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网络小说有感(作业)

        其实在高考之前自己很少接触网络小说,自己的第一部小说应该是《龙族》,江南老贼写的。借我书的人是个男生,他说这本很好看,我那时才上六年级,刚看这本书时就觉得很晦涩难懂。但读的时间越长,却发现越来越感觉作者笔触很深奥,他自己创造了一个强大的故事框架,世界观也十分庞大。

      高考考完之后,每天待在家中无所事事,除了填志愿,什么事都没有干,便开始看小说,起初看的大多数是言情,看多了之后发现有许多通病。故事情节雷同,描写手法几乎一模一样,主角的辨识度不高,让人生厌。这种文体一般都毫无新意,连基本的水准都没有。

      我知道一个在平台上的普通写手,一个月才挣600块钱,码了20几万字,收效胜微。近几年来,很多网络小说的大ip都被改成了电视剧。大ip有本身的粉丝基础,可是是否尊重原著对书粉来说十分重要。改的不好,书粉便会群起而攻之。而作家的地位似乎一直都很低,连拍电视剧的版权都是由平台卖出去的。作家收入甚微,写文手法参差不齐,这也许是网络小说质量各不相同的原因吧。

        就从陈情令说起吧,他们都说这部剧大火是因为肖战和王一博,但更重要原因的是对原著的尊重和用心的制作。尊重原著应该是电视剧应该遵守的原则,这部电视剧的原著是《魔道祖师》,妥妥的耽改剧。这种题材本身受限制,但一播之后效果却不错,之后人们认为有利可图,直到2020年,59部耽改剧已卖出版权,网上书粉谩骂声四起。一来并不是所有耽改剧都可以与陈情令媲美,二来是这种题材本身就受限制,改剧不理想会被书粉狂喷。而对于粉丝来说,这些就是他们的白月光、朱砂痣、心头血,但从我们但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一种良好的趋向,耽改剧的热播,可以提高明星的知名度以及作者作品的热度。

      也许是网络小说的逐渐新盛,更多共同的理想和认知出现了,比如对同性恋的认识。作家的文字我觉得有时和记者的话筒是一样的。作家写的小说所表达的情感会逐渐深入人心,而记者也会用自己的话筒来传播自己的正能量,但并不是说作家控制着读者的思想。作家与读者应该是双向互动的过程,而是否接受和认同作家的观点却取决于读者自己。

        无论是悬疑、侦探、推理,还是言情、纯爱、耽美,我觉得都有他们自己独特的魅力,作家赋予人物以生命,但他们赋予读者的却是信仰。我曾听过有人说过这么一句话:我喜欢上了一群连名字都是假的人,可是我就是喜欢他们啊!到底是怎样的作者才能写出这种活灵活现的人啊?那必定是内心有所感有所悟的人才能写出来的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网络小说有感(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