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兰为何让中原人所憎恨,究竟有何原因

楼兰之所以让中原人憎恨,是因为曾经的楼兰首鼠两端,惹恼了强悍如斯的大汉,才有了“不破楼兰终不还”和不计其数的“斩楼兰”。

楼兰,是西汉时期的一个西域古国,位于如今的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北境,罗布泊的西北方向,这里曾经是丝绸之路上一个地理位置重要的小国。

因地势关键,楼兰在西汉时期,成为了汉朝和匈奴都极欲控制的必争之地,双方为相互牵制,在楼兰上演了一出又一出的争夺战。

而处在两个大国之间的楼兰,却干起了首鼠两端的勾当,不仅与西汉交好,还和匈奴眉来眼去,最终,被西汉的一位猛将单枪匹马的将其国王斩杀,才算是暂时消停。

但也因此,让楼兰在中原人的心目中,成为了憎恨的对象,不仅要“不破楼兰终不还”,还要持续不断的“斩楼兰”,从西汉到清末,关于楼兰的诗句不计其数,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王昌龄的“不破楼兰终不还“,除此之外,还有许多”斩楼兰“的诗句,都在表达中原人对楼兰的愤恨。

楼兰其实没做什么,只不过曾经的表里不一和出尔反尔,让强横的汉朝极为恼火,因此,才会一次又一次对其打击,楼兰王也因此被汉朝使者斩杀,而在楼兰被灭国后,中原人从未停止对这个曾经的西域小国的憎恨,因此才会借助慷慨激昂的诗句,来抒发痛击一切来犯之敌的气魄。

楼兰之所以出名,得益于包括李白、王昌龄在内的众多诗人对它的“连斩带破”。

从唐代开始,“楼兰”一词就不断出现在众多诗人的诗句中,包括李白、杜甫、张九龄等均有关于楼兰的诗句,乃至到了宋代、明代,诗人们依然热衷于创作关于楼兰的诗句。

这其中,最为有名的,应属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的那首《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从军行》

一句“不破楼兰终不还”,让人读罢豪情万丈,更让楼兰在诗句的传诵中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除了王昌龄外,李白、杜甫等人创作的诗句,也让人读起来荡气回肠。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李白

“征衣卷天霜,挥刃斩楼兰”---李白

“属国归何晚,楼兰斩未还”---杜甫

“平生倚天剑,终待斩楼兰”---戴复古(宋代)

诸如此类的诗句,在历朝历代数不胜数,但在这些荡气回肠的诗句背后,就有一个疑问,楼兰究竟做了什么,让数千年来的诗人们,对其如此憎恨,誓要“斩楼兰”和“破楼兰”呢?

这就要从楼兰和中原的渊源说起了。

楼兰和中原,是到了汉朝时,才知晓双方的存在,在此之前,双方完全是一无所知,正是汉代特使张骞出使西域,才让中原人知道了包括楼兰在内的西域诸国的存在。

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张骞受汉武帝刘彻之命,自长安出发,率领一百多人出使西域,历时一十三年,在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归汉。

张骞将在西域的所见所闻讲给汉武帝后,汉武帝对西域诸国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同时也有了与西域来往、通商的念头和行动。

按说,这是一件好事,中原地大物博,西域则不乏奇珍异宝,双方互通有无的情况下,不仅能促进贸易,还能传播中原文化,岂不是美事一桩?

但事情坏就坏在楼兰这个小国身上。

在《汉书》中,记载楼兰的位置是“去阳关千六百里,去长安六千一百里”,这个位置,正好处在大汉的宿敌匈奴的势力范围之内,因此,包括楼兰在内的数个西域小国,平日里就仰仗匈奴的鼻息生存。

在这种情况下,汉武帝想要打通西域,楼兰就成为必经之路上最大的障碍之一,所以,让楼兰归顺大汉,势在必行。

最初,大汉对于楼兰,还是以怀柔手段为主,前后多次派使者去说服楼兰归顺,但平日里只认匈奴刀枪弓箭的楼兰国,对大汉有礼有节的使者不屑一顾,甚至还数次攻劫西汉使者。

有道是不给他点颜色看看,他就不知道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楼兰的这种行径,一向谁不服就打谁的汉武帝刘彻,自然是不能忍,在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派赵破奴和王恢率大军攻打楼兰。

而王恢在即将到达楼兰时,认为小小楼兰不堪一击,于是带了七百轻骑,日夜兼程,对楼兰发动了奇袭,并顺利地攻破楼兰城,还俘虏了楼兰王。

这下,楼兰算是见识到了大汉的天威,国内上下一片惊惧,最终,楼兰表示,愿向大汉臣服,并定期纳贡。

事情到了这个时候,按理说应该结束,但楼兰的一个行为,让它再次感受到了大汉的怒火。

在向大汉称臣后,楼兰为表示诚意,把一个王子送到汉朝当质子,说白了就是当人质,这种把王子送走当质子的方式,由来以及,所以,汉朝也相信了楼兰的臣服。

但在楼兰臣服之前,是匈奴的小弟,现在小弟换了山头,作为老大,匈奴自然不痛快,不敢攻打大汉,但是却敢镇压楼兰,因此,在汉朝大军走后,匈奴又对楼兰发动了攻击。

不得已之下,楼兰只得将另外一个王子,送到匈奴当质子,以换取匈奴的不打击,这样一来,楼兰就形成了“脚踏两只船”的局面。

俗话说,天无二日,楼兰的首鼠两端,最终为其覆灭埋下了隐患。

在老楼兰王去世后,楼兰国国主人选就成了最紧要的事情,当时在汉朝当质子的有一个王子,在匈奴当质子的还有一个,楼兰国本欲立在大汉的王子为君,但期间出了点岔子,导致匈奴乘机将另一个王子推上了王位。

这个王子已经在匈奴生活了很长时间,也接受了匈奴的文化和教育,因此对于匈奴,自然是比对大汉感情近得多,所以,在其登上王位后,马上改变了政策,开始亲近匈奴,疏远大汉。

当时已经是汉武帝晚年,在下了《罪己诏》后,汉武帝对外的战争也逐渐减少,这让新任楼兰王更是产生了一个错觉,就是匈奴要比大汉厉害的多,还是紧跟匈奴最好。

在这种情况下,汉朝和匈奴的摩擦再次上演,楼兰也多次截杀大汉使者,并在大汉对匈奴用兵时,不断的在后面使绊子,总之就是扮演了一个背后小人的角色。

此时,恰逢汉昭帝派遣使者前往出使大宛,这个使者在归来后,向大将军霍光提到了楼兰的反复无常,并提出了一个让霍光都为之震惊的建议。

使者要亲自斩杀楼兰国王,并且还不带士兵。

霍光觉得他的这个想法十分大胆,但也十分荒谬,单枪匹马刺杀国王?简直是异想天开,不过又想了想,一个使者死了也就死了,万一成功了呢?那不就赚大发了?

于是,使者带着金币,带了几个随从,以赏赐西域诸国的名义,开始了“刺杀”之旅,对了,这个使者名叫傅介子,他将在这次疯狂的旅途中,扬名于天下。

到了楼兰之后,楼兰国王一听是大汉赏赐,乐得不可开支,马上好酒好肉的给傅介子安排上,宾主双方喝的是不亦乐乎。

而就在酒酣耳热之时,傅介子起身,抽剑,直奔楼兰王,一气呵成地完成了刺杀壮举。

更让人对傅介子叹服的在后面,完成刺杀后,在场的一干人等都傻了,而傅介子用剑指着楼兰王的尸首说到,这厮犯了我大汉的律法,天子命我将其斩杀,其他人不要乱动,要是妄动,灭你们的国!

“王负汉罪,天子遣我业诛王...毋敢动,动,灭国矣!”---傅介子

就这样,傅介子连勇带谋,带了两个随从就斩杀了楼兰国王,完成了前所未有的壮举,并在完事后,提着楼兰国国王的脑袋,回到长安复命。

斩杀楼兰王,提首挂京师。

傅介子的这个壮举,时至今日读起来依然是热血澎湃,而在当时,更是因此威震西域,在其归来后,凭此一举封侯。

之后,楼兰大乱,汉朝将一直在长安生活的楼兰王子尉屠耆立为新的楼兰王,并将楼兰改名为鄯善,迁都扜泥城(今新疆若羌附近)。

而曾经楼兰的国都楼兰城,逐渐变得冷清起来,到了公元400年,高僧法显西行取经,途经此地,发现这里已经是“上无飞鸟,下无走兽,遍及望目,唯以死人枯骨为标识耳”,辉煌一时的楼兰城最终湮灭在历史长河中。

这就是楼兰和中原的渊源,因为他的反复无常,最终招来了灾祸,而傅介子的壮举,也被后世不断的传诵,经过几百年后,历朝历代的诗人们,从最开始引用傅介子斩杀楼兰王这个典,逐渐发生了改变,“斩楼兰”成为了傅介子壮举的代名词,因此,从汉代之后,乃至到了明朝,诗人们开始了对楼兰不计其数的“连斩带破”,究其原因不仅仅是因为它曾经的行径让人憎恨,更是因为华夏人的同仇敌忾。

首先,楼兰已经不再单指一个具体的国家,而是泛指所有与华夏为敌的政权。

楼兰在更名为鄯善后,在最初还对汉朝百依百顺,但到了东汉末年,由于中原大乱,因此也就失去了对包括楼兰在内的西域诸国的控制,因此,西域诸国便有了不一样的想法。

曹魏之后,鄯善更是先后臣服于前秦、北凉、北魏等政权,直至其消亡,而在中原一统之后,对西域等与华夏为敌的政权,慢慢的就开始用“楼兰”代替。

因此,“楼兰”成为了一个泛称,不是一个具体的国家,而是一切与华夏为敌的势力,因为它们的犯边,才会让中原人憎恨。

所以,除了“破楼兰”、“斩楼兰”之外,还有“刺楼兰”、“指楼兰”等诸多有关楼兰的诗句,从唐代到宋代,再到明代,诗人们对楼兰,是“不破不还”。

其次,以“楼兰”的下场,当做一个范例,来警示其他蠢蠢欲动的势力。

楼兰的下场,前文已经讲过,其首鼠两端,反复无常,不仅被大汉痛击,同时还被傅介子斩杀了国主楼兰王,这不仅仅是失败,更是一种耻辱,也让其成为一个笑柄。

因此,用“斩楼兰”和“破楼兰”,就是让那些异族知道孰可为孰不可为。

说白了,之所以要用“楼兰”这个名称,是因为引经据典,用楼兰国曾经的行径以及其下场,来告诉那些胆敢侵犯华夏的势力,如不自重,也将会如此。

最后,就是“楼兰”这两个字念起来不仅顺口,还更霸气。

在中国的古代诗句中,向来讲究押韵,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讲究平仄,而楼兰一次,字面不仅语感好,还很适合入诗。

不信?那把“斩楼兰”、“破楼兰”换成另外几个西域小国的名字试试就知道了。

“不破龟兹终不还”?“不破月氏终不还”?

这样读起来就有些奇怪,还是楼兰听起来顺耳很多,这里面,其实是楼兰二字,读起来是先闭后开的音节,发音后十分大气,尤其以楼兰二字做结尾,就更显得的慷慨壮志。

征衣卷天霜,挥刃斩楼兰。

小结:

历史上的楼兰,之所以让中原人如此憎恨,被不同时代的众多诗人不仅要“破楼兰”,还要“斩楼兰”,是因为楼兰国在汉朝时,先是归顺大汉,后又反叛,向匈奴示好,最终遭到了国王被杀,国家也消散在历史长河中的命运,而后世对其的憎恨,是因为三个原因,其一就是楼兰已经是一切侵犯华夏的代名词;其二用楼兰的下场来警示其他势力;最后就是楼兰二字读起来朗朗上口,因此,才会不断的“不破楼兰终不还”和不计其数的“斩楼兰”。

你可能感兴趣的:(楼兰为何让中原人所憎恨,究竟有何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