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摘抄与思考3、4章

《道德经》摘抄与思考3、4章

文:Recycler

27/227.4239

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大意】

本章讲“无为”与政治的关系。统治者的“有为”政策往往误导人们的行为。如过分标榜贤能、看重财货等等就是误导。所以圣人治国以“无为”为准则,这样,人民“无知无欲”,有智慧者也不敢妄为,国家于是得到治理。

【译文】

不推崇有才干的人,使人民不争功名利禄;不看重稀有商品,使人民不去偷盗;不显耀那些能诱发人贪欲的东西,使人民的心性不被搅乱。

所以,圣人治理天下,要简化人民的头脑,填饱人民的肚子,削弱人民的意志,增强人民的体魄,永远使人民没有知识、没有欲望。(这样,)使一些自作聪明的人不敢妄为,以“无为”的态度去处理世事,就没有办不好的事情。

【我思】

孔子老人家说,无欲则刚。人没有欲望,就没有弱点,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没欲望并不是什么都没有,最基本的生存物资还是需要的,多余奢华的东西就不要想了。当饭都吃不上的时候,对最基本的生存物资的需求,算不算欲望?这里很难评判!老子反对挑动起人们追逐欲望,从而扰乱了人们的自然本性。人的自然本性是什么?正如一棵树,不曾修枝,长的歪七扭八,这应该是树的自然天性。人的自然天性,不是心本善,也不是性本恶。而是一张白纸。纸上写什么,全凭自己喜欢随性。不需要引导,不需要奖励,不需要威胁。人会写什么呢?当然是从成长环境的耳闻目染。你看好人多,你就有可能向好人发展。你看坏人多,你就有可能想坏人发展。这样最是自然。虽然没有强制,但是我们所看到的就是群体想表达给我们的,相当于无声的引导。这算不算破坏自然天性?动物吃肉吃草是天性,人的自然天性是什么?是追逐名利,还是自给自足?

如果人是经不起诱惑的,禁止宣传一些圣贤之道和珠光宝气。使得人们在原来的生活环境生活,也就不会有争抢。如果人是追求名利的,即使不宣传圣贤之道,人们也会自发的追求名利。最自然人的天性,没有任何引导,没有任何环境,想做好人就做好人,想做坏人就做坏人。这里是老子所说人的自然天性,应该加入了环境因素。这样人们会趋向人群中较多的类型发展。

不尚贤的目的是不崇尚贤人,这样人们就可以顺其自然,不会引导或强迫自己崇尚贤人,人们就不会争着抢着去做贤人。想做贤人就做,不想做贤人就不做。这个很符合人性自然的理念。贤人可以不争,但是财富和食物能不能不争呢?富人锦衣玉食,穷人如何能忍受呢?

无为而治,人就各自发展,必当有人富裕,有人贫穷。人的自然天性,是喜欢由富裕到贫穷,还是喜欢由贫穷到富裕。动物的生存其中一条准则,就是最大的获取利益。人类也是希望由贫穷到富裕。即使国家不宣传富裕,人们也会自觉的向富裕看齐。富裕是人的自然选择,共同富裕自然是好事,但是当资源有限,富贵就需要竞争了。如果不加引导,即使提出不尚贤的口号,人们也是会争的。因为有利益关系着生存质量,不得不争。国家出政策严惩贪污的制度,都止不住,更何况是提出禁止无欲的思想,更是止不住。人性是趋利避害的。

同样,无为而治,人们自然有喜欢利己的,有喜欢利他的。也不需要标榜谁好谁坏。利他对于利己就会吃亏,从而使得利他人数减少,逐渐向利己变化。当变化到极致,人人都利己。虽然利己到了极限,会引发社会变革后,会逐渐转向利他。这就相当于一个无政府的人们,利己和利他相互转化。这是老子所说的人性自然的结果。但是这样的无政府团体,当面对其他有组织的团体时,就会处于劣势。奉行人性自然的群体,毕竟只有一个,还有去多群体,在政策干预下,表现出利己或利他。这样。当一个群体中人人都利己的时候,也是这个群体最脆弱的时候,也是最容易被其他群体征服的时候。如果整个地球都是一个群体,都奉行自然人性,也就不必担心有其他群体的骚扰问题。

人性的自然,就算没有引导,没有政策诱惑。但是在日常环境中,一张白纸的人们,还是趋向于利益,趋向于争斗,趋向于不满足。要想防止人们的欲望爆发,“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虚其心”“弱其志”“常使民无知无欲”并不只是思想,而是要转化为政策,需要强制执行的政策。唯有此,人们才能表面上减少嫉妒和争斗,并不妨碍心里的觊觎。禁止的政策,本身又不是顺其自然。顺其发展,看到差距,就有所竞争。一个天天吃馒头的人,发现有人吃蛋糕,是否可口。尝过一次后,发现确实是蛋糕好吃,于是改为吃蛋糕。越到高精尖的事物,越是匮乏,越是有竞争。最好的办法,就是只提供馒头,不提供蛋糕,断了人们的念想。所以说,无知识,无阅历,人们思想单一,没有想象力,没有更高追求,就可以无争。生活物资单一,并不是坏事,至少人们没有争斗。只要物质生活一丰富,自然就有了争斗。

老子提倡无为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是希望人们生活和谐安逸?还是希望生活顺其自然?这点很重要!因为这是两件相互矛盾的事。在老子那个时代,物质资源种类单一。提倡顺其自然,不标榜偶像,也难以有争抢。如今现在社会,越是稀有资源越是难以争得,顺其自然的结果就是为了稀有资源而争夺,人们就失去了和谐安逸。我想这就是老子人性自然的一个弊端。

这一章,这么多禁止和弱化,是给谁说的呢?可以给任何人,有珠宝的看到这一章,就不去炫耀。没珠宝的,看到这一章,也不去羡慕。我想问一下,这种利用文章作为思想引导,算不算破话人性自然?人性自然的含义,不接受任何思想学说。你不让我炫耀,我就是乐意炫耀。你不让我羡慕,我就是羡慕,这就是我的自由。说也不是,不说也不是,这条打着人性自然幌子的语句真是矛盾。

【拾人牙慧-老子今注今译】

名位实足以引起人的争逐,财货实足以激起人的贪图。名位的争逐,财货的贪图,于是巧诈伪作的心智活动就层出不穷了,这是导致社会的混乱与冲突的主要原因。解决的方法,一方面要给人们生活安饱,另方面要开阔人们的心思。所谓“无知”,并不是行愚民政策,乃是消解巧伪的心智。所谓“无欲”,并不是要消除自然的本能,而是消解贪欲的扩张。

【拾人牙慧-张其成全解道德经】

乱的原因,就是欲望太多,欲望不仅藏在心里,而且还表现出来。这必定造成世事的混乱

【拾人牙慧-闻老子之声】

横向的异彩缤纷的而非垂直划分的社会,正是老子所崇尚的社会。在这种社会,人们的选择带来幸福,出现各种各样的英雄,不是一个大而强的社会独自存在,而是几个小国共同存在,而且这种社会不以理想来抹杀平凡。

欲望和意志也是想要走向某一特定方向的心里活动。在一个欲望得到实现时,不得不从这一欲望之外的其他事物所排除,也不得不排除这些其他事物。但世界并非仅有一种欲望、一个目标、一个排他的体系构成。

老子所说的无知无欲,不是指“通过信息的少量拥有来保持高贵而纯洁的人性”,而是从对人为划分和限定的知识和某种体系的信念中解放出来。


四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读为“逞”)。

渊兮,似万物之宗。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子,象帝之先。

【大意】

道是虚空的,但作用无穷,它渊深、隐而不露,在万物产生之前就有了它。道是一切的本源。

【译文】

“道”是虚而不见的,然而它的作用却无穷无尽。

它是那样渊深呵,好象是万物的宗主。

它不露锋芒,脱离纠纷,蕴蓄着光明,混合着尖埃。

它是那样幽隐呵,似无而实存。我不知道它是从哪里产生的,似乎在有大帝之前它就存在了。

【我思】

不漏锋芒,意味着不得第一,或是没有明显的表象,这就意味着,一,不是第一,并不会遭众人嫉妒,不会惹祸上身。现在人都喜欢争第一,第一在得到众人崇拜的同时,也遭人嫉妒。正如人性自然,自然会有坏人注视第一。要想保住第一,除了自身实力以外,还要加倍的防护。相对的第二第三,就没有这么多困扰。但是不能疏忽大意,当第一无法触碰时,第二第三就成了目标。始终保持中上游,就可以相对的安全一些。保持某一成绩,并不简单。只有完全掌握所有人的实力,才能控制自己的实力。二、摸清内在的规律,不会被人利用。不漏锋芒,即没有棱角,就是一个球体。从各方看都是一样,找不到锋芒,锋芒就是其有力的部分,也是其薄弱部位。

锋芒在表现上,一指气势,即使不说不言,坐在那就有种盛气凌人的气势,收其气势,转为低姿态,诚意的笑容化解气势。二指言语,说话过多就会让人反感,有时候不说话,也能感受到不自在,少言慎言。三指行为,行为过于敏捷,过于激烈。凡事积极主动,让人感觉到锋芒,做错一点,少做一点,消极一点。锋芒并不只有这三点,生活的衣食住行,都可以让别人觉得是锋芒。只要将锋芒收一些,人就会处于自我保护状态,就会少烦恼。这是处世生存哲学。

锋芒,多是别人认为的。我觉得我很低调了,为什么还会惹来麻烦。也许是自己认为的锋芒,超过了公认的界限。或者是弄巧成拙,藏锋芒反而暴露自己。现在人都不笨,谁有实力,谁没实力,自会分析判断。再加上新闻报道,想隐藏都难。现如今,有实力想不出名都难。现在还需要藏吗?顺其自然吧。

道是万物的根本,包括天地,也包括各类宗教膜拜的,有了道,才有无形化为有形。

道是永恒不变的,我们所知道的事物,都是在不断变化,没有永恒。唯一永恒的就是变化的规律。道就是变化的规律,道就是最开始的虚无。

【拾人牙慧-老子今注今译】

道体是虚状的。这虚体并不是一无所有的,它却含藏着无尽的创造因子。因而它的作用是不穷竭的。

【拾人牙慧-张其成全解道德经】

怎么治理企业?最高明的是用无形的东西来治理,比有形的作用更大。有形的法律法规是必要的,但最多是第二个境界,最高的境界,是你不管了,实际上是用文化,用无形的东西,用一种企业的文化、企业的精神在管理着员工,员工自觉地为这个企业的发展发挥自己的创造性与积极性。首先用有形的,再达到无形的,企业的管理达到了道的境界,这就很了不起了,这个企业就会长盛不衰。所以道的作用是无限的,怎么都不会完。

不是有人信邪教吗?邪教就是有形的东西。我们搞国学之人,最反对邪教!我们上次在黄山讲课,结果有信邪教的人找我理论,我说我不针对你的宗师,但我认为任何最高的主宰都不可能是有形的,无论是谁。归结到某一个活人身上,绝对不可能主宰。我有时候就想,我怎么成不了某一教的教主呢?后来我仔细想,我当然成不了,因为我们说的都是传道,而不是在信奉一个什么有形的“帝”。“道”是无形的,但“帝”是有形的。

【拾人牙慧-闻老子之声】

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根据仅属于自己的特定本质才成为自己而非其他。

道不是可以理解为实体和本体的任何东西,而是自然的存在形式和使之如此存在的原则,或表现这种事实的范畴。

~~~~~~~~太长不看~~~~~~~~~

简版:为什么没有崇拜坏人的?有!但是制度不准。

~~~~~~~~~~声明~~~~~~~~~~

欢迎交流思想。

谢谢您的包容。

你可能感兴趣的:(《道德经》摘抄与思考3、4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