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语文第3课《回忆鲁迅先生》练习题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3课《回忆鲁迅先生》练习题

基础知识识记

1.选出下列红色字字音有误的一项( )

A.袭击(xí) 溃败(kuì) 恶劣(lüè) 规矩(jù)

B.坚韧(rèn) 妥协(tuǒ) 憎恨(zēng) 窘迫(jiǒng)

C.阖眼(hé) 搭讪(shàn) 筵会(yán) 校样(jiào)

D.倾向(qīng) 呼啸(xiào) 泼辣(pō) 抽屉(tì)

2.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我们现在需要造就一大批为民族解放而斗争到底的先锋队。

造就:培养使其有成就。

B.鲁迅在中国的价值,据我看要算是中国的第一圣人。

圣人:最能体现时代的思想、道德和学识的最高典范的人物。

C.鲁迅先生走路很轻捷,尤其使人记得清楚的,是他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顾一切的走去。

轻捷:轻快敏捷。

D.这种眼光鲁迅先生在记范爱农先生的文字里曾自己述说过,而谁曾接触过这种眼光的人就会感到一个旷代的全智者的催逼。

旷代:比他人迟到一个时代。

3.下列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

A.鬼也是怕踢的,踢他一脚就立刻变成人了。

B.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C.一双拖鞋停在床下,鲁迅先生在枕头上边睡着了。

D.鲁迅先生的书桌整整齐齐的,写好的文章压在书下边,毛笔在烧瓷的小龟背上站着。

4.本文作者________,萧红创作的主要成就在________方面。主要作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运用能力提升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贝多芬一生创作了许多有名的钢琴变奏曲。

B.“团结?”他扬了扬手里的一沓“大团结”,“先讲这个‘团结’吧!”

C.部领导对他的批评是有充分准备的。

D.和大熊猫一样享有"国宝"之称的四川鹧鸪近年来成倍减少,目前仅存两千多只。

6.红色的关联词语使用有错误的是( )

A.中国人民不但可以不要向帝国主义者讨乞也能活下去,而且还将活得比帝国主义国家要好些。

B.无论纺得多的还是纺得比较少的,得奖的还是没有得奖的,大家都感到胜利的快乐。

C.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

D.无节制地信手乱花,即使是自己的劳动所得,但是也是有背于节约精神的。

窗体底端

7.下列句子中,话说得比较得体的是 ( )

A.请您来做报告,想必你会感到荣幸!

B.我很想参加你们的活动,可今晚实在没工夫,太抱歉了。

C.宴会就要开始了,该来的怎么还不来?大家别着急,先等一等。

D.老大爷,您别这么磨磨蹭蹭的,行不行?

8.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家奖之后,许多报纸杂志都进行了报道。以下是一些专栏标题,请选择其中一个加以赏析。

甲:《大河报》标题:莫言空前 莫言绝后

乙:《重庆晚报》标题:世界的莫言 莫言的世界

丙:《齐鲁晚报》标题:高粱红了

我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同步阅读

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

鲁迅先生走路很轻捷,尤其使人记得清楚的,是他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顾一切地走去。

鲁迅先生从下午两三点钟起就陪客人,陪到五点钟,陪到六点钟。客人若在家吃饭,吃过饭又必要在一起喝茶,或者刚刚喝完茶走了,或者还没有走就又来了客人,于是又陪下去,陪到八点钟,十点钟,常常陪到十二点钟。从下午两三点起,陪到夜里十二点,这么长的时间,鲁迅先生都是坐在藤躺椅上,不断地吸着烟。

有时许先生醒了,看着玻璃窗白萨萨的了,灯光也不显得怎样亮了,鲁迅先生的背影不像夜里那样黑大了。

鲁迅先生的背影是灰黑色的,仍旧坐在那里。

人家都起来了,鲁迅先生才睡下。

鲁迅先生的书桌整整齐齐的,写好的文章压在书下边,毛笔在烧瓷的小龟背上站着。

一双拖鞋停在床下,鲁迅先生在枕头上边睡着了。

9.本文以纪实的笔法,对鲁迅先生生前的一些生活琐事进行了翔实的叙述。说说从下面句子的描述中,可以看出鲁迅先生怎样的性格特征?

(1)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

(2)鲁迅先生走路很轻捷……仿佛不顾一切地走去。

10.谈谈你对本文语言特点的看法。

11.文章倒数第二段描写鲁迅先生的书桌,对突出人物形象有很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加点的词语“整整齐齐”“压”“站”用得贴切。请说说这些词语好在哪里。

12.通过本文大量地、细致地记述他生活、工作中的琐事,请你简要概括一下鲁迅先生在你心目中的形象。

课外拓展阅读

阅读文章,完成题目。

另类鲁迅

吴志翔

鲁迅带给我的阅读经验是任何一位作家都无法比拟的。在无数个寂寞的夜晚,我经常会习惯性地抽出《鲁迅全集》中的任何一本,翻到其中的任何一页,兴味十足地一行行读下来。有时候读出悲哀,有时候读出沉重,有时候又会读出笑声。有人说他是个“异数”,有人说他是个“怪人”。他绝对是中国知识分子群体中的一个“另类”。

这是个留胡子的人,他的胡子很有特点。刚从日本回来那几年,他的胡子是两头往上翘的,可是老被人看不惯,以为在模仿日本人。被人家弄得烦起来,他索性把胡子剪成隶书的“一”字,从此天下太平。这胡子是最切合他的,好像天生就该如此才对。他还很勇敢地把辫子剪了,可是付出的代价也颇大:他说走在街上,常被人冷笑、指点,其待遇比一个没有鼻子的人还要坏。他后来总是留着平头,他的发质硬,一根根往上竖立着,真是很有生气、很有个性的样子。

鲁迅爱穿长袍。这一点与林语堂不同,林是国内穿西装,国外穿长袍。与胡适也不同。对鲁迅相对矮小瘦弱的身材来说,袍子比西装合适。但他确实是太不修边幅了一点,于是经常有这么一个形象:他穿着长衫在灰尘中趱行,被一队威风凛凛的人马冲到路边,被电梯里的boy视为可疑之人,被药房里小伙计狗眼鄙视,被很多人视为鸦片鬼,被警察横加搜索翻遍行李……其实,鲁迅是很懂得穿衣服的,对女人也有相当的审美眼光,有一次,许广平胡乱打扮萧红,鲁迅就好好地训了她一通。

鲁迅的趣味也比较有意思。他偏偏对碑帖感兴趣,还有文字学、木刻、漫画、图谱之类。小时候就喜欢描什么“山海经”,长大了以后写《朝花夕拾》,还要亲自动手画几幅“无常图”。他还有很强的形式感,对书籍装帧特别讲究,常常是自己设计封面。他跟那种只会发议论、别的什么也干不了的文人形成鲜明对比,换了今天,他是典型的DIY一族。

这是个不怕得罪朋友的人。感觉他好像是在跟整个文化界知识界为难。他是成拔成拨地得罪人,也难怪名声总是不够好。一辈子不怕处在骂与被骂的中心,处在被所谓正人君子或绅士淑女们皱眉的境地,这是需要很大的胆识和胸襟的。但是鲁迅的脾气这么不好是因为什么?因为当时的中国实在是一个巨大的垃圾堆,苍蝇成群,蚊子成团,一些所谓知识者一直不断地在叽叽歪歪,心情怎么好得了?有好心情的人才是变态的种!何况相比之下鲁迅被骂得更多更狠!鲁迅他是想改变啊!那些好脾气的先生们,又有哪一个会为一个粪厂的工人被诬杀而辩护?哪一个会为一个无名的学生被虐杀而愤怒?

我本是个感性的人,屡为鲁迅那些理性、严谨的著作中偶尔流露出的伤感、悲凉乃至绝望而深深叹息。在《鲁迅全集》第一册的扉页上我写了这么一句话:“此生只为先生流泪。”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一点也不感到羞愧,也许因为他是一个承受太多、付出太多的人,也许是因为本能地把他视为一位能理解青年内心苦闷的长者。他厌恶虚伪,不懂装饰,而他又那么敏锐,能直接抵达我们的内心,所有的骚动和不平……

13.本文在结构安排上有什么特点?

14.文题为“另类鲁迅”,请结合全文内容概括一下鲁迅的“另类”表现。

1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改为陈述句,并比较一下表达效果的不同。

16.文中的“DIY一族”是一个网络新词汇,你知道它的含义吗?请写下来。

17.文末作者提到在《鲁迅全集》第一册的扉页上写的一句话:“此生只为先生流泪。”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谈谈你的理解。

附加题

(2016•广东中考)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问题。

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他蹲在席子上,我发言大抵就反对;我早觉得奇怪,注意着他的了,到这时才打听别人:说这话的是谁呢,有那么冷?认识的人告诉我说:他叫范爱农,是徐伯荪的学生。

我非常愤怒了,觉得他简直不是人,自己的先生被杀了,连打一个电报还害怕,于是便坚执地主张要发电,同他争起来。结果是主张发电的居多数,他屈服了。其次要推出人来拟电稿:

“何必推举呢?自然是主张发电的人啰……。”他说。

我觉得他的话又在针对我,无理倒也并非无理的。

……

从此我总觉得这范爱农离奇,而且很可恶。天下可恶的人,当初以为是满人,这时才知道还在其次,第一倒是范爱农。中国不革命则已,要革命,首先就必须将范爱农除去。

然而这意见后来似乎逐渐淡薄,到底忘却了,我们从此也没有再见面;直到革命的前一年,我在故乡做教员,大概是春末时候罢,忽然在熟人的客座上看见了一个人,相互熟视了不过两三秒钟,我们便同时说:

“哦哦,你是范爱农!”

“哦哦,你是鲁迅!”

不知怎地我们便都笑了起来,是互相的嘲笑和悲哀,他眼睛还是那样,然而奇怪,只这几年,头上却有了白发了,但也许本来就有,我先前没有留心到。他穿着很旧的布马褂,破布鞋,显得很寒素。谈起自己的经历来,他说他后来没有了学费,不能再留学,便回来了。

18.联系原著,概括鲁迅与范爱农交往的三件事。

19.作者开篇从和范爱农的矛盾冲突写起,这是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

20.选文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来突出范爱农的性格。请举一例分析。

你可能感兴趣的:(七年级下册语文第3课《回忆鲁迅先生》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