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精读Vol.120:第九回批注精读(3)

此时,宝玉独站在院外,避猫鼠儿似的,屏声静候。待他们出来,便忙忙的走了。李贵等一面掸衣服,一面说道:“哥儿,听见了不曾?先要揭我们的皮呢!人家的奴才,跟主子赚些好体面,我们这等奴才,白陪着挨打受骂的。从此后也可怜见些才好。”宝玉笑道:“好哥哥,你别委曲,我明儿请你。”李贵道:“小祖宗,谁敢望你请!只求你听一两句话就有了。”说着,又至贾母这边,秦钟早已来候了,贾母正和他说话儿呢。于是二人见过,辞了贾母。宝玉忽想起未辞黛玉,因又忙至黛玉房中来作辞。彼时黛玉才在窗下对镜理妆,听宝玉说上学去,因笑道:“好,这一去,可定是要‘蟾宫折桂’去了。我不能送你了。”宝玉道:“好妹妹,等我下了学再吃晚饭。那胭脂膏子,也等我来再制。”唠叨了半日,方起身要出去。黛玉忙又叫住,问道:“你怎么不去辞辞你宝姐姐呢?”宝玉笑而不答,一径同秦钟上学去了。


原来这贾家义学,离此不远,不过一里之遥。原系始祖所立,恐族中子弟有贫穷不能请师者,即入此中肄业。凡族中有官爵之人,皆供给银两,按俸之多寡帮助,为学中之费。特共举年高有德之人为塾掌,专为训课子弟。如今宝、秦二人来了,一一的都互相拜见过,读起书来。自此以后,他二人同来同往,同坐同起,愈加亲密。又兼贾母爱惜,也时常留下秦钟,住上三天五夜,与自己的重孙一般疼爱。因见秦钟不甚宽裕,又助他些衣履等物。不上一月之工,秦钟在荣府便熟惯了。宝玉终是不安本分之人,一味的随心所欲,因此又发了癖性,又特向秦钟悄说道:“咱俩人一样的年纪,况又同窗,以后不必论叔侄,只论弟兄朋友就是了。”先是秦钟不肯,当不得宝玉不依,只叫他“兄弟”,或叫他的表字“鲸卿”,秦钟也只得混着乱叫起来。


【批注】宝玉离开贾政房间后,在外面等待休息,作者描写到“宝玉独站在院外,避猫鼠儿似的,屏声静候”,一个“避猫鼠儿似的”的比喻,把宝玉害怕贾政比作老鼠害怕猫,生动形象突出宝玉对父亲贾政的惧怕。

 

【批注】李贵出来向宝玉埋怨吐槽了。不得不说,李贵跟了宝玉,也真是有些倒霉的,宝玉这样一个富贵少爷,对仕途不感兴趣也不爱读正经书,难免被当时的主流所不容纳,要受到以贾政为代表的主流的压迫,李贵身为仆人,自然也跟着倒霉了。

 

【批注】宝玉虽然不知读书,倒也是挺会体谅下人的,亦或者挺会笼络人心的,他知道李贵受了气,便说要请李贵。不过,作为宝玉长久的仆人,李贵早已习惯了宝玉的行为,并不在乎这请客,反而他还是希望宝玉可以听话,好好读书,这其实可见李贵和宝玉之间的情感也不仅仅是主仆,李贵对宝玉确实有着作为长兄一样的关爱的。

 

【批注】宝玉回到贾母这里时,秦钟已经来了,秦钟和贾母说笑,可见秦钟也确实得到贾母喜爱。辞别了众人,这时候宝玉突然想起黛玉来,又去和黛玉告辞。黛玉道别的话就有些特别了。

 

【批注】黛玉听闻宝玉要去上学,竟然说“可定是要蟾宫折桂去了”,蟾宫折桂,就是考中功名的意思。黛玉这话,表面看像是祝福,实则也颇有点讽刺玩笑,黛玉是一向不喜欢功名的,也知道宝玉不喜欢功名,这样说话其实有些打趣宝玉的意思了。

 

【批注】宝玉和黛玉唠叨了半日,才告别离去,这样的细节写得很妙,直接突出了宝玉对黛玉的不舍,也突出两人的心心相印。当宝玉最后要离开的时候,黛玉竟然突然又问了一句宝玉为何不去看宝钗。

 

【批注】黛玉此问,正如蒙批所言:此又系黛玉平生之病。前文写黛玉含酸,嫉妒宝钗,这里又询问宝玉这样话,其实还是出于同样的心理。不过,宝玉笑而不答,这其实已经暗示了宝玉的态度,在宝玉心中,显然黛玉更加重要。两人是互相引以为知己的,这一问一答就像我们展现出来了。

 

【批注】作者特地介绍了贾府的家塾情况,一则让我们明白这家塾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二则也侧面突出贾府先辈的用心,可见他们为了后世子弟,竟然把能考虑的方面都考虑到了,然而尽管如此,这些后世子弟仍旧是无法守住家业,让人唏嘘。

 

【批注】宝玉和秦钟的关系真不是一般的好,文中写到两人“同来同往,同坐同起”,这样的行为难免会引起人们说三道四了,心中别有所想了。秦钟也很得贾母喜爱,这既和秦钟本身讨人喜爱有关,也与贾母爱屋及乌的心理有关。

 

【批注】宝玉是一个不太安分的人,整本书也多次写到过宝玉的各种特立独行,其实安分守己就不是宝玉了。这里宝玉和秦钟熟悉了后,宝玉竟要和秦钟论兄弟,其实从年龄上看两人确实是兄弟,但是大家族是要时刻讲究礼仪规范的,所以宝玉和秦钟论兄弟必然遭到秦钟反对。

 

【批注】但是宝玉可是我行我素惯了的,自然不顾秦钟的反对,便以兄弟的身份称呼秦钟了,同时这里也借此交代了秦钟的字,是“鲸卿”。在文化中,钟代表着神兽蒲牢,蒲牢是害怕鲸鱼的。生活中,很多敲钟的木杵,做成鲸鱼形状,也是这个原因。秦钟名字叫“钟”,字却叫“鲸卿”,实则就暗示了秦钟本性怯懦的性格以及他最后受到杖打而死的结局。

你可能感兴趣的:(《红楼梦》精读Vol.120:第九回批注精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