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间日记】 2020年9月20日

2020年9月20日

天气:小雨

【90天践行目标】(105/120)

①5:30早起

②22:30早睡

③写晨间日记


【昨日践行】

①5:42起床

②22:31入睡

③晨间日记已达成


【今日青蛙】

①写性教育笔记

②一键换机

③做Web开发作业

*昨日三只青蛙完成一只


【反思日志】

①新加入的小组会能量真是出乎意料的大鸭!光一周的小组会就有详尽的会议流程安排以及海报的制作,还有晶晶作为主持人做的专业的串词儿,简直就像是一场“小毕业典礼”一样了。一个小时的会议过程,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咱们完成了九项会议的目标,这样的高效会议也体现着咱们九十天“时间管理”的成果,这第一个小组会体验下来真的非常好!同时,还连任了记录会议内容的职位,能够每次复盘整个会议的流程以及其精要,感觉自己在接下去这个九十天会进步得更快呀!接下去的大二生活,相比大一想必是会有很大的改善啦,起飞~

②英语六级考试这一考,还真是受益颇丰啊~首先,发现自己不仅仅是预期中的考试技巧变弱了,连这种正规考试要带什么东西都记不得了——犹犹豫豫地拿上了身份证和铅笔,进了考场才“长吁一口气”——以后这种重要的事情还是很有必要在Todo上列一个清单来确保自己的前提准备充分哒;然后,六级考试的耳机也是在考前才匆匆忙忙地从衣柜里翻出来,结果入了考场却发现根本接收不到信号,只能是“独树一帜”地在考场里听收音机放听力,尝尝收到老师诧异的目光:下次考试,耳机要重买啦,而且要提前调试耳机、确保它能用!(虽然听收音也可行,但是戴上耳机的话外界的影响总是会少一些);再然后,我发觉六级考试也并不像自己想象的、其他同学说的那么可怕,也许是他们“志存高远”,但是这一次考试考下来,除了听力的这种考试模式我不太适应之外,另外的题目其实都还是相对来说易于攻克的,感觉练一些题目、提高提高词汇量就可以掌握技巧;而听力,其实自己也已经体验过“炼狱难度”了——计算机的外教线上课可比这六级英语听力折磨多了,所以其实如果仅仅抱着想要过六级的态度,难度并没有很大;而在考了这么一次“模拟考”之后,我就有些想着把分数尽量考高一些了,之后若有机会的话可以多多关注一些四六级题目的预测,把学习的重心先放到英语备试上来,为十二月的“大考”做做准备,也算是为不辜负自己这一趟的“英勇冲锋”。


【开卷有益 |知识小结】

#罗胖精选#你被困在奖励里了吗?

&内容复述

①送外卖的工作既辛苦又不安全。辛苦和不安全不是因为“送货”这件事的工作性质就是如此,而是因为骑手们必须争分夺秒地、不惜违章去完成任务。骑手争分夺秒不是因为“系统”逼着他们这么干,而是因为系统“奖励”他们这么干:他们的业绩和收入紧密相连。美团和饿了么给骑手设立了一个像打游戏一样的升级系统:你的收入不是跟劳动成正比,而是每周完成的订单数越多,每单的收入就越高——这是一个能让人发挥出最后一丝力气的系统。

②“行为设计学”,在于设置奖励制度来强化对象的行为的同时,还要求其是一个能让人上瘾的奖励制度。但是这样的系统,站在外卖骑手或是公司的角度,其实并不好。在《奖励的恶果》一书中就讲到了四个有力的证据来证实其观点,而同时它引用了一个报告分析说明了绩效工资在具有以下三个特点的工作中有效:测试都是短期的,长期的不知道;工作任务是简单的;工作表现能够直接量化。而后面两个特点,其实就对应着外卖骑手的工作。而实验表明,只要工作比较复杂,讲究一些难以量化的质量,直接的金钱刺激就完全没有效果。

③有时我们做事就是因为喜欢做这件事,比如做数学题、打篮球,这叫做“内在动力”。而为了获得奖励去做一件事,则是“外在动力”。若想要让人长期做一件事、能做好一件事、或是主动做一件事,必须是内在动力。科恩认为,奖励不但提供了一个无效的外在动力,而且还伤害了内在动力。奖励制度异化了行为,鼓励了简单行动,而让人不愿意深入理解工作中的问题,同时还会迅速降低人们对于工作的乐趣。

④科恩提出的原则:你应该“慷慨而公平地支付报酬,尽量确保不要让人们觉得受到了剥削,然后竭尽全力地帮助他们忘记金钱”,也就是一方给足钱、一方挣够钱,但是双方平时工作的时候默契地不谈钱。也只有这样,大家合作才能愉快,你想要弄个什么事儿也能理直气壮。如果一举一动都涉及到钱,那实在是太可怕了。

⑤“奖勤罚懒”是一种很土的管理方式。美团与饿了么现在能这么做,是因为现在是一个极为特殊的时期:人们正在学着适应算法。骑手们还很年轻,对升级算法还感到很值得。但常理来说,频繁的奖励和频繁的惩罚一样,是对人的侮辱,是把人当成工具。我们做事最好是享受做这件事本身,而不是把它当做达成别的目的的手段。而这就要求工作具有一定的模糊性。模糊不仅给了人探索的空间,也给了人自由。

&每日精进

听完今天这堂课,真是有种“醍醐灌顶”般的感觉!当下的骑手的奖励机制我自个儿也总感觉像是有些畸形,今天听万老师点破其中的算法,就明白了我之前的困惑了。“我们做事最好是享受做这件事本身,而不是把它当做达成别的目的的手段”,这句话也引起了我强烈的共鸣感。当前我有时会对自己设立一些奖励机制来促使我去做一些原先我不感兴趣的事,虽然短期确实可行,但是时间一长就失去了动力、认为这么做太不值得而放弃了。想要做好一件事,首先要认定这件事对自己本身的效用在哪、有多大,并且以此为做事的基点,奖励机制最多只能作为助推的手段,不能当做完全的驱动力。之后自己的践行、学习过程中,也要时刻警示自己,不要掉入“奖励”的漩涡当中。


【感恩分享】

感恩轩轩借给我六级考试的耳机!(虽然最后还是没用上)

感恩老邬带给我香喷喷的炸鸡和烤红薯吃哦!

你可能感兴趣的:(【晨间日记】 2020年9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