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浮气躁,是成事的天敌,王阳明教你如何“静心

明正德十四年,蓄谋已久的宁王朱宸濠在其藩地南昌起兵叛乱,王阳明偕同其幕僚萧禹、雷济参与平叛战事。

王阳明在江西主持军政多年,战功卓著,宁王将其视为“眼中钉”,此次叛变誓要将其捉拿。

赶往吉安途中,眼看追杀人马逼近,王阳明当机立断改乘小渔船,换便装潜行,临登船,王阳明却突然说:“证明身份的信物还未拿,万一到达目的地时,那里已戒严,我们又无证明身份的物件,如何让他人相信我们。”

事情果然如王阳明所料,三人到达吉安,城内各处均已戒严。事后,萧禹、雷济不禁内心万分佩服,如此惊险的时刻,王大人居然还能处变不惊到这般境界。


“终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守仁者。当危疑之际,神明愈定,智虑无遗,虽由天资高,其亦有得于中者欤。”《明史》对王阳明评价颇高,觉得作为文臣带兵作战,明朝无人能及他。

事实上,王阳明能在刀枪无眼的战场所向披靡,靠的就是镇定的应变和冷静的思维,这种能力除了部分天资的原因,更多是得益于王阳明的“静心”,通过修身养性获得的一种戒除骄躁、镇定自若的心态。

我们都知道心浮气躁,是成事的天敌。那么,如何通过“静心”获得这样的修为呢?


弟子陈九川曾向老师王阳明请教:“有什么办法能够让自己的心静下来?”

王阳明回答:“人的思想是不可能停止的,所谓静,是指内心无杂念。”

陈九川继续追问:“思想是否有无任何观念的时候?”

王阳明回答:“圣人之静也,非曰静也善,故静也。万物无足以扰心者,故静也。”他认为,万物不足以搅乱内心才是真正的清静,说到底,是要祛除戒、慎、恐、惧、悲等念头。


世间万物,诱惑、欲望、杂念数不胜数,如果心动,外界一切也跟着波动,纷纷扰扰,没有尽头,若心静,则世间万事回归寂静,任何纷争皆消失无形。

人心最容易受外界影响,如果自己无法修身养性,诸多的烦恼都会纷纷而来,这就是我们烦恼的根源所在。

所以,归根到底,要想摒弃心浮气躁,必须“静心”。

01

修心,要从万事万物上下功夫


据《传习录·卷下·门人黄省曾录》记载:

或问:“释氏亦务养心,然要之不可以治天下。何也?”

先生曰:“吾儒养心,未尝离却事物,只顺其天则自然就是功夫。释氏却要尽绝事物,把心看作幻相,渐入虚寂去了,与世间若无些子交涉,所以不可不治天下。”

王阳明认为,他所倡导的心学终归是儒家一脉相,而儒家是讲求入世,不可能完全摒弃外事外物,心学是要以出世之心来处理入世之事,而佛学是完全尽绝外界一切,反而落了虚空。


曾有某县令长期听王阳明讲学,但因公务繁忙,无暇深入研究学问。

王阳明听后,告诫县令:“做学问并非要离却这些日常事务,平日的断案审判,你也可以从中获得学问,如不因案情复杂随意断案,不因贿赂而胡乱治罪,不因当事人的喜怒而影响断案的公允,这些都是宝贵的学问,如果脱离实际去做学问,只会空洞乏味。”

对于普通人来说,完全离开日常生活而去潜心修身养性,始终都是不现实的,人出生就是自带社会属性,会和他人因各种原因产生各种各样的关系,亲人、朋友、同事、师生……

按照王阳明的说法,这些关系和产生这些关系的环境,都能成为我们的修道场,都能从中获取学问,从而使得自己获得良知,以正确的心态面对人生百态。

02

修炼一颗“不动”的心


王阳明认为,“君子之学务求在己而已。毁誉荣辱之来,非独不以动其心,且资之以为切磋砥砺之地……若夫闻誉而喜,闻毁而戚,则将惶惶于外,惟日之不足矣,其何以为君子?”

这段话的大意是:君子求学的目的是完善自我,外界的称赞或毁谤,荣誉或侮辱,不但不应让其影响到内心的安定,还要借此来修身养性。

如果像那样听到赞誉就高兴,听到毁谤就悲伤,那么将会因外来的毁誉而搞得内心惶惶不安,每天都感到有没做到的地方,将怎么去成为君子呢?

按照王阳明的解释,其实是要我们修炼一种内心的定力。


据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第一》“管宁割席”的故事:

管宁和华歆结为好友,两人每天都形影不离,同桌吃饭、同榻读书,但唯一不同的是,管宁能够静心学习,华歆却心浮气躁。

一次,两人一起读书,有位达官显贵坐着豪华的轿子从外面路过,管宁置若罔闻,照旧专心致志,而华歆却面露羡慕之色,立刻跑出去看。

如此浮躁势必为人浅薄,管宁于是割席而坐,与其绝交。最终,管宁成为德高望重的大学问家,而华歆在学术上却碌碌无为。


由此可见,想要自己成为一个有修养的人,选择朋友也要谨慎,学习专注的人才能有所作为。

现实生活中,我们心中常有很多欲念,定力不够,这些念头就会时常来妄动我们的心,导致我们不能把控自己而自寻烦恼。

心若不静,给自己套上枷锁,失去自我,失去人生方向,好像无头苍蝇在无尽的忙乱中消耗宝贵的生命,最终一事无成。

所以,我们要祛除杂念,修炼内心的定力,摒弃心浮气躁,真正沉下心来踏实做好每件事情。

03

逆境中更需“静心”


弟子问王阳明:“静时亦觉意思好,才遇事便不同,如何?”

先生曰:“是徒知静养,而不用克己功夫也。如此,临事便要倾倒。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很多人在无事时可以保持内心定力,能做到内心平静,一旦遇事就会手忙脚乱,乱了心神,所以王阳明认为,一个人要经历过事情的磨炼才能拥有强大的内心。

社会上,很多人都拥有丰富的学识和较高的学历,看似懂得很多道理,却仍然过不好一生,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所学终非所用。


学识与经历并不匹配,学识都只是浅薄地停留在表面,属于尚未唤醒的知识,只有经历过实践检验,才能真正领悟其中道理,才会对自己不懂的道理有更清醒的认识。

王阳明“龙场悟道”的故事恰恰说明了这个道理。被贬谪时,王阳明也是满腹学识,却能在龙场如此艰苦的环境下,悟出“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并开启了中国古代思想史新里程。

王阳明靠的就是在磨难中获得的宝贵经验--险恶的生存环境唤醒了内心更高一层的“良知”,要从内心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没有人的人生始终都是舒舒服服、无忧无虑的,好的、坏的经历其实都是一种宝贵的财富。

遇事不要心浮气躁,我们要先静下心来,认真梳理来龙去脉,从中总结经验、举一反三,这样做的好处是,以后在同类的事情上不被同一块石头再次绊倒。

同时开阔胸襟、强大内心,把自己的心磨出厚厚一层茧子,这样才能最终达到不为诱惑所困、不为琐事所烦、不被情绪所扰的境界,做一个定力不减、初心不改的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心浮气躁,是成事的天敌,王阳明教你如何“静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