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板印象》:打破刻板印象,别让刻板印象决定了你是谁?

文/石墨杨(shimoyang11)

《刻板印象》揭露了一个事实:我们生来戴着有色眼镜,同时又遭受着各种偏见。

刻板印象的原罪,按照心理学给的定义,刻板印象是按照性别、种族、年龄或职业等进行社会分类形成的关于某类人的固定印象,是关于特定群体的特征、属性和行为的一组观念或是认知表征。

斯蒂尔教授解释了在每个人生活中因身份认同感而产生的两难窘境,包括选修非裔美国人政治学课的白人学生成绩每况愈下,以及主修工程学的女学生为了是否参加以男性为主的专业会议而犹豫不决,证明刻板印象和负面标签显著限制了人们的表现。刻板印象无处不在,它成为我们的标志,成为我们的负担,有时使人努力过度,有时扼杀了自我本性。还好,它并非不可战胜。

克劳德·M · 斯蒂尔(Claude M. Steele),他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曾任密歇根大学教授、斯坦福大学教授、哥伦比亚大学教务长。

斯蒂尔教授讲起他小时候的故事,他是在七八岁的时候,开始意识到自己是一个黑人的。暑假前的最后一个学校日,结束了一学期的学习,他和邻居小伙伴走在放学的路上,憧憬着即将到来的热情似火的整个暑假。

小斯蒂尔得知,这些“黑人”孩子是不可以去本区公园的泳池游泳,只有周三的下午除外。那个夏天,每逢周三,他和小伙伴们便紧裹着泳衣和毛巾,从自家的社区向一旁的白人社区那块“神圣”的游泳池接踵而行,活像一群流浪的吉普赛人。那种古怪的、每周一次的“朝圣”活动,正是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早期,芝加哥地区种族制度的真实写照。

芝加哥地区严格的居住隔离、心照不宣的就学划分,还有职业歧视等,这些意味着当时当地的黑人群体必将遭遇大量与身份相关的受限处境,而在诸多限制中,那个曾令七八岁的我感到忧心忡忡的“泳池限制”恐怕只能算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了。

我们生来戴着有色眼镜,同时又遭受着各种刻板印象,性别、年龄、人种、体征、身高。样貌、地狱、学历、工种、财产。

刻板印象影响着我们,但我们终究要自己决定成为什么样的人。打破刻板印象,不要被定义。

这本书的目的是要将这一尚未得到足够认知的社会现实摆到台面上。作者希望传递的是:笃信个人主义而忽视社会身份的影响,脐带夹将是沉重的。社会身份影响个人的成就和发展,影响着在身份多元化的社会和世界中生活的质量,影响着我们对由身份印发的分配不公问题进行纠正的能力,我们绝不能对此视而不见。

身份条件作用是如何产生影响的呢?有些是对个人行为起到直接的限制作用,例如游泳池限制;而另一些则相对微妙,他们并不直接约束行为,却在潜移默化中发挥着同样巨大的影响。

自我肯定,即人们对自己的素质和能力持肯定态度,无论别人如何评价自己,自己肯定自己,自认优秀就够了。

这一方法真的有效吗?为了验证这一方法,斯坦福大学的研究生们做了这样一个实验: 他们请几所七年级学生的老师,在新学期开始前,给班上每位学生发一张信封,信封上写上学生的姓名,而每张信封里,都写上任务提示。一半学生的提示是写上两到三个自己最看重的人或事(包括家庭关系、朋友、特长等),并写出理由。实际上,就是让学生写出为什么这些东西这么重要,它们给自己带来了什么积极的影响,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好。

另一半学生得到的提示是,写出他们觉得最无关紧要的事。实验结果,出人意料。这种自我肯定的练习,几乎帮助了所有的孩子在开学的三周之内提升了成绩,而成绩越差的人,提升的幅度越大。实验中,任务提示写出两到三个自己最看重的人或事,便是一种“自我肯定”了,而每天不断地进行这种自我肯定的练习,便会无形中抵消对冲刻板印象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而增加自信,表现得更为出色。 人总是活在别人的眼中而不自知,甚至,别人的眼光决定了你最终的模样。然而,你是什么样的人,没有人比你更了解。真正能决定你是谁的,只有你自己。

书中提到一个“自我肯定”的机制,通过自我练习,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学生们的过分警惕,从而释放出更多心智资源改善学习表现。刻板印象的风险无处不在,有时候我们容易遭受别人的偏见和歧视,但这并不能成为阻碍我们前进的借口。

《刻板印象》一书深入剖析了身份认同感的形成因素和过程,展示了小小的标签如何发挥了强大的力量,后总结出一套完整的应对计划,帮助你摆脱刻板印象的陷阱,重塑自己的身份,充分且自由地发挥天赋。


墨杨世无双,赠君一枝梅!

你可能感兴趣的:(《刻板印象》:打破刻板印象,别让刻板印象决定了你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