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孩子在车上要嘘嘘,当时也没法停车。
我的脑子里只有一个解决办法,就是让孩子忍一忍,等找到可以停车的地方,再去上厕所。
但是孩子才2岁多,根本忍不住。
一个劲的嚷着要嘘嘘。
没办法,我只好再想一个办法,从包里找到一个塑料袋,让她尿尿到塑料袋里,但是可能会撒到外面。
我就去拿妈咪包,一眼就看到,我一直为她准备的小马桶。但是因为自己一直考虑让她忍的这个办法,就忽略了其他的解决办法。
这让我想起,我高中时候做数学题,答案的那一页总是为我们展三四种解法,每次我都觉得麻烦,只看一种解法。
我的意思是,只要把题解决了,就可以了,干嘛想那么多种。
现在想来,其实是锻炼我们多角度看问题的能力和思维宽度的。
所以,以后遇到事情,一定要多想想,这件事情,有哪几种解决办法!
我拿出折叠马桶,打算快速弄好,防止孩子憋不住尿裤子。
结果因为不熟练,第一次没扣好暗扣,这让我突然冒出“我肯定扣不上”的念头,而扣不上,很可能会引起让孩子尿裤子的结果。
我不愿意承受这个结果,但是我又认为自己扣不上,所以我就非常慌张。
越慌张越扣不上,最后只能请求孩子爸爸支援。
这个事情让我看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优点: 准备细心,分析利弊后求援。
不足:
0.对有时间要求的技能,没有事前熟练掌握。
像这种组装马桶,需要时间要求的,事前就应该多练习,熟练掌握。
遇到事情的时候,才能成竹在胸,不至于慌张,办错事。
一,夸大事情的困难度。
第一次没有组好,就认为太难了,自己肯定不行。
错误的认知,夸大困难,让自己越来越慌张。
越慌张,越做不好事情。
我应该告诉自己:
解决情绪问题: 这个世界上,你的困难已经有人解决了,你只需要找到答案就可以了。
方法论: 分解困难,一次只解决一个小困难。
【为什么会夸大?】
1. 目前没有独立解决过一件困难的事情,所以留下认知: 困难就是我解决不了的问题。
2.不自信。
认为自己解决不了困难的事情。
二,不允许自己犯错。
认为此事太难,自己会做不好,还不允许自己在此事中犯错,不愿意承担犯错的后果。
(一边认为自己做不好,一边还希望自己做好!
又担心如果自己做不好,会不会被别人嘲笑、指责啊!)
不合理的期望,让自己越来越害怕 ,越来越慌张,一味的陷入负面情绪中。
我要接纳自己的真实情况,而不以期望要求现在的自己!
接纳事情的结果,带来的一系列的后果: 包括孩子尿车上,别人的情绪和指责我,甚至赔偿问题。
然后再去想,在现状下如何避免最坏的结果。比如找其他人求助。
当最坏的结果发生,我该如何做?
【为什么不允许自己犯错。】
1. 小时候的经历,犯错就会被挨打挨骂,所以对犯错产生恐惧感。(心理创伤)
最可怕的是 ,大脑形成习惯路径。
当我做的不对的时候,即使别人没有指责我,仅仅就事论事,就会被我解读为“他在指责我”,继而自己产生恐惧感和羞愤感。
【如何做】
0. 父母不是因为你犯错而指责你,而是没有达到他们的满意,他们只能朝你发泄积攒的情绪而指责打骂你。
这不是你的错。
犯错是正常的,不应该被指责和打骂的。
1. 当我犯错的时候,别人不会对我指责和责骂,我的这种害怕犯错的恐惧感会慢慢消退。
新的意识会慢慢强化。
2. 自我解读别人的意思,就给大脑加个障碍“问别人,你是在指责我么?”,以此来确定别人的行为。
3. 如果确实有人指责我,告诉对方我的感受,提出要求。
如果做错事,就要承担后果,那么被人指责算是要承担的后果么?
不是,别人指责我只是为了发泄自己的情绪,我没有义务承担别人的情绪。
除非我的行为,对对方造成了直接而严重的伤害。
但大部分时候,我们的过错行为只是让对方感到不满而已。
2. 害怕自己犯错,得不到别人的认可。(自我价值感低)
比如 如果我弄不好,闺女就会尿裤子,造成尿到车上的结果。
后果就是惹大家不开心,我很窘迫。
所以我理解的犯错的后果,就是得到别人的批评和不认可,从而让自己更加不认可自己。
自己犯错造成的后果,让对方不开心,就应该有诚挚的认错态度,和解决方案。
但是对方不开心和指责,不代表“你说我不行 我就不行”。
我说自己行,自己就行!
“对不起,给你造成不快!我的解决方法是什么?”
3. 困宥于想象的负面情绪,不能接受犯错后造成的后果。
一想到自己做错事,会造成这样的后果,就会陷入负面情绪中,而且自己只能被动承受,这个后果带来的痛苦。
比如当年一想到如果自己不先选择回中,而考一高。
万一落榜了,回中也上不了。
就不敢冲击一高了。
这就是不敢承担做错事的后果。
我应该做的是
0. 认真努力做事,才有更大的把握,让事情结果达成所愿。
不敢报考一高,何尝不是因为自己的成绩没底考一高。落榜的可能性比较大。
1. 调整期望与现实的关系,避免自己沉溺于负面情绪
2. 在担心之余,想想如何做才能避免这个后果?
和如果后果发生了,如何解决。
而不是只能被动承受后果带来的痛苦。
只等痛苦的情绪完全过去,再露头。
4.对自己认识不清晰。
很多时候之所以害怕犯错,是对自己认识不清晰,只以期望来要求自己,而不是实事求是看到自己,坦然接纳真实的自己。
比如,一件事,我只能做到60分,我却以外界标准来要求自己,迅速的做到80分。
我肯定做不到。
我就会陷入负面情绪中,负面情绪不能得到及时排解,长期的积压导致对此类事情的恐惧感。
所以,清晰认识自己的能力,并且坦然接纳最真实的自己。
然后在此基础上上,要求自己一点点的合理进步。
这样一想,其实并没有犯错一说。
你现在做事的结果,肯定都是你目前认知和能力内可以做到的。
之所以有犯错一说,其实是你能力范围内达成的结果,与标准结果之间的差距罢了。
当看到差距,就知道自己从哪个方向去努力,然后越来越好!
当做完这件事,再去反馈。
发现事情并不如自己想的那么困难,允许自己犯错,事情的结果并不是难以忍受。
自己就会慢慢的改变这种夸大困难,害怕犯错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