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大家好。
欢迎大家搭乘飞向冥王星的深夜孤独航班M718
希望给你无聊的生活带来一点昏迷~
本期我们来介绍那些关于死亡的电影
老规矩 我们按下音乐
准备起飞了
停止呼吸又是什么呢?不就是使气息从永无休止的潮起潮落中获得解放,以便升腾、扩展并且无阻碍地寻求上帝吗?
当你啜饮了静默之河的水之后,你才真正懂得歌唱。
当你抵达山巅之时,你才真正地开始攀援。
当大地要索取你的肢体时,你才真正地开始跳舞。
——选自纪伯伦《论死亡》
死亡诗社 Dead Poets Society (1989)
正如机长往期所说的,很多年轻人拿着手机,无论是对着屏幕里面会发哈哈哈哈哈哈的世界,还是毫无表情的对着手机外的世界,看起来毫无波澜,看起来跟007一样淡定。
但实际上已经dead inside了;
这部电影或许不是最好的,但真的是随便一截都是金句。
如果可以,我也想要罗宾威廉姆斯这样的老师。
"Most men lead lives of quiet desperation. "
故事讲述了威尔顿预备学院以沉稳凝重的校风和优秀的升学率而闻名,大多数学生的目标就是要考入名校。
新学期到来,新的文学老师加入了这个学校的大家庭,威廉饰演的基丁老师带着班上的学生在校史楼内聆听死亡的声音,反思生的意义;让学生在绿茵场上宣读自己的理想;
老师自由发散式的哲学思维让学生们内心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他们渐渐学会了自己思考和求索,勇敢的追问人生路途的求索……
“看这部电影才知道,原来自己已经死去了好久,从某个不经意间被打破的清晨开始。”
“选择和别人不一样的路走的人,虽然会感觉孤独甚至会招致歧视,但并不意味着那就是过错——相反,一个真正的英雄往往会选择一条很少人会走的路.大多数的人都在平静的绝望着”
“深刻并不来自死亡,而来自那对心爱姑娘眸上的深深一吻,岩洞里的昂扬青春,还有生命陨落前那最后璀璨。Carpe diem -- 换个角度,换个心态,不再一样。”
(via douban短评)
全片最后一个没有屈服的学生。
当然,现实中的教育,尤其在工业化革命之后,往往是要把我们塑造成符合现实所用的人,学生不过是送进来,流水线加工后再送出去的产品。
这样的教育不是要让我们去改造世界,而是要教我们习惯了被世界改造。已故笑星卡林说过一句话,说把人教聪明,不符合美国统治者的利益。
在中国更是这样,把人教蠢,教到只会ABCD打勾选择,是符合当权者利益的。
大部分时候,一个新人跑过来,满怀激情地要改变现状,最后往往会被同化掉,或者排挤走,因为大部分体系,都倾向于维持现状。
人思想上排斥革新,就像其身体会排斥新药一样。
对于大部分资质平平的人来说,那没有办法,只有缩到那灰色的大多数里,还落个平安。如果你够强大的话,你可以改变这个世界。
如果你不够,那么世界一般来说会把你给改造过来。当然这未必是坏事。
资质欠缺的人在这个世界里安分守己,是他也是他人的福气,因为平庸加激情只会等于折腾。唯有才能和激情加到一起的时候,才有产生积极改变的可能。
《死亡诗社》是一个古老的、关于守旧与创新、现实与浪漫、新人与老人两股势力二元较量的影片。这是一个类型片,是按公式制作出来的,然而,“魔鬼尽在细节里”,近乎完美的摄影与演出,将这个老套的故事,演绎得美轮美奂。
但凡有能力去改变的人,最好还是去试它一试。千万别以为循规蹈矩一点,“现实一点”,你就会承受赞美,得到这个世界。改变是一种冒险,可是将你绑在火刑柱上烧死的时代过去了,如同Outlier一书所示的那样,而今真正改变世界的人,真正的成功者,并非那处在常态分布内的灰色大多数,而是那一个个不愿意默默地、绝望地生活着,而纵身一跳,站到桌子上头,去另眼看世界的人。
他们的名字叫异数。
好了next~
入殓师 おくりびと (2008)
刚刚我们聊的是精神的死亡。
现在我们聊聊,真实生活中真切的死亡。
《入殓师》相信很多人都看过,买了昂贵的大提琴,想要成就一番大事业的男主角小林大悟,经历了四个月的管弦乐演奏,最后得知的确实乐团要解散的消息。
某日一则高新的广告引起了他的注意,去面试之后才发现原来是入殓的工作。
虽然心里上有所忌惮,高额的薪水还是让他接受了这份工作,除了隐瞒妻子和对遗体的不适以外,他渐渐地对这个行业有了一个新的理解……
The gift of the last memories.
“人一辈子买的最后一样东西(棺材)是由他人决定的。”
“死可能是一道门,逝去并不是终结,而是超越,走向下一程。”
“入殓师就是让已经冰冷的人重新焕发生机,给她永恒的美丽,这要有冷静、准确、而且要怀着温柔的情感。”
王小波曾说,生命中那些有趣和美好的事物,值得去关注,错过的话会很可惜。
他说的没错,但这只是生命中轻的那个维度。还有重的维度 - 死亡。死亡意味着腐烂,僵硬,恶心,所以多数人不愿意去触碰死者,甚至不愿意在生活中提到或想到死,虽然人人不免一死。
但假如人人对待死亡的态度都是逃避,这个活人的世界也将难以为继。
《入殓师》为我们展示了尊严如何还给死者以及生者如何通过这最后的优雅仪式与死者和解。死亡,通过入殓师的出色工作,变得不再可怕,它与生命成为连续的整体。
我一向认为,生命之所以充满意义,就是因为个体生命是有限的。反过来说,如果每个个体生命都趋向无限,整个人类就是一群永恒荒谬的爬虫。对死亡的恐惧和厌恶刺激着我们去热爱美好事物。小林在处理完那具高度腐烂的尸体之后难以遏止恶心,用力的搓澡,疯狂的亲吻抚摸妻子。而妻子也在这一刻感受到被爱的幸福。看到这段的时候,我的泪水夺眶而出。
尊重死亡。
找到一条你所能理解死亡的最佳方式。
好了~next
遗愿清单 The Bucket List (2007)
老富翁爱德华•科尔(杰克•尼克尔森 Jack Nicholson 饰)近年来在公立医院的私有化改造事业中获利颇丰,他为节省成本,规定病房“一房两床”的做法颇受非议,但性格强势的科尔不以为意,岂料他不久被检查出罹患癌症,本欲入住单人病房的科尔在舆论压力下只得与另一位病人——老卡特(摩根•弗里曼 Morgan Freeman 饰)同处一室。汽车修理技师老卡特博闻强识,将三个子女培养成才,但代价是牺牲了年轻时要做历史教授的梦想。曾经结婚多次如今却孤身一人的科尔逐渐对卡特产生了兴趣,两位老人在病房中结下了友谊。科尔偶然发现了卡特的“遗愿清单”,他决定运用自己的力量,让那些纸面上的疯狂构想一一实现,去发现人生的真正意义……
不知死焉知生
影片中的遗愿清单其实也就是一个特殊场景特殊时间下的愿望清单。
问题是往往人们很容易认识到问题,但是做起来确不那么简单了。
人们总是给自己找各种各样的借口来拖延自己本来最应该做的事情,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却发现自己长期以来做的都是不重要或者次重要的事情,而对自己最重要最想要完成的事情却被遗忘或者耽误了。
用《春风化雨》里面的话说,就是在死的那一刻发现自己没有活过。这是多么可怕多么可悲的事情啊。
影片说有96%的人不愿意知道自己的死期,虽然每个人对于死亡的态度不尽相同,但恐惧却多少都相似的吧。往往,死却反映着生的意义。我们的一生难免经历许多死亡,亲人的或是其他什么,通过我们经历的这些死亡我们看到的是生的可贵和生的价值。我们看到一个人是怎样的状态去死的就知道应该用怎样的状态去生。影片就是把两个老头的死和他们怎么去死呈现在我们面前,而你看了之后需要知道我们应该如何去生。
幸运的是,我们还有时间,我们不能也不应该当自己面对死亡的时候才领悟生命的意义,才发现自己许多都没有做而且还做错了许多,那样就晚了,那样就亏了。
当然,不可能指望一部电影或一件事情能呈现生命真正的意义,生命的意义很恢宏,需要用心去悟,而且还不一定能悟到。
但是无论如何,给自己快乐,给别人快乐,然后就可以骄傲的告诉上帝了。
其实,死亡并不可怕。
最后一个推荐,教你们如何看待死亡。
是以娱乐精神,抑或眼泪。
机长前几天把上一期介绍的《me before you》给看了。
结尾是一个mix ending
很多人到后台给我评论说,看完要哭死了,居然是个悲剧balabala什么的。
但机长不是这么认为的,因为电影的主题被女主角的父亲话点亮了。
当男主角跟女主角袒露了心迹,他们尽管两情相悦,但因为终身瘫痪,男主角还是决定要安乐死的时候。
他说的是,
你不能干涉每个人的决定,但是你可以决定好好爱他。
不是每一个男女没有终成眷属的电影都是悲剧的。
本期航班即将抵达
欢迎来找机长聊天
想看我说的电影请评论
我们下期再见哟
*孤独的航空公司★lonely-air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