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之殇

今天开了梁启超的《王安石传》,良多感慨。原来每个时代的人都有自己的无奈。

了解一个人先要去了解他所处的时代,王安石所处的宋代自是出了名的积贫积弱。因为在宋太祖黄袍加身的那一刻,这个时代的君王就不可能放任兵权于他人之手,否则会不会有另外几个黄袍加身的故事呢?卧榻之旁岂容他人安睡?作为皇帝,更是深谙其道。因此宋朝是文人的天下,武将没有多少用武之地。兵不强马不壮,国家对于外敌毫无还手之力,赔款谄媚以换来片刻的安娱,然后文人大笔一挥,好一个盛世安稳!正如把茅草盖在火上,人毫无压力地躺了上去,只要看不到灼人的火光,就没有葬身火场的危险。这究竟是真无远见,还是他们自欺欺人,甘做假寐之人呢?没有强大的兵力去御敌,只能赔款,长此以往,国库如何能承受得起?没有充盈的国库,只能搜刮民膏,流民滥充军队,军需日益匮乏,贫困亦接踵而至。

更可怕的是,这是一个恶性循环,宋朝就像一个烂了一个洞的巢穴在风雨中飘摇,而这个洞,越来越大,宋朝也跟着越来越不堪一击。这时夷狄在一旁虎视眈眈,然而这个巢穴里的人,还在醉生梦死……

前面说了,宋朝是文人的天下,文人一多,就不可避免地难以调和。宋朝重文轻武,读书是入仕的唯一途径,读书是好事,可读傻了并不是好事。读书入仕的标准是经史诗词,可是没有致用之学,也不曾设立专门的学舍去提升官员素质,所以文官们治国往往引经据典,不知变通,崇尚大义。儒家提倡的伦理道德更是他们的信条,因此他们常常迂腐而不自知。尽信书不如无书,可是把一生都贡献在此之上的人并没有这样的自觉,他们把这种习气带到官场上,这样的舆论氛围只允许有一种声音,求同存异?不存在的,政见不同我们就是死敌。而且由于古代对于道德的推崇,让文官们不惜以死换取好的名声,求得流芳百世。因此沽名钓誉之风盛行,但统治者没有办法,看破不说破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也无人敢道其虚伪,毕竟,这是官场习以为常的潜规则了。

若是像魏征这样的人臣也就算了,偏偏宋朝的文臣大多不是这样的君子,这样的君子往往也长久不了,范仲淹不就是例子吗?忠君为国,提倡变法,根除世族阴翳等措施,但因为触犯了某些人的利益,不是被“正直”的官员“义正言辞”地排挤掉了吗?这一过程,不过是短短三个月。而御史们呢,抓住“濮议之争”这种无聊之事,为了宋英宗称其生父“皇考”还是“皇伯”闹得不可开交(宋英宗不是皇室嫡系子孙,宋仁宗因为没有子嗣,旁支过继),却无人关心如何抵御外敌,皇家私事竟是天下第一要紧的事了,何其讽刺?

其实这种情况历朝历代都有,但是宋朝尤甚 这也是宋朝积贫积弱局面的主要原因了,可是无人察觉,或者说,永远叫不醒装睡的人。待到宋神宗王安石支持朝政的时候,习以为常的朝纲受到挑战,满朝官员们会举手赞成吗?当然不会,不仅不赞成,受到挑衅的他们也不会坐以待毙,奋起反击也是迟早的事。所以王安石变法的艰辛,可见一斑了,但是他一个人扛起了大梁,这却足以令人钦佩。

了解完这些,后人也只能叹惜,道一声宋代之殇罢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宋代之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