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有望,眼里有光,未来可期

近期正在读欧文·斯通编写的《渴望生活:梵高传》一书,这本书讲的是世界著名画家梵高的一生。作者欧文·斯通是美国著名的传记小说作家,他写的传记小说传主有米开朗琪罗、弗洛伊德、达尔文等历史文化名人,这部《渴望生活·梵高传》是他年仅二十六岁的作品。

我们都知道,梵高是一位世界著名的作家,令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他的那幅向日葵的画作。其实,梵高在成为一名画家之前,他曾经当过画商和传教士,在这里,我们主要讲的是梵高当传教士的经历。

梵高的全名叫温森特·梵高,出生于著名的梵高家族,这个家族是欧洲首屈一指的经营美术品的大家族。与他同名的叔叔,经营着跨国公司古比尔美术公司,他的膝下无儿女,并十分喜欢梵高,有意让梵高继承自己的衣钵。

当时的梵高,也正在古比尔美术公司做销售,并且业绩还挺不错,平均每天能够出售五十张画片。后来,梵高爱上了自己房东的女儿乌苏拉,并展开了热烈的追求。奈何乌苏拉早已经订婚,拒绝了梵高。梵高也因为情场失意,而对于自己的画商工作产生了厌烦,于是从古比尔公司辞职。

辞职后的梵高,希望能够为穷人、病人和受压迫的人做一些事情,于是他决定去考牧师,牧师的岗位,可以理解成是现在的公务员。

梵高来到了博里纳日,投奔自己的姨夫斯特里克,斯特里克也是一名牧师。斯特里克花了大价钱为梵高请了最优秀的学者曼德斯来教授梵高的拉丁文和希腊文。从此梵高过上了每天学习十八到二十小时的学习生活。

经过了一年的学习,梵高开始意识到自己的这种正规的教育很不适应。一个是对自己的前途的迷茫,他不确定自己是否想成为像姨夫那样的精明又有教养的牧师,一个是他不确定要花费五年多的时间来研究词尾的变化的数学公式,是否能够实现他的向往:就是亲身去为穷人、病人、受压迫的人服务。

后来,在跟老师的聊天散步交谈中,梵高看清了自己的内心,他决定放弃走牧师的道路,而选择去做福音传教士。

在经过了三个月的学习之后,梵高获得了一个在矿区当传教士的机会,但是没有工资,这个矿区在博里纳日的小瓦姆村。

梵高来到了博里纳日,就开始了解这里的矿工的生活情况。监工维尼带着梵高前往一个矿工的家里,这名矿工叫亨利·德克鲁克。这里的矿工都住在简陋的木板房里面:泥土地、房顶上生满青苔,为了挡风,木板的缝隙间塞着粗麻布条。

这里的矿工早上三点就要开始下矿井,中间吃饭的时间是十五分钟,然后就一直干到下午四点钟。地底下又黑又热,他们不得不光着身子干活,空气里又充满着煤尘和毒瓦斯。矿工们在矿床上挖煤的时候,要跪在那里,弯着身子干。并且这里并不分男孩和女孩,都是从八九岁的时候,就开始下井挖煤。

即便是这么辛苦而又危险的工作,他们也仅仅只能获得微薄的薪水:就是一间小棚屋和仅够糊口的食物,也就是面包、变味儿的奶酪和清咖啡。

了解了基本情况之后,梵高开始布道,他收拾出了一间简陋的木屋当成布道的会场。村里生病的人很多,他每天都会像医生一样到各处去巡视,并且为他们带去一些面包、牛奶挥着是一双暖和的袜子。

这样的生活,让梵高觉得十分的充足和有意义,唯一不足的地方就是他现在还在开着父亲的供养。幸运的是,不久后梵高收到了福音传道委员会的来信,信上说因为梵高的工作出色,所以委员会决定让梵高进入福音传教士的试用期,每个月会有五十法郎的工资,试用期为期半年。

梵高高兴坏了,她觉得自己终于找到了自己一生所要从事的工作。

梵高成为真正的传教士之后,他的生活就更加充实了。除了布道以外,他每天下午都会教四到八岁的孩子念书,给他们讲一些最简单的圣经故事。

为了真正了解这里的矿工的生活,梵高决定跟着矿工们下井一趟。第二天凌晨,梵高两点半就起床了,他跟着监工进入罐笼里面,然后一直矿井的六百五十米深处处,罐笼停下来了,他们出了罐笼。梵高看着井口的亮光小得像天穹上的一颗星星,并且这里的通道还凉飕飕的。梵高觉得并没有很糟糕。监工告诉他,已经没有人在这一层干活了,因为这里的煤早就挖光了。

监工带着梵高往前走,他们来到了离出口最远的煤窑。这里有一长排像拱顶顶墓穴隔开的墓室一样的采煤掌子面,用粗糙的木头支撑着。每个掌子面下有五个工人在干活,两个人挖掘,一个人将脚下的煤铲开,一个人装车,一个人推煤车。

这里的采煤工都穿着又脏又黑的粗麻布衣裳,铲煤的通常是小男孩,推车的则多半是女孩。这些矿工一天能挣到两个半法郎,五年前他们能够挣到三个法郎。

监工带着梵高到了下一层矿床,跟这一层矿床相比,上一层矿床还算得上是凉爽舒服,这一层,温度高得像一只烧得正旺的火炉里,连没干活的梵高都觉得忍受不住这里的酷热和粉尘,更何况是那些干着极重体力的工人了。这里推车的女孩,年纪比上一层的年龄还要小,没有一个人超过十岁的。

监工带着梵高进入矿井最深的一层,距离地面有七百米深。这也是新开的矿层。在这新掘开的洞里,洞口的大小刚好够梵高的身子通过,他需要像蛇一样将腹部贴在地面上往前爬,并且一路上要用手指和脚趾开道。这里几乎没有流通的新鲜空气。

到了早上九点,这个时间是矿工们吃饭的时候,他们坐在这污浊闷热的地方,吃着他们一天十三小时的劳作挣来的东西:面包和咖啡。

梵高下井已经有六个小时了,他已经感觉到了窒息和浑身无力,监工带着他离开了矿井。

梵高回到了自己的住处,他看着自己又宽大又舒服的床,墙上还挂着各国艺术大师的作品画片,衣柜里挂着一排排衬衣,还有暖和的大衣和成套的礼服,他醒悟到自己其实就是一个骗子的懦夫。他向矿工们宣传这贫穷的好处,自己却过着不愁吃穿的安逸的生活。于是,他决定要成为一名真正的传教士。

梵高找了当地最破的一间棚屋,用自己第一次的工资——五十法郎,买了一张小木床和一只旧火炉,剩下的钱正好够他一个月的伙食费了。这个时候,梵高住的是跟矿工一样吧的住房,住的是和他们一样的食物,睡的还是和他们一样的床,她觉得自己现在有资格和他们宣讲《圣经》了。

梵高为了提高矿工们的生活条件,找到了煤矿经理,希望能够给矿工们加点工资或者是减少劳动的时间,或者是保证以下矿场的安全。这三个条件,都被煤矿经理一一拒绝了。

博里纳日到了二月份,这是一年当中天气最恶劣的月份,矿工的屋子更需要矸石来取暖了。他们虽然是采煤工人,但是公司是不会让他们来烧煤取暖的。但是寒冷的天气,让女人们无法外出去捡矸石,所以他们只能用粗布烂裙来抵御刺骨的冷风。

梵高已经不再教那些孩子读书了,而是花上成天的时间尽可能地去捡矸石,分给那些境况最凄惨的小屋里去。梵高还把自己的衣服都捐给那些贫苦的人们,还经常去矿工的家里,给他们治病、洗衣、按摩和熬药等,而《圣经》,则被他留在了家里,并且他也没有时间去翻《圣经》了。

好不容易,三月份来了,天气已经没有这么寒冷了,但是热病又开始蔓延了。梵高忍着饥饿,从自己五十法郎的工资里面,拿出四十法郎出来给病人买食物和药品,自己也变得越来越瘦。

四月份到了,冰雪开始消融,梵高在讲坛上大声地宣布最艰难的时刻已经过去,美好的生活就要到了。然而没几天,矿场发生了矿难,一共有五十七个人遇难。志愿者抢救了十二天,在这十二天的时间里,公司一个字儿也不拿出来,村里的钱都被花光了,村里一贫如洗。梵高一个月的工资,也只能让村里人维持着六天的时间。矿工们罢工了。

梵高为遇难的五十七人举行安魂仪式,就在仪式进行的过程中,福音传教委员会派来了两名牧师到了,梵高请他们为这里的人们讲一些宽慰的话。然而这两位牧师一开口就是对这里环境的嫌弃,认为梵高丢了他们传教会的脸面,并当场将梵高解雇了。

从这一次的事情中,梵高也彻底看清了上帝的本质,上帝对矿工们的苦难置若罔闻。也正是这一次的事情,让梵高慢慢地走向了绘画的道路。

读完《渴望生活:梵高传》的这一段描写矿工生活的文字,深深地感受到了那些矿工们的生活的无奈和艰苦。除了挖矿,没有任何的生计来源,也不能离开这个生活艰难的地方,一个是其他的地方也一样,另一个原因是这里是家乡。

反观我们现在的生活,至少是丰衣足食,这个社会,能够让我们通过自己的双手劳动,来获得幸福的生活。这份工作的薪资低,只要有能力,就能够跳槽换一份工作,来获得更高的薪资。八九岁的孩子,能够坐在教室里面上课,不用为了生计而去当童工。

所以,我们大可不必花大量的时间去抱怨生活的不公,去感叹生活的艰难,工作的辛苦。和这些矿工比起来,我们的生活已经很幸福了。我们更应该把时间花在有用的事情上,来努力创造更幸福的生活。生活有望,眼里有光,未来可期。

你可能感兴趣的:(生活有望,眼里有光,未来可期)