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朱元璋
元朝末年,社会大乱,烽火连天,群雄逐鹿。农民起义的领袖前后有数十人之多,为什么朱元璋能最终脱颖而出呢?这里面除了运气,也就是中国人所常说的天命,有没有其他比较明晰的原因呢?个人能力?这个理由太抽象了,失去了继续讨论的意义,能成为领袖的,哪怕是百八十个人的领袖,都是能力出众的人。我们需要一个更为具体的答案。
不卖关子了。以我的看法,朱元璋能胜出的最大理由就是他后来饱受诟病的执政风格,对官员,下属,官僚阶层高强度的管理,约束,甚至接近于冷酷无情的压榨。在朱元璋手底下做事是没什么好日子过得,谨小慎微,如履薄冰不说,工作中有点失误就有可能面临轻则停职反省,重则人头落地的严重后果。
当然,朱元璋绝不是一开始就这么做的。作为创业帝王,他本身自己就是能力卓绝的人,他依靠共同的事业,利益和国家,民族的基本情感和价值取向,团结能够团结的一切力量。但他比其它的竞争者高超的就是,当他的力量达到一定程度,可以控制局面的时候,他就毫不留情地开始了内部的清理和整肃的工作,借以来保持队伍高度的纪律性。而正是这种纪律性,恰恰是当时的中国社会所最为缺乏的力量,他将元朝末年,甚至可以进而追溯到南宋末年以来涣散的中国社会重新凝聚在一起。往大里说,这是中华帝国发展的内在诉求。
所以,朱元璋成功了。
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字国瑞, 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 汉族。原名重八,后取名兴宗,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后改名为“元璋”。明朝开国皇帝,年号洪武。
朱元璋幼时贫穷,曾为地主放牛。至正四年(1344年)入皇觉寺, 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起义反抗元朝,至正十六年(1356年)攻占集庆路,将其改名应天。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命徐达、常遇春以“驱逐胡虏,恢复中华” 为号召,举兵北伐,以推翻元朝统治。洪武元年(1368年)初,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 年号洪武。同年秋攻占大都,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又平定西南、西北、辽东等地,最终统一全国。
朱元璋在位期间,政治上废丞相和行中书省,设三司分掌权力,进一步的加强了中央集权, 严惩贪官和不法勋贵 ;军事上实施卫所制度;经济上大搞移民屯田和军屯,兴修水利,解放奴婢,减免税负,派人到全国各地丈量土地,清查户口等;文化上紧抓教育,兴科举,建立国子监培养人才 ;对外加强海外交流,恢复中华宗主国地位 。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史称洪武之治。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病逝,享年71岁,庙号太祖,谥号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葬明孝陵。 传位其孙朱允炆。
在中国正朔王朝的开国帝王中,朱元璋的苦出身那是声名卓著的。苦到什么程度呢?几乎无以言表。和大唐的李世民,宋朝的赵匡胤,东汉的刘秀根本就没法比。李世民是贵族出身,赵匡胤和刘秀最起码也是官僚家庭出身。唯一可以稍微进行一下比较的也就是汉高祖刘邦了,即便这样朱元璋也得算是高攀。刘邦再不济那也是一个正经平民出身,富贵荣华谈不上,但至少衣食无忧。
可朱元璋呢?提醒一下,感觉自己情感比较脆弱的朋友此处需要准备纸巾了。朱元璋出身于一个彻彻底底的当时社会最底层的贫苦农民家庭,用“贫无立锥之地”来形容一点都不过分,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朱元璋的父母至亲中好几位在他眼前活活饿死。他们兄弟甚至连安葬亲人的棺材都买不起,最后据说还是拜好心的邻居所赐,给了他们一小块坟地,兄弟二人找了几件破衣服包裹好尸体,总算得以将父母下葬。
朱元璋本人呢,为了活命,当过和尚,做过乞丐,四处流浪,无以为家。当过和尚这件事情我们也没有必要太较真,朱元璋还没那个福分,或者说资格。当时,做一个真正的和尚需要受戒和官方出具的度牒,就是出家资格证,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当得上的。估计朱元璋最多也就是在寺庙里充任杂役,干点僧人们不干的脏活累活,混口饭吃而已。这么说吧,朱元璋在进入起义军队伍之前,怕是真正的饱饭都没吃过几顿。
也许正是这种惨不忍睹的经历才是朱元璋真正的福分。正是后来朱元璋能够对官僚阶层痛下杀手的深层心理原因,因为他对他们怀着深深的刻骨仇恨。朱元璋所出身的社会阶层,其实和元朝的统治阶层根本沾不上边,统治者的荒淫无道,还有所谓民族感情对他而言,怕是没有什么直接的影响。倒是那些狐假虎威,作威作福的贪官污吏,尤其是那些和普通民众直接打交道的微末小官,国家政策的直接执行者让他深恶痛绝。
心底里的痛恨和以后数十年对社会的观察,使得他愈发地认定,对这一阶层的控制丝毫也不能放松。他们是一些无时无刻都想着损公肥私,并且厚颜无耻的人。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对国家和民族没有丝毫的责任感,为了自己的利益,他们什么都能做的出来。但是,他们又是国家管理不可或缺的一环,或者说工具。在这种没法解决的矛盾中,朱元璋的大明帝国,尤其是他本人执政的时候,官员们薪俸低微不说,地位也是十分卑下的。
喜欢朱元璋的人把他奉为一代明君,因为他对官吏的极尽严苛和残忍,也是因为同样的原因,另一些人对朱元璋恨之入骨,把他视为暴君的代表。据历史记载,朱元璋一朝,对官员贪腐行为的惩罚非同一般的厉害,罢官降职那都不太值得说。朱元璋直接采用的是抽筋扒皮,砍手跺脚,蒸煮烹炸这些让现代人毛骨悚然的手段,而且还动辄公开展示。大多数这些官员的所谓罪孽其实也不过就是数十两白银,甚至更为微小的损失。据历史学家统计,被朱元璋如此整肃的官员有数万人之多。可奇怪的是,这些残忍的杀戮并没有给整个明初社会带来什么负面的影响,社会异常稳定,生产迅速恢复,国力蒸蒸日上,其中原因,还是请大家自己思索吧。
朱元璋的创业生涯中,有两件具体的事情大概能算是他通往皇帝宝座的里程碑。
第一件事,朱元璋加入义军后,慷慨大度,英勇善战,很快就得到了上司郭子兴的赏识和提拔,成为了一支军队的领导人,并将他的义女许配朱元璋为妻。后来,当郭子兴受到同僚的排挤和打压,不得已投奔朱元璋时,朱元璋立刻放弃了手下军队的指挥权,将自己招募并亲自训练的,纪律森严的数万士兵交予郭子兴指挥。
尽管两人有名义上的翁婿关系,但在派系林立,混乱不堪的当时义军(红巾军)内部的权力争夺中,此举还是要冒着巨大的不确定性风险。当然,结果看来,朱元璋赢了这一局。他树立了自己重情重义,不贪慕权势的良好形象。这在乱世之中才是真正的权力基础。朱元璋显然是洞彻人心的,或者说他志存高远,他从一开始就隐约地知道,他走上的这条道路只有一个结果会带来成功。
第二件事情,是他与陈友谅的大战。这场前后持续了数年的战争对于二人来说,都是决定生死的一战,历史上对这个过程描述得已经很多了,我没有什么必要再就过程多说什么。众所周知,陈友谅号称60万的大军在鄱阳湖一战中被朱元璋击溃,此战以后,朱元璋的大明帝国就像旭日东升,再也没有什么力量能够阻止他的崛起了。这应该算是大明帝国的立国之战。
一场具体战役的成败显然是有偶然性的。但陈友谅的失败有他内在的必然性,在这场决定命运的大战前,陈友谅的整体实力,尤其是军事实力,还要稍强于朱元璋。战役过程也曾一度非常地胶着,难分胜负。但是长时间的消耗后,他队伍中原本就存在的裂痕终于扩大了,在外部强大的压力下,最后发展为不可逆转的崩溃。
显然,这种裂痕非朝夕之功,长期就存在,只不过歌舞升平的时候看不出来罢了。要说原因,大概可以归咎为陈友谅的个人性格和气质使然。陈友谅同样也出身社会下层,但比朱元璋好很多,以家庭出身,根正苗红作为比较标准,朱元璋是无可匹敌的,但凡只要是能活着的人,应该都比他日子好过。
陈友谅出身渔家,早年做过刀笔吏,尽管他也是能力非常的人,但显然他沾染了不少的官场习气。贪图享受,虚情假意,热衷于,或者说擅长于动用政治手腕维系关系。这种行为特征对于创业的帝王是致命的硬伤,一旦遭遇到来自外部的强大压力,分崩离析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从这个角度说,陈友谅的失败也可以说是注定的。
关于陈友谅同志的失败还有一种更为简洁的说法。陈友谅,原名陈九四,朱元璋呢,朱重八。一些玄学家通过复杂的易学分析,得出结论,九个四是干不过两个八的,至于为什么,那是天机,不可泄露。
朱元璋的洪武之治。
朱元璋在位期间,下令农民归耕,奖励垦荒;大搞移民屯田和军屯;组织各地农民兴修水利;大力提倡种植桑、麻、棉等经济作物和果木作物、他还徒富民,抑豪强;下令解放奴婢;减免税负,严惩贪官;派人到全国各地丈量土地,清查户口等等。
朱元璋深知灾荒给农民造成的痛苦,即位后常常减免受灾和受战争影响的地区的农民的赋税,或给以救济。多次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大型的租税蠲免。 洪武二年是明初第一次大规模地蠲免赋税。之后的三年、四年、九年,也曾在应天、河南、北平、山东、江西、两浙等地陆续蠲免赋税。 到洪武二十四年统计时天下田土,已达到3,874,746顷。 经过洪武时期的努力,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史称洪武之治。
朱元璋还十分爱惜民力,提倡节俭。在朱元璋措施的推动下,农民生产热忱高涨。明初农业发展迅速,元末农村的残破景象得以改观。农业生产的恢复发展,促进明代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朱元璋的休养生息政策巩固了新王朝的统治,稳定了农民生活,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后世对朱元璋最大的诟病是他晚年以后大肆杀戮功臣。汉高祖刘邦也干过同样的事情,但刘邦更多地是出于无奈。毕竟,汉初的皇权和明初的皇权根本不可同日而语。刘邦实际上是在冒着家国倾覆的危险四处平叛而已,而朱元璋是在掌控全局的情况下进行大范围的定点清除,而且其动作的规模和程度也确实值得商榷。
洪武十三年(1380年),朱元璋以图谋不轨之名诛杀丞相胡惟庸,屠灭三族,连坐其党羽,诛戮了一万五千多人。以后又几兴大狱,使“胡惟庸狱”不断牵连扩大。到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功臣太师李善长等人也以与胡惟庸“交通谋反”被赐死,家属七十余人全部被杀。著名儒臣宋濂只因受孙子连累,全家被贬到四川,他也病死于途中。此案延续了十年之久,前后被杀的几十家王公贵族,共三万多人。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锦衣卫指挥使参奏蓝玉谋反,朱元璋随即令人将其拿下,并由吏部审讯。三天后,朱元璋将蓝玉处死,尔后是大规模的清洗和株连。 蓝玉下狱后,狱词称同景川侯曹震、鹤庆侯张翼、舳舻侯朱寿、定远侯王弼、东莞伯何荣及吏部尚书詹徽、户部侍郎傅友文等谋反。受此案株连被杀的高官,仅列入《逆臣录》的就有两万五千人。
“胡蓝之狱”后,明太祖意尚未足,过了年余,颍国公傅友德,奏请给怀远田千亩,非但不准,反将他赐死。定远侯王弼,又奉诏赐死。宋国公冯胜亦被赐死。经过几次党狱,明初的功臣被屠戮殆尽,间接导致了明太祖死后靖难之役中朝廷无可派之将。
这番操作的结果的确让朱元璋有点尴尬,成功地打击了那些有可能招致政权颠覆的外臣,但最终制造麻烦的却是自己家里人。史书上好像有过这个情形的记载,朱元璋确立了后来的建文帝朱允炆的皇储地位后,这爷孙俩曾经有过一番对话,大意是朱元璋对孙子说,爷爷已经给你摆平了各种后患,你就好好做皇帝就成。结果朱允炆突然冒出一句,那要是我的叔叔们作乱,又该如何是好呢?据说,朱元璋听闻此言,一言不发,沉默无语。
抚今追昔,朱元璋的一生禁不住让人唏嘘慨叹。太不容易了,又太惊心动魄了。命运带给他一个如此卑贱,甚至惨绝人寰的开始,又把他推到了如此崇高的位置。一个人要在短短的70年里经受这样的颠簸,没点道行还真扛不住。
还得和刘邦相比,因为他们两人的际遇大体上还算匹配,一样的布衣天子,一样给自己创造的帝国打下了自己个性地深深络印。刘邦,宽厚,粗粝,大而化之,洒脱自然,积极进取地同时不忘及时行乐,两不耽误。朱元璋,凛冽,果敢,精益求精,结果至上,总是惦念着控制和规范一切,这多少是一种老年人的心态。没办法,早年前吃苦实在是吃得有点多了,换了谁都会心有余悸的。
朱元璋没有刘邦的那种亲和力,他是个非常严谨的人,而且异常敏感自尊,对自己的要求一丝不苟,更何况对别人。朱元璋从军前大概只是认识不多的几个大字,所谓粗通文墨。随着自己地位的提高,他不得不开始自己的文化学习生涯,这一开始就再也没有停住,直至去世。学习的效果是显著的,朱元璋晚年达到了非常高的文化水平,他的诗作和字被认为别具特色,反正刘邦是远远比不上的。这就是一个勤勉的人所达到的高度。建国后的朱元璋据统计每天平均至少要批阅200件以上的奏章。
千万不要指望朱元璋会回答你人生意义之有无这样的无脑问题。他只会要你按照他的要求去工作,而且必须还是异常努力的工作,这就是生而为人的本分,否则,他就砍了你的脑袋。过于严肃的人生已经剥夺了他所有的幽默感。有意思的是,他的子孙们最终还是用更为另类的,超现实的荒诞感弥补了老朱家幽默感的缺失。所谓,“出来混都是要还的”。
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初十(1398年6月24日),朱元璋驾崩于应天皇宫(南京故宫),下遗诏:“朕膺天命三十有一年,忧危积心,日勤不怠,务有益于民。奈起自寒微,无古人之博知,好善恶恶,不及远矣。今得万物自然之理,其奚哀念之有。皇太孙允炆仁明孝友,天下归心,宜登大位。内外文武臣僚同心辅政,以安吾民。丧祭仪物,毋用金玉。孝陵山川因其故,毋改作。天下臣民,哭临三日,皆释服,毋妨嫁娶。诸王临国中,毋至京师。诸不在令中者,推此令从事。”
不管怎样,一件事是可以明晰的,那就是朱元璋对,和曾经的他处在同一命运,而今在他治下的千万子民怀有深厚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