发展的矛盾冲突
婴幼儿照护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女性的就业机会和质量,使得男女在公共领域的平等难以实现,而全面两孩政策的到来更是会加深这种影响。为此,一是应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就业原则,增强女性就业权保障制度的可操作性。二是政府应试图平衡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权益。从市场角度出发,用一定的公共政策作为补偿,避免让企业不合理地承担“性别亏损”,消除女性因抚育孩子而给企业造成的损失或不利影响。三是对于已经离开岗位,回归家庭的女性。可通过实施就业服务专项行动、开发公益性岗位等措施支持女性重返工作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