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世界充满了不确定性。
2. 世界是复杂的。
3. 世界是动态而非静止的。
生命的起源有两种假说:生命(或者至少说有机物)来自外太空;生命(此处特指地球上的生命,因为不能排除其他行星有生命的可能)起源于地球。当然还有种可能,生命既来自外太空,又起源于地球。
生命的起源到底是哪种?或者说,哪种方式的概率更大?
米勒—尤里实验或许给出了答案。该实验证明:在原始地球的还原性大气(H2O、CH4、NH3、H2、CO)中,通过闪电的作用,由无机物合成小分子有机物是完全有可能的。实验在进行一周后观察发现,约有10%~15%的碳以小分子有机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其中包括氨基酸、糖类、脂质等可构成蛋白质和核苷酸的原料。
小分子有机物通过数亿年的累积,并同时伴随着相互之间发生有机化学反应(取代、加成、消去、聚合),形成高分子的复杂有机物,典型例子就是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
通过有机化学反应更进一步形成了构成生命的有机物原材料:蛋白质、核苷酸、脂质、糖类等,由于早期地球没有微生物,也几乎没有氧气,所以基本上不存在分解作用和氧化作用,反应得到的高分子有机物也就能长时间保存下来,但这些有机物是如何构成细胞的,目前还不得而知。个人观点是,细胞的构成是偶然因素促成的,但是在数量庞大的有机物相互作用的背景下,偶然因素还是拥有一定的发生概率,值得庆贺的是这个概率还真发生了,因此我才得以敲下这段文字。
以下文字仅属猜想,请一笑而过。
细胞最初诞生在海洋,海洋类似人体的内环境,能够为细胞提供水和无机盐等。在海洋中,数量庞大的有机物的通过相互作用,最开始产生“细胞”的种类是繁多的,因为和目前地球上的细胞类型不一样,姑且把它们叫做“前细胞”。原本这些前细胞在当时的海洋环境中是可以生存下来的,但是随着地球环境这个自变量的变化,这些前细胞有灭绝的趋势。在偶然因数的作用下,这些前细胞演化成细胞,变成一种更稳定的存在,可以抵抗除地球环境恶劣变化外的大部分环境变化。
这些细胞最初都是异样型,海洋为它们提供了大量的营养物质——有机物。但随着细胞的指数繁殖,有机物变得供不应求,面对有机物越来越少生存越来越艰难的境况,在一系列的偶然因数和一系列的遗传变异的作用下,数量庞大的细胞中少数细胞获得了新的生存方式。
在这些少数细胞中,一些演化出更强的摄取外界有机物的能力,从而生存下去;一些演化出利用外界能量自身合成有机物的能力,从而生存下去,例如光合作用利用光、水、二氧化碳制造有机物并生成氧气,化能合成作用利用地热、水、硫化氢等化学物质制造有机物;一些演化出捕食其他细胞以获得有机物的能力,从而生存下去。
随着能光合作用的细胞的大量繁殖,地球上的氧气积累得越来越多。一部分在闪电等的作用下变成臭氧,主要分布在平流层,因为能吸收紫外线而成为生命的保护伞,为生命的陆地生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一部分成为促使细胞演化的自变量:当时的细胞都是厌氧型的,当氧气达到一定浓度意味着它们无法生存。面对氧气这个新的自变量,同样是在一系列的偶然因数和一系列的遗传变异的作用下,又有少数细胞获得了新的生存能力。
在这些少数细胞中,一些演化出更强的耐氧能力,例如溶组织梭菌;一些演化出能利用氧气生存的,但同时又保留了无氧生存的能力,例如酵母菌;一些演化出只能利用氧气生存的能力,例如肺炎双球菌。
先暂停一下,我们来回顾一下现在都有哪些种类的细胞了,这需要组合一下。拥有更强摄取有机物能力的厌氧型\兼性厌氧型\好氧型细胞,拥有利用外界能量合成有机物能力的厌氧型\兼性厌氧型\好氧型细胞,拥有捕食其他细胞以获得有机物的能力的厌氧型\兼性厌氧型\好氧型细胞,通过数学组合数的方法,可以初步得到以上结果。
但这个结果很是令人存疑,难道最初的细胞在氧气的影响下都能够分别独立进化出拥有更强耐氧能力的、拥有兼性厌氧能力的、拥有好氧能力的新性状吗?这里涉及到一个细胞全能性的概念,用人体细胞来举例,胚胎细胞拥有全能性,它能分化形成人体的每一种细胞,但分化后拥有新性状的细胞(例如神经细胞)则不能倒过去分化成胚胎细胞,也就是说功能越复杂的细胞它的分化能力,或者说适应能力越差。
从上面的观点来看,我们得假设另一种细胞演化的历程了。根据细胞全能性的观点,最原始的细胞最有可能演化出新的性状,也就是说,以摄取有机物为生的细胞最有可能演化出新的性状。
同样,我们来回顾一下都有哪些类型的细胞了,拥有更强摄取有机物能力的厌氧型\兼性厌氧型\好氧型细胞,拥有利用外界能量合成有机物能力的厌氧型细胞,拥有捕食其他细胞以获得有机物的能力的厌氧型细胞。而在这几种类型的细胞中,机缘巧合之下,发生了令人惊奇的相互作用。
拥有捕食能力的细胞以细胞膜向内凹陷最终包裹住被捕食细胞,然后以囊泡的方式运输进细胞质内部分解消化。在这个过程中,精妙绝伦的事情发生了,当被捕食的好氧型细胞在细胞质内部由于偶然因素没有被分解消化,而是和捕食细胞形成了共生关系,最终演化成线粒体以细胞器的方式共生在细胞质中;同理,被捕食的能光合作用的细胞,在捕食细胞的细胞质内部最终演化成叶绿体。以上假设是基于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双层膜的细胞器,而且都拥有独自的遗传物质。
到目前为止,存在了含有叶绿体和线粒体的细胞,由于它可以自养,最终演化成为高等植物;存在了拥有线粒体的细胞,由于它还是异养,最终演化成为动物。但是高等植物和动物究竟是如何演化出来的呢?这里可能需要提及到涌现的概念,即许多小实体相互作用后产生了大实体,而这个大实体展现了组成它的小实体所不具有的特性。例如由许多水分子凝结在一起组成了不同形状的雪花,而雪花的形状不是这些水分子的简单相加;由许多只蚂蚁组成的蚁群建造出来的蚁塔,复杂的蚁塔不可能由许多只蚂蚁简单相加构建出来;由单个神经元细胞组成的大脑拥有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并不是许多个的神经元细胞简单相加就能产生的……
极有可能,动植物也是这种涌现现象,通过同种细胞的累积,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选择性表达遗传物质,最终形成拥有涌现特征的个体。
这些最初的个体,在环境和偶然因素的作用下,演化成为各种能够生存下去的后代。而茶树和现代人就是这些后代中的两种。
以上是茶叶起源的猜想,下面说说茶叶的形状。
最开始的时候,茶树还不叫做茶树,它是一株由种子萌发后,将根深深扎入土中,通过叶片的光合作用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同时通过呼吸作用释放能量并拼命生长繁殖的植物。后来,由于偶然因素,现代人发现这种植物的叶子泡热水有提神醒脑的功效,于是取名为茶叶。
之后茶叶也不知为什么成为了一种消费品,它有着严格的制作流程及工艺:采青→萎凋→发酵→杀青→揉捻→干燥→初制茶→精制→加工→包装→成品。
茶的本来面目随着制作工艺的改变而改变,但不能说它变得和原来不一样就不是茶了,或者说它因为和原来不一样就是茶了,它只是在不同的阶段呈现出与之对应的模样罢了。
而在饮用阶段,中国人和日本人更是将有形的茶升华为无形的茶道,成为一种艺术追求乃至精神享受。
乱写小诗一首,嗯,题目就叫《都好》
清闲时候
最好我一人
寻处雅静的地方
坐下
温一壶茶
浓的淡的
都好
再配一碟茴香豆
细啜也好
牛饮也好
都好
总结:以静态的观念来看世界的人就是傻逼,而且是大写的那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