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读后感(学生随笔)

《孔乙己》读后感

吐鲁番市实验中学        

九(3)班       

杨金昊


《孔乙己》这篇文章我约在几年前就读过,那时候没看懂,只觉得孔乙己可怜,作为弱者,仍被取笑,悲惨的人生,悲惨的结局。像孔乙己这样一个读书人,渴望用知识改变命运,却沦为了科举制度的牺牲品,无法谋生,只得听天由命。

而现在再读孔乙己,发现孔乙己自己也不争气,不断堕落。但是,孔乙己内心也十分的孤独,如同黑暗中独行,没有一盏明灯指明方向。没有人愿意尊重他,他只值得成为大家的笑柄,连“我”这样的小孩都瞧不起他。在文章最后,孔乙己已无力挣扎了,他不再争辩偷窃这些事,只是恳求不再听到嘲笑。一个社会摧毁了一个读书人,孔乙己也在这样的绝望中离开世界。


《孔乙己》读后感

吐鲁番市实验中学        

九(3)班       

洪美慧


在之前的随笔中我也写过孔乙己这个人,可能是买了个“假书”的缘故,我是在《朝花夕拾》的这本书中第一次看这篇文章,从老师的评语中我才知道了原来《孔乙己》是选自《呐喊》。

在读第一遍时,我觉得他这个人太邋遢了,“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穿的长衫又脏又破,似乎多年没洗”。但又感觉他很可怜,每个人都取笑他,他没有朋友,只能有时与小孩逗逗乐。

读第二遍时,我注意到了,他并不是没优点,他爱读书,也识字,完全可以靠钞书挣钱,可由于他太懒,最后没人找他钞书了。

我相信如果他老老实实帮人钞书,好好工作,认真对待生活,一定可以赢得信任和尊重。


《孔乙己》读后感

吐鲁番市实验中学        

九(3)班       

阿丽娅·牙生

读完这篇文章,我想了很多,我既痛恨孔乙己的好喝懒做,又叹息他的不幸。他固然是有缺点的,但在这篇文章中,我读到的更多的是他的不幸,我同情他。

而让我厌恶的是那群人,他们麻木不仁,穷极无聊,他们的笑带有冷酷的意味,他们是如此冷漠无情,不禁使我感叹这世态的炎凉。

而现在,生活中其实也不免有孔乙己这般人的存在,在这种环境下,我们应选择拯救他们,还是任他们继续颓废或甚至也去嘲笑他呢?我的回答是拯救。只因为,我不想看见自己变成我最痛恨的模样,不想让自己看不起自己……



《孔乙己》读后感

吐鲁番市实验中学        

九(3)班       

程顺祥

孔乙己是鲁迅笔下的一个人物形象。

他和旧时的学子一样,都渴望通过读书一步登天,中了进士当个官。可是孔乙己是悲剧的,他好学却好喝懒做,没有办法的时候只能去偷,终于被打断了腿。

从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旧时学子的悲剧,不能进学,又不会谋生,生活不能自理便是指这种人。

如今的我们其实就走在与孔乙己相似的求学路上,都渴望考个好学校,有个好工作,将来能过好生活。可是我们不能和孔乙己一样。学习之余,我们要学会一些可以谋生的基本技能,要懂得从小培养自己的能力。

当个读书人,不当孔乙己。



《孔乙己》读后感

吐鲁番市实验中学        

九(3)班       

祖木热提·阿不来孜


初读孔乙己,只觉可怜、可悲、可恨、可叹。

可怜、可怜,可惜没人怜。孔乙己不光遭短衣帮嘲笑,甚至连从孩子处也得不到一点慰藉。他善良,不多的一点茴香豆还分给孩子们,给孩子也给自己带来一点快乐;他热心,要给“我”教“茴”字的四种写法;只是,没有人愿意走近他、理解他,他的寂寞孤独不变。真是可怜。

他可悲,急心功利、自命清高,却每每落人把柄遭笑话。死要面子,自欺欺人曰窃书不谓偷。穷困潦倒,进学做官为空想;混不进长衫之列,有早段一帮嘲笑,这窝心生活,何时是个头?

寒窗苦读数载,未曾进学也罢,明明有一手好字可傍身糊口,却好喝懒做,信手将笔墨纸砚弄丢,失去他人信任,而后生活愈加困窘,落到不得不偷东西的境地。他日复一日堕落,落到这般地步还不忘喝酒,真真是可恨呀!

可叹。叹身世、叹科举、叹社会。本是底层寒门子弟,家里供其读书已不易,却被封建思想毒害成好喝懒做、游手好闲、自命清高的样子。所有人像看笑话一样看他,为了自己的一时之趣随意侮辱、践踏其尊严,把自己的恶俗快乐建立在孔乙己的痛苦之上,这也正是当时社会的一大问题。

毫无疑问,孔乙己是个悲剧人物,可造成其悲剧的原因更值得我们深思。

你可能感兴趣的:(《孔乙己》读后感(学生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